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个慢过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453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长是个慢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长是个慢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长是个慢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长是个慢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长是个慢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长是个慢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长是个慢过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长是个慢过程汉寿龙池实验中学王春伟龙池的性质决定了老师的流动, 人们固有的皇粮观和铁饭碗思想加速了这种流动。在开学老师会上校长说这个暑假我们学校招进了54 个新老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个暑假我们有50 多位老师离开了龙池,自我进入龙池以来,这种进进出出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 而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往往进来的老师比出去的要年轻,有的年轻很多,他们很多都是刚刚毕业,才入社会的。龙池是他们的第一站。他们心里也不清楚, 他们人生的这列火车会在龙池站停留多久。也许只是一年,学习一些当老师的应变能力与技巧,然后招聘为公办教师而远走高飞;有的想要在龙池锻炼一下自己, 想要让自己更成熟, 让自己教学功底更深厚,

2、 一旦有了新的机遇便水到渠成, 就孔雀东南飞; 有的只当龙池是个跳板, 想要借此暂栖而获得进城的资格, 以便顺利的进入城中单位。 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时代,自然会有人心的多样性,需求的多样性,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而对于龙池本身来讲, 对龙池的管理来讲, 对于龙池未来发展来讲却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的道理,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多么重要。有时换一个科任老师, 换一个班主任都会在局部引发不小的震动,有时还会引发共振,而带来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造成学生的流失,家长的不满,社会满意度下降。而如今,我们的老师每个学年是几十几十的换,可以想见,对学校的影响之大、学校管理之难。所以留住老师是学校

3、管理层摆在首位的难题。前些天的职代会刘义武校长分析了,连续三年,累积为老师增长工资超过了万元。而这还不是休止符,它表明学校留人的决心。 也显示了学校与时俱进的工资增长制度,龙池会与社会发展同步,确保老师的利益。然而人的的需求是多样的, 工资只满足了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人的需求还有更多,如对事业的追求、对环境的选择等。我这里与大家谈谈对事业的追求吧!我想对于老师, 事业是什么呢?也许不同的人对此会不同的答案。我认为总体而言应该是让自己所带的班的每个学生学有所成,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不因为你的不尽心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能力才干的增长; 让我们的学校稳步发展, 不因为你的不负责而影响学校

4、的声誉。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你个人的教学特色,独树一帜,成为一代名师;甚至著书立说,这是我们当老师的事业所在吧!我不知道我的观点你会不会赞同,我想成就个人的事业的过程, 也是追求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包含在每一天每一项的工作落实之中。每项工作的落实,每一点滴的收获,才会成就你最终的事业,而在那时,你才会有成就感。而问题是,我们年轻人共有的特点:血性足,积极性高,理想目标远大,而耐力不足,务实不够,急于求成的思想突出。最近,在我们年轻老师中表现出了这样一些情况,我们来做个分析, 不能当批评,我们提出来,共同分析,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权当共勉。一是急于获得学生的认可。去年有个新老师,上班才两三周,我

5、就收到了家长、学生、班主任的反映,说这个老师课堂有问题, 为了搞清楚具体情况, 很多次在没有通知情况下去听这个老师的课,还真是与反映的情况差不多,而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个老师的思想。我选择了一个周六的上午与这个老师进行了交流。我问她,你在课堂上讲话为什么总是用祈使句,那么生硬,总是让人觉得你高高在上的呢?她说这样学生就会怕我,建立一种至高无上的威信。学生为什么要怕你呢?这样的态度和语气,你认为学生就怕你吗?她说,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他们应该要怕我, 我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呀,我怕老师。在这个老师的心里, 学生怕老师是到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情感基础。 而这是与教育规律相悖的。我想这个老师讲的“怕”应

6、当是“尊重”的意思。学生“怕”老师,应该理解为“尊重、尊敬”老师才对。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信其道”而后才有“敬其师”。所以这里有个“亲其师”的过程。一个老师走进教室, 学生一看到你就心烦, 讨厌你的出现, 你想想看你的课堂教学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而怎样让学生“亲其师” ,或者我们怎样成为受生欢迎的老师呢?是值得我们重点讨论的。我说说我个人的观念。第一是我们做老师的要有亲和力,课堂上要把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实际上教育也是个移情的过程。多用探询的口吻,少用祈使句,多鼓励表扬,少指责埋怨;善于挖掘学生亮点,然后放大,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很不错,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有地位,在同学们心中有面

7、子,学习起来就会更劲头。第二是我们做老师的要把学生当学生, 把孩子当孩子,要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你老是高高在上, 就看不到下面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教育孩子的例子。 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 4 岁的儿子逛超市。刚进入超市不久,孩子就开始哭闹,妈妈开始哄他,无济于事;吵他,甚至大声唬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孩子还是哭闹。这位妈妈没办法只得蹲下来准备抱孩子出去,就在她蹲下身子的时候, 她忽然发现,蹲下来看见的超市的景像与站着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呈现在她眼前的全是各式各样的腿和千奇百怪的鞋, 孩子对这些十分讨厌甚至恐惧,所以哭闹。 所以当我们与学生交流时,我们要善于蹲下来发现孩子们的视野, 以他们的角度讨论

8、问题,尊重学生就是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原谅符合学生这个年龄特点的错误,并纠正,多次反复; 对这个年龄不应该犯的错误及时批评。这样你既不会因为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而烦恼, 也不会因烦恼而对学生和工作产生厌恶之心,相反你会由此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而这种成就感便是我进一步发展事业的动力。第三是要加强自身学习, 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有才华的老师。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时就流行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后来我当老师了,我们的校长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 我们要有一桶水。 而后来的教育专家们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成为自来水。也许专家的要求太高,我们都难达到。可这个意思确

9、实是我们做老师需要的。我想成为“自来水”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吧! 我们每天都要在学生面前讲很多话, 如果你用录音设备录制你的讲话,看你一个月一年下来讲了多少重复的话, 有的老师几年下来也就是那些重复的词,老掉牙的说教。因为没有加强学习, 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讲不出新词汇, 没有新观念;而相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广泛, 接受新事物快。所以,作为老师你没有与时俱进,学生怎么会听你的,又何谈认可你呢?因此,加强学习是获得学生尊敬认可的条件。试想,在课堂上你语言幽默,词汇丰富,观念新颖,时代感强,你的思想总是与学生在同一个频道上,学生能不“怕”你吗?人都是敬而生畏,而不

10、是畏而生敬。年轻老师们,坚持“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尊其师”的过程你就能征服所有学生,驾驭每个学生的心灵。“怕”的效果自然而生。二是急于获得成功年轻老师大多都有急于求成的心里,这大概是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是急于获得同事的认可, 想要尽快在教学成绩上领先,名列前茅; 第二是急于获得领导的好评;第三是急于获得社会、特别是家长的赞扬。不管是怎么想的,我都觉得不是坏事,相反,我认为这是促进我们年轻老师快速成长的思想基础,也是在你成功之路上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动力。当然,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这种心理,正确对待,寻求合理的途径,这样就能达到趋利避害了。这次月考前有个年轻老师找到我,原本只是想要我

11、的课表, 说是想听听我的课,看看我的课堂是怎么开展的。也许这位老师是听说了别的老师的介绍,说我的课堂很开放,学生很自由,而氛围却很好,学生很投入很专注,效果也不错。而当她一进我办公室却声泪具下,说课堂上学生不听她的, 担心这次月考成绩会很差,心里很急。这位老师的感受与我当初参加工作时是相同。这是一般老师都有过的心里。刚参加工作, 对自己还不是很有信心, 对学生理解不够, 不清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考试心里没底, 总想学生考出好成绩, 可又还没有掌握学生发展规律、课堂教学的规律, 心里没有底气。 成功心切与没有底气之间碰撞就生出了焦虑的泪花。那么怎么化解这种焦虑呢?我想得从“急”字着手,这是

12、急于获得教学的成功,急于获得同事的好评的心理。如此,我们就得用“慢”字来消融。教育是个慢功夫。“百年树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我们初为人师, 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老师是一次重大角色转换,而这种角色的转换正如一个学生成长一样, 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所有感悟, 经验都是从过程中来的。没有人生而知之。即使很年轻的教学能手,也只因他的领悟能力强,缩短了这个感悟的时间,并不是省掉了领悟这个过程。因此,作为年轻老师, 先要有认识并接受这个过程的存在,才不会心生急燥,才能静下心来,让心灵获得宁静,静便能生思,思便能生慧。当然光思是不行的, 思的前提要放下你年轻的架子,剥掉你年轻的面子, 谦虚的走进别人的课堂,取他

13、人之长,汲取前辈精华,缩短成长过程。这才是慢之道,在慢中求快之法。这个过程中你会学到驾驭课堂的要领,学习精讲的方法, 学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经验。这些将与你已有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就形成你独道的教学艺术风格。你的教学效果就会自然好起来。 这个过程就印证了那句古话 “磨刀不误砍柴功” 。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你磨刀的过程。刀锋利了,还怕柴不好砍吗?接下来,我要说说领导评价问题。 我们学校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的。有的年轻老师在月考前心理很急,这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为学校是以成绩评价老师的。 一所学校, 教学成绩肯定是很重要的, 但我们在评价老师时不会以此为唯一标准, 更不会以一次成绩作为依据来评

14、价老师。教学成绩的优劣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我给大家说两个例子吧!第一个是我本人进龙池时, 所带的八年级十一班成绩常居年级倒数一名,与好班相比人平相差160 分。而我没有放弃。 为了搞好班级管理我在男生寝室里睡了 3 个月,每天都是全力以赴, 把精力花在级工作上。 这个班到最后仍是最后一名,但我的工作过程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班级成绩并没有影响领导对我的评价。第二是杨昱老师, 第一次进龙池时, 发生了龙池校史上最尴尬的一幕。他接手一个班, 有一天竟然被学生锁在了教室外面,学生不让他进教室, 后来还是校长为他解围才化解,但杨昱老师工作热情高,一心为学校、为学生勤奋工作,是我们教师的典范。现在他很受学

15、校领导赏识,常常委以重任。年轻老师们,会不会得到学校高度评价,这与你日常工作状态是相关联的。你一心赴在工作上, 把学校放在心里, 把心放在学校里, 我想你不用担忧评价问题,一以贯之的坚持你的工作,好评自然会来。我们年轻老师切忌三分热度, 带情绪工作。 今天心情好就认真工作, 明天心里不爽就三心二意的工作,这是年轻老师的成长大忌。最后是家长的评价, 社会评价。 我想前面两个评价都好了。 家长评价一定会很好。我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当老师社会评价就是通过家长的口口相传。你的口碑好不好,每年开学时我们就会知道。每年开学招新生,招插班生,很多家长都会提些要求, 说自己的孩子要到哪个老师的

16、班上。可以说提这种要求的家长, 绝大多数根本不认识他提到的老师,但他从别人口中听说这个老师很优秀。 这就是口碑, 这就是社会评价。 我们的年轻老师一下子肯定还没有口碑,这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从现在开始,在你每一天的工作中,你每天扎实工作, 热爱学生, 善待家长, 几年以后你也一样也会成为具有良好口碑的老师。亲爱的年轻老师们, 你们为学校注入了活力, 也带来了希望, 学校希望各位尽快成长,尽快挑起学校发展与腾飞的大梁。最后我引用微型小说月报上的一段说给我的发言做一个结尾,与大家共勉:所有的成长和伟大, 如同中药和老火汤, 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时辰熬出来的;最好的成长,就是过好当下每一刻。人生都是真,缘去即成幻。眼前的每一刻,都要认真的活;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地做;每一个人,都要认真的对待,因为“缘去即成幻”,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遗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最珍贵、最需要珍惜的即是当下生命的意义就是由这每一个唯一的刹那构成。谢谢!2015年 10 月 22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