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70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211-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合肥一中合肥一中- -度第一学期段一考试度第一学期段一考试 高高 三三 年年 级级 历历 史史 试试 卷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 ”材料表明(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22011 年 8 月 22 日,安徽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

2、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在今合肥、巢湖分设合肥县和居巢县,同属九江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九江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B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C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D郡、县长官不得世袭3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 ”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

3、制了皇权4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 ,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A B C D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

4、中正制 D科举制6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明同化7同属海洋文明,古希腊有法律但倚重民主,古罗马有自由选举但更崇尚法律,之所以产生如此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不同 B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C城邦体制与帝国的政治需要不同 D人文主义的弘扬程度不同8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

5、他的部分。”罗马法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西塞罗的观点评价古罗马法律,正确的是(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维护公民利益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自觉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C由公民发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 D经过不断发展,罗马法基本实现了国民平等9.马克思、思格斯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由此可得出 ( )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 B.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C.自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 D.罗马帝国曾扩展到英国版图10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旺盛而著称,到 1770 年,

6、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B新制度的确立、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11观察右侧漫画,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肩头的山姆大叔说:“大家可以慢慢挪到中间吗?”为防止出现税收增加和开支削减的“财政悬崖”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必须尽快达成妥协方案,但目前双方仍然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材料直接表明了( )A美国两党本质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两党对垒轮流执政是美国政治的特色C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

7、严重的内耗D美国的政党制度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保障12.1880 年 7 月法国政府规定:“凡 1880 年 7 月 6 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13.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 “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 ,“(太平天国胜利后)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今后还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 。这表

8、明太平天国政权( )反对西方国家支持清政府 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反对外国人侵略中国 希望西方各国与太平天国结成同盟A B. C. D.14.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 。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 )A 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B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C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1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 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

9、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6著名学者萧功秦指出:“从清末改革三阶段来看,洋务运动由于士绅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而遭受失败,戊戌变法则由于激进改革精英的不当战略而失败,而清末新政是中央权威的急剧流失,由于不适当的分权化的立宪改革而失败。从本质上看,清末三个阶段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传统君主体制创新能力减弱 B顽固派势力远远超过了改革势力C改革措施背离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D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17.右图是 1909 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

10、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 )A.灵活的策略 B.洋人的朝廷C.无奈的选择 D.末日的徘徊18.下列图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党员数量和成分构成变化的情况,导致 a 年到 b 年变化的原因有( )a 年 b 年 a 年上半年 a 年下半年 b 年 6 月图一 党员成份构成变化 图二 党员数量变化国民革命失败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A B C D192011 年 7 月,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60 年的讲话中指出, “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白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1、”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C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D1954 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0.1992 年 7 月 31 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条例第一条指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条例。 ”这反映出( )A台湾当局力图阻碍两岸人民的交往 B台湾当局认同两岸是一个国家C随着两岸交往台湾对大陆敌意增加 D两岸人民交往面临着严峻

12、考验211960 年 1 月 28 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22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50 年代联苏抗美,60 年代既反苏又反美,70 年代联美抗苏,80 年代不结盟。1994 年中俄签署联合声明 ,形成了一种“不结盟、

13、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2011 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 )A中国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A B C D23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 ,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24.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

14、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 ”这种“冲突”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C.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D.欧共体的出现25.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 题 18 分,27 题 18 分,28 题 14 分)26 (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4 分)材料二 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 ,在其封地上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