2012年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37317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年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至十四章名词解释及填空 11920 年华生和雷纳从事一项“制约情绪反应”实验研究。2. 1924 年琼斯(Mary Cover Jones)从事反制约实验。3. 情绪的先天获得-哈罗的实验4. 形容词检表 自 50、60 年代以来,为了了解成人的情绪体验,研究者们建立了一种简 便、通用的测量技术,称之为形容词检表(Adjective Check List,简称 ACL) 。5. 心境(mood)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换句话说,心境就是延续一定时期(几天或更长些)的淡薄而朦胧的情绪状态。6. 情绪心境测查量表(Emotion-Mood Measurement Sc

2、ale)是普鲁奇克(Plu tchik,1969)以他的情绪维量理论为基础,用形容词检表测量方法编制而的。 7.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面部动作编码系统书本没有,为补充内容)书本没有,为补充内容)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简称 FACS) ,它是艾克曼等 人(Ekman et al., 1978) 在总结过去对面部表情评定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一个尽最大可能区分面 部运动的综合系统,它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最为精细的面部运动测量技术, 它能够测量和记录所有可观察到的面部行为。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在制订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面部肌肉运动与面容变

3、化的关系。8. 条件性情绪技术是指运用条件反射来研究情绪的一种技术,即根据条件化的 结果来推断内部情绪。条件化情绪技术往往是将条件反射程序加载在一个正在 进行的操作行为上,使条件反射对正在进行的操作行为产生影响,并依据操作 行为的变化来推测情绪。 9. 挫折 阿姆塞尔阿姆塞尔认为挫折是当有机体在先体验到奖赏后,又体验到无奖赏时所出 现的情绪。 依据这一定义,阿姆塞尔设计了最初形式的双跑道程序,被试在这一程序中发 生的行为变化是挫折情绪的体现 10. 迈耶(Mayer)和麦克霍斯(McHose)使用双跑道程序研究了欢快情绪。 11. 对刺激反应法的评价 总地来说,刺激反应法具有如下优点: (1)

4、控制相当严密,刺激和反应变化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易于解释因果 联系,有助于提高内部情绪推断的正确性,比如:在每分钟一次反应的基线上 ,加载每 10 秒一次的积极条件刺激,一定会导致基线行为频率的降低,根据 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便可以推断行为改变是由于条件刺激所引起的欢快情绪 的作用; (2)程序内部可操纵的变量多。比如:条件化情绪技术既可以对条件刺激 与原有行为的先后次序进行操纵,也可以对基线行为强化时程的性质进行操纵 。多角度的操纵便于了解情绪对行为影响的各个方面; (3)解决了研究伦理方面的难题。情绪研究的一大问题就是负性情绪研究对人 类被试的伤害性,比如:小艾尔伯特实验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

5、质疑就是幼时的恐惧习得是否会影响艾尔伯特的终身发展。而刺激反应法秉承了行为主义的 研究模式,以动物为被试,通过动物心理来类推人类心理,虽然,这种类推在 信效度方面的仍存在问题,但也不失为解决道德难题的良策。 虽然这一方法有诸多的优势,但它仍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1)主观因素会干扰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述条件化欢快实验的结果可以 解释欢快情绪这一中介变量在起作用,也可以单纯地将其看成为食物驱力的作 用。情绪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情绪的动物是否真的具 有和人类一样的情绪呢?用刺激反应法对内部情绪进行推断时,必然会带有 主观性; (2)只可用于研究情绪本身。刺激反应法仅仅适用

6、于根据刺激、反应间 的联系来推断被试经历的情绪过程,而无法研究情绪变量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 系。然而,情绪作为一种弥散的心理状态弥散的心理状态,其研究的重点应是挖掘情绪对其他 心理过程的作用或影响,而刺激反应法已无法适应情绪研究的这一趋势。基 于此,情绪诱导法等其他研究方法应运而生。 第十一章个体差异研究 1.划划消消测测验验是是一一种种测测量量一一般般工工作作能能力力的的非非文文字字测测验验。2.动动作作速速度度是指肢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或所完成动作的数量。是评 价熟练程度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3.动作技能是指那些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已经自动化、完善了的动作方式。4. 西肖尔音乐能力测

7、验:一种用于测定一般人的音乐能力,另一种用才能的 人的音乐能力。 包括六项指标,即音高、音强、时间、和谐、音调的记忆和节奏的感觉。 5. 双胞胎研究就是行为遗传学中具有奠基意义的研究。这项从1979 年开始 的研究主要是由布沙尔、林垦等( Bouchard、Lykken 等,1990)完成的 (这项研究中除了探讨人格的遗传决定因素外,同时也测量了生理、智力、 心理兴趣、社会态度等变量) 6. 类类型型论论就是根据某种标准将具有相似人格特质的人加以归类,归类后就以 该类最具代表性的特性加以命名的理论。 7. 特特质质论论把人格看作是由许多特质所构成,认为人格特质是所有人所共有的, 只是每个人在特

8、制连续体上处于不同位置。 8. 场场独独立立是是指一种内部信息加工较少受外界参照物影响的认知风格 场场依依存存是是指一种倾向于以外界的参照作为内部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 第十二章社会心理学 1. 共作效应共作效应(coaction effect) ,即如果有进行相同活动的其他人在场,当 事人的作业效绩会有所提高。特里普利特(Triplett)最先在查阅正式自行车比 赛记录时注意到了这种效应。2. 观众效应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 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最早是由米尤曼(Meumann)在 1904 年发现的3. 社会规范实验社会规范实验社会活动的准则。它

9、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谢里夫谢里夫是通过研究自主运动错觉(autokinetic illusion) ,来 探究社会规范的影响及其发展。 4. 阿希(1951,1956,1958)的简单实验 5. 1963 年,米尔格拉姆将这种隐含的压力换成直接的权威命令米尔格拉姆将这种隐含的压力换成直接的权威命令,由此开始 另外一个在社会心理学上颇有争议的经典实验研究,也就是对服从服从 (obidience)的研究。)的研究。 6. 实验的有效性实验的有效性(validity in experiments ) ,

10、也可以称作”实验效度” ,有 两层含义: 其一,实验设计中自变量的改变确实能引起实验因变量的效果; 其二,实验设计使得被试的意识和行为真正参与到实验情境中,自然地显现为 主试所需要的心理活动。 7. 实验中的现实性实验中的现实性(realism in experiments)意义,采用实验方法所研究的 社会心理现象应具有社会现实意义,是那种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身上确实 发生的现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和卡尔史密斯(Aronson 和 Carlsmith,1968)把 现实性区分为实验现实性(experimental realism)和世俗现实性 8.心理现实性(psychological

11、 realism) 。这种现实性的含义是指实验中诱发 的心理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阿伦森等人提出来阿伦森等人提出来 9.9. 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是指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Greenwald 和 Banaji, 1995) ,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 验,但这一经验已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10. 内隐态度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 ,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 无意识痕迹,它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情感、认识和行为。 11. 晕轮效应 早在 1920 年,桑代克就提出了晕轮效应,即个体将社会对

12、象的某一特性 扩散到整体的心理现象。 12. 纯粹接触效应 个体对特定事物的接触频率与喜爱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即纯粹接触 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日久生情” 。 第十三章 环境心理学 1. 人类的拥挤研究 1972 年,社会学家加尔(Galle, O. R.) 、戈夫(Gove, W. R.)和麦克弗森 (McPherson, J. M.)用相关法在美国芝加哥进行了拥挤与社会病态的研究。 2. 现场研究塞格特(Saegert, S.) 、麦金托什(Mackintosh, E.)和韦斯特(West, S.)于 1975 年采用现场研究法,在曼哈顿一家百货商店的鞋部进行实验。 第十四章第十

13、四章 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 1. 实验室实验法具有以下优缺点: (1)更严格的控制或排除干扰变量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得对自变量和因变量 关系的揭示不易受无关变量的污染; (2)对被试行为的控制更为容易,实验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被试进行操纵,产生所需研 究的行为,而不必受被试所处情景的局限; (3)实验室实验的可重复性高,某一实验室中所得出的结论可以被反复验证。 其缺点在于: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缺乏概括力,即外在效度较低;其次,实验室条件与现实生活条件相去甚远;再次,在实验室环境中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 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2. 马隆(Malone, T. B.)

14、和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在 1977 年时进行的一项实验 为例自变量:车尾刹车灯的安装-来具体介绍现场实验。 3. 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 通过模拟技术创造出与所要研究的实际现实情景相同或相类似的情景,从而研究被试在真 实情景中可能发生的心理状态使被试在这种情景中产生与处于真实情景中同样的心理状态, 从而借助这种模拟的情景来研究被试在真实情景中可能发生的心理状态。 4. 次要任务法 次要任务就是在执行重要任务(首要任务)过程中所插入的一项无关任务。 5. 主观评定法是让被试对工作难度、时间压力、紧张心情等主观感受或体验进行主观评定 的方法。 6. 心理负荷效应是指心理负荷对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反应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