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70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221-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40 分)本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填写在表格中。 1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文中指 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 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 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的堂屋的是A B C D 2某同学

2、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面一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 699 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 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 的是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C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D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4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 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

3、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一儒,乙一道,丙一墨 B甲一儒,乙一法,丙一道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一儒5中国占代用 12 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 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戊午年 B癸卯年 C己未年 D庚中年 6阅读 1934 年长江流域四火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资本主义

4、的发展 7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 恰 当的一组是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8下图是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吲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重, 国家投资自 20 世纪 80 年代锐减,其原因有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加强管理A BC D 9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 (如 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

5、荣 10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B C D 112009 年 2 月 28 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 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 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

6、展的渠道之一 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A B C D12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 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 ”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 情况是 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任何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法律制度完善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A B C D 13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优势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D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14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 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 禅位

7、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 ,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 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君主专制的否定 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让位都是无奈之举A B C D 15经济大危机(1929-1933 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 的 大潮流中各国部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 护国家经济刊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美元贬 I 直,刺激出口 B调整农业,扭转卮局C以工代赈, 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16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木下

8、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A “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B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救皇”C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D “任何人部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17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 1922-1923 年1932-1933 年、1946-197 年 饥荒。其中 1932-1933 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 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 仅是 1930 的 36 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 600-800 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B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C 经济建设模式模糊

9、导致社会混乱 D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18年 9 月 18 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 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A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阿影响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C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D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19右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 对 此认识是不正确的是A漫画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B漫画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10、引起部分国家的恐慌C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著D漫画反中的现象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20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判断表格中从左至右的“?”处依次应填入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 变化(%)A464 246 61 B76 296 123 C76 296 21D451 246 12 第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本卷共三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21 (20 分)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

11、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 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 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十二铜表法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 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 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

12、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 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 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 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 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 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童光政-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1)根据材料

13、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6 分)(2)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 积极作用?(4 分)(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6 分)综上探究,谈谈你对法制和 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4 分)22 (20 分)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 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 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

14、。 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 ,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 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潘海林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 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韩毅美国 30 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从长期来看,

15、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 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 (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 (2 分)(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6 分)(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 (4 分)(4)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4 分)(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4 分)23、 (20 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 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 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