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707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220-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00 分。分。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128 分)分) 本卷共本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持该观点的诸子百 家学派应该是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2 三国志载:“

2、景元元年(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 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 百三十万。 ”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有利于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的形成 3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 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4 明史食货志一记载“ 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

3、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 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对此认 识错误的是 A鱼鳞图册对于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B鱼鳞图册可以作为封建政府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 C.明代鱼鳞图册中记载的土地性质为封建土地国有 D.鱼鳞图册的编订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封建土地兼并 5明孝陵为明清皇陵组成部分之一,为明太祖朱元璋陵寝,现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陵寝 按照皇帝生前的皇宫格局进行布局,神道前立有下马坊,刻有“诸司官员下马”六字,两旁立有 神兽石刻、翁仲(仪仗侍卫) ,气氛庄严肃穆。对明太祖及明孝陵表述正确的有 A明孝陵整体布局体现封建社会皇权威

4、严至上的建筑特点 B明孝陵地理位置位于北京,是明代十三陵组成部分之一 C明代丞相、内阁六部官员祭拜皇陵必须在下马坊前下马 D明太祖传位于皇长孙建文帝朱允炆,背离古代宗法制传统 6右图为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豆青地青花红彩旭日东升碗” , 碗中外壁一轮红日跃于海面喷薄而出,与彩云连为一体,呈现出 日出东海的壮丽景象,碗底双行排列 “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碗纹饰含有“国泰民安,祥瑞和平”之意 B该碗制瓷工艺为青花工艺,技术精致细腻C该碗碗底文字特点为结构严谨、具有实用价值 D该碗由于海禁政策影响,不可能出现在海外市场7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

5、845 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 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錀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林父与林光錀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人物生产劳作其他活动外出活动休闲统计林父185(51%)45(15%)28.5(8%)79.5(26%)365(100%)林光錀313(86 %)22.5(6%)7(2%)22.5(6%)365(100%)说明(1)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 “做风水地”两项(2)林光錀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 占 264.5 天。 林家父子的身份应该是自耕农,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业劳动林光錀当时可以在其他活动期间就近 前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劳动林父当时可

6、以在休闲期间前往洋务企业务工,补贴家用 林父可以在外出活动期间前往通商口岸南京,采购必须物资 A B C D 8 解放日报曾经刊载胡乔木先生写的题为祝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日的社论 指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而且直到今天,也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成为民主 世界的双璧。 ” , “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 了的工作,它一定会得到而且已经得到民主的美国的同情”。这一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9右图为某一战役形势图,关于这一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A该

7、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 场大捷 B刘邓大军参加了这场战略决战,重创了国民党主力 部队 C该战役发动是因为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 定上签字 D该战役的结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国民党 22 年的反动统 治 10 “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 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 国。 ”这份文件的出处应该是 A 论十大关系 B 新民主主义论 C 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11周恩来是中共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指挥者,他的外交活动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 展进程,下列活动中与此相关的有: 参与

8、了国共两党谈判,推动合作抗日 提出“求同存异”思想,促成万隆会议成功 出席日内瓦会议,体现大国外交风采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见证中美建交历史 A B C D12法国学者费奈隆曾经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 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所有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演说支配下的民众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A B C D 13教皇子午线(左图所示)是 1493 年 5 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 大六世仲裁下,将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 100 里格的子午 线(实线)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

9、。1494 年, 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 270 里格(虚线) 。对 该子午线表述正确的是 该线以西的殖民地主要划归西班牙该线以东的殖民地主要划 归葡萄牙该线西移说明了教皇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该线 是环球航线开辟后对西葡势力范围的划分 A B C D 14首届世博会于 1851 年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次博览会展示了 英国先进的工业展品,例如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等大型模型。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得知伦敦要 举办该届世博会的消息,快速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潮丝”装成 12 捆,紧急船运往英国,最终获得 金、银大奖。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中国参会产品表明中国传统手工艺产品仍然驰名中外英国参会产

10、品表明英国在 19 世纪科技经 济一直领先世界各国中国参会表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努力尝试跻身国际市场 中国参会产品最佳船运路线为经过苏伊士运河抵达英国 A B C D 15. 1651 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 ,1656 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 。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 A是依据各自的经济基础而制定 B不利于两国海外市场拓展C都禁止各自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各自国家的经济实力 16 法国人权宣言被誉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主要是因为这一宣 言 A标志着法国大革命任务顺利完成 B成为美国制定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 C宣告了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D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王权、神权和封建

11、特权 17 “1814 年是延续了 25 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 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 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法国史学家米涅法国革命史 )作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 是 警惕封建王朝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激进社会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制定宪法,确定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18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 (对这些人文资源)完 全入迷了。 ”但到了“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

12、感兴趣” 。导致西方人这 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19右图为德国杂志一幅漫画:马克的葬礼 。有人献花、有人心事重 重、有人无可奈何、也有人悲痛欲绝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漫画反映了德国人怀念德国马克的真实心态漫画反映了东德人对自 己被并入西德的担忧漫画反映了德国马克将退出流通领域的事实漫 画反映了德国面临经济区域化发展做出的选择 A B C D 20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

13、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 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A B C D材料二材料二 从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 1945 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和感谢的心情达到高潮。-赵启正中国人眼中的的美国和世界材料三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同样我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1960 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 7.5 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

14、如此,我早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0 年 7 月 15 日尼克松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9 世纪中期美国对华政策及其表现,说明到 19 世纪末美国 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造成这种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对美国带有“友好和感谢的心情”?(6 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建国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导致这种政策调整的原因。 (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两国关系变化的因素。 (2 分) 22 (22 分)近现代历史上,各国针对各自经济发展问题都进行了有益的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1921 年列宁的讲话材料二材料二 1929-1937 年美国失业率变化表年份1929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失业率(%)3.28.9162425.222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