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954605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修订版_毛概课后习题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1 章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 1938 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 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

2、们 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 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 界。2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

3、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 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 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

4、来。3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 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 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 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

5、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 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后,尽管我们 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来说,当今国 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 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

6、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 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 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 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

7、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 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 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 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

8、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 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 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

9、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 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 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

10、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 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 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

11、三个重大 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 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 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

12、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 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 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 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

13、等 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 三句话的系统展开。 5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 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科学指南。第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

14、的精神财富。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 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 学指南。第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 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 次与时俱进。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

15、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 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6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 们党执政兴

16、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 处。第一,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第二,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 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 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 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 产关系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