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686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800-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历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本部分每题 1 分,共 48 题 48 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 120 余处,其中长江流域 90 余处,黄河流域 12 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 40 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 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 B C D 2读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 ,据此图可知晚商时期的青铜铸造A是该时期文化遗址的共同特征B遗址分布和政治中心分布一致 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2、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 3. 2010 年, 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 (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 ,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 ,徂(往) 隰(洼地)徂畛(高坡田)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4.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 这反映的是 A租佃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自耕农式经营 5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 2

3、7 题为“今有人持米 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 九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农民的负担较重6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 。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这反映出A “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 B土地兼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C买田髓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7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 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4、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8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 声。 ”文中描述的工具是A筒车 B桔槔 C水排 D翻车 9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时期来源: 战国西汉唐南宋清(1820)城市化率15.9%17.5%20.8%22.0%6.9%请指出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坊市界限被打破 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商业发展的推动 A B C D 10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国、唐朝 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

5、时期、清朝 11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 12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13.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 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6、。 ”唐宋 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14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商品经济和专业市镇发展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15 “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 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 ,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 费广,故不能革也。 ”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 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C “

7、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6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 “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 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实质上反映出苏州 A劳资矛盾尖锐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发达D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17 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云:“(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 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 ”材料描述的是 A邸店 B飞钱 C交子 D票号18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规定, “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

8、下船只,往来行走”, “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沿海外贸限制19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 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 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9、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 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21秦统一后, “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 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封建时代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22.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 (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

10、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弗听。 ”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A反对立嫡以长 B主张立君以仁 C反对任人唯亲 D提倡实行分封23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 的是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从世袭到任命 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从分裂到统一 A B C D 24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 仍是最本质的特点。确切的说,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来源:学,科,网 C郡 国并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D贵

11、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25.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 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 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 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 ”该结论A. 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B. 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C.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D. 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2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

12、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 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27.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封建专制制度有纠偏监督机制28.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由此可见 当时 分封制仍然存在 儒家思想已经影响选官制度 世家

13、子弟失去优先为官特权 选官的对象和内容比较开放 A B C D 29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 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 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 ”该官员最可能是 A汉代周亚夫 B唐朝李德裕 C宋朝王安石 D清朝曾国藩 30 “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 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 ”这种做法 A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B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D使中央集权进一步

14、强化 3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 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 A中央集权 B腐败严重 C高效清明 D机构臃肿 32.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 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 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33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 余件,共 3291 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 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 411 余件。上述材料中所 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