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上传人:d*** 文档编号:39546010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对船舶污染说“不” 海洋不仅是天然宝库,也为大量运输货物提供最经济的途径。海上运输是各国人民文化交流 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天然的交通大道。随着工业技术极大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海上 货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船舶的吨位和尺度也在不断地增加。但随之而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 引起我们的重视,即海洋污染问题。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的把一些物 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至产生了损害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各种 海洋活动,造成了海洋污染。船舶造成的污染有以下几个特征: (1)船舶污染物质的多样性。船舶排放的物质有油类、毒性有害物质、船舶垃圾、船上生 活废

2、水、噪音等。其中主要的是油类物质,来自船舶任意或意外排放。 (2)船舶污染具有流动性,无国界性。海水的流动性、船舶的移动性决定了由船舶进入海 洋的污染物不可能局限在或固定在某一点而静止不动。一次污染可能会波及多个国家,给污 染的治理造成诸多不便。 (3)船舶污染是一种特殊的海上侵权行为,属于环境侵权行为。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由于 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污染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如洗舱污水、 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 。在这种侵权行为关系中,与船舶污染有关的人为侵权人,包 括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承租人和对环境污染事件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污染受害人为沿海 国家、当地政府、居民

3、、渔民和企业。 (4)船舶污染危害性强,范围广。船舶污染使海洋水质受到损害,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遭 到破坏,严重影响海洋本身的调整功能,给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渔业生产等 带来严重危害,从而影响到全球生态平衡,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对于船舶污染的治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我国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海洋环境法体系,坚持船舶污染防治 立法和我国整个环境法律体系(特别是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的统一性,正确处理船舶污染防 治立法与相关海洋环境法的共性和特性关系,坚持在全面系统审查现有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 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将重点立法与一般立法结合起来,完善海上船舶污

4、染防治立 法的同时制定全国性的内陆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法规。在加强国内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同时, 学习和借鉴外国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先进经验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采用各国通行的船舶 污染防治和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与措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地参加有关公约,应尽力与 国际接轨,将国际公约具体化、国内化。国际条约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国际关 系中,国家依国际条约承担了国际义务,就有责任使其国内法与其国际义务保持一致,因此, 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做出修订是完全必要的。21 世纪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 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善待海洋。修订法的实施,不仅完善了 我国在海洋环

5、境保护方面的立法,而且对强化海洋环境管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 保护生态平衡,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 (2)进一步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尽量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针对操作性船 舶污染,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船员充分认识污染海域的危害性,帮助他们了解防止污染、 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意义,增强防污意识。加大处罚力度,对违章操作带来严重污染或屡教 不改的船舶,对其采取处罚措施,加强对水域污染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将海域污染降到最 低限度。严格贯彻落实有关防止船舶污染的法律法规,并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提高管理标准,改善船舶防污设备的配置,使船舶具有较强的处理废弃物的能力。各

6、类船舶均应按 规定装备油水分离装置,港口建设含油污水接收处理设施和应急器材。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 力度,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民众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参与热情,发挥群众的监督作 用,争取社会各界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只有思想上引起重视,才是彻底根除 海洋污染的最有效的前提。 抵制石油泄漏与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泄漏事故来势凶猛,危害严重。处理这种事故,尚未有完全有效的方法。现在人们 通常采用的是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来清除海洋石油污染。物理法包括拦截撤捞法、吸附 法;化学法包括燃烧法和化学分散法;生物法目前使用的是微生物吞食处理法。 (1)拦截撇捞法。这种办法在石油泄漏的初期最为有效。它

7、能使石油在水面扩散之前,尚 未形成油水胶冻体时,把零浮在水面上的石油捞上来。当重大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后,立即用 长达数百米或上千米的栅栏截成防护圈,水面漂浮边缘可充分膨胀,形成一道水上屏障,防 止石油扩散蔓延,再辅以一种只吸油不吸水的网具将聚集在防护圈边缘的石油吸取上来,用 轧液机挤出后收集。但是,这种方法在遇到狂风恶浪韵天气,或者出事地点地势复杂时,就 很难奏效了。 (2)吸附法。这种方法是采用高性能的吸油剂来吸附海面上的石油,然后将吸油剂收集清 理,以达到清除海上油污的目的。目前,科学家甩稻壳制成一种称为 ASSW,的活性碳吸油 剂,该吸油剂不需要用中和油制的化学制品,成本只有其他吸油剂的

8、110。经实验,1 千 克的 ASSW 能吸附 68 千克的洫和水, “而且对海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燃烧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只需点一把火即可。但该法只能清除石油申的可燃部分, 海水中将会留下更难以处理的石油残留粘稠物质,并且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也会造成环境污 染。 (4)化学分散法。这种方法采用的分散剂是由溶剂和表面活性荆组成。溶剂是表面活性剂 的载体,同时也能扩散石油。表面活性剂财能将石油分解成易被海洋微生物吞食的液滴。这 些小液滴被潮水冲散后,分布在 1 米左右深的海水中,然后被海洋微生物吞食。但该法在清 馀海上油污时也会对鱼类等海洋生物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它的处理速度较慢。 (5)

9、微生物吞食法。这种方法是人工培养的石油清污微生物。将这些微生物大量抛散在石 油污染水域来迅速吞食泄漏出来的石油。这种方法尚不成熟:为了激活这些微生物去吞食 石油,需要在抛散微生物的同时,加入大量的氧、氮、磷酸盐;只适用于小面积污染区和 被拦截的污染区域,否则这些微生物将如同脱缰野马,很难控制,造成严重后果。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目前现有的生物处理技术 目前处理石油污染废水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生物膜法等。 (1)活性污泥法是借助曝气或者机械搅拌,使活性污泥均匀分:布于曝气池内,微生物壁 外的黏液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并在酶的作用下对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转化。自 20 世纪 8

10、0 年代,石油废水普遍采用的二级生物治理方法是传统活性污泥法。采用 SBR 法处理油田 采出水,结果表明,COD 去除率为 8090;出水满足行业的排放标准。通过研究 SBR 以 及投菌 SBR 法处理炼油废水中污染物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分 别为:COD935、石油类 986、总氮 898。SBB 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废水处理 技术,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进。该方法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工艺简单、占地少、建设 费用低、耐冲击负荷强、温度影响小、活性污泥状态良好、处理能力强等优点,是处理石油 废水的一种具有前景的处理方法。 (2)氧化沟法对各种含高 COD、BOD、油类等

11、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十分有效。它的曝气池呈 封闭、环状跑道式,污水和括性污泥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循环流动。氧化沟法在处理含油废水方面应用实例比较多,但是其处理效果没有达到处理要求。有很多企业都采用 了氧化沟工艺。其处理出水水质与进水水质有关,只有确保一定的进水水质时,出水才会达 到理想的处理效果。专家们根据工艺原理分析了氧化沟不能取得理想处理效果的原因,提出 了很多的改善对策。在氧化沟现有处理能力和工艺特色的基础上,有人探索出了一套投菌氧 化沟曝气的处理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等条件下,可以将去除率提高 10左右,如果要得到相同的去除率可以大大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且出水 C

12、OD 值可以更低。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很多优点:工艺简单;不仅可以去除 BOD 和 Ss,还可以达 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设备少,操作管理简便;低温,有更大适应性等。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 的发展,但是只有满足工艺要求时,才能发挥去污效果。 (3)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接触氧化法和膜生物反 应器等。生物转盘是利用较大的比表面积,在低能耗的条件下转动产生高效曝气,使得氧 气、水和膜之间有较好的接触。盘片表面附着的膜状微生物在其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对有机污 染物进行无害化降解。曹明伟利用环境微生物技术,开发出高温优势菌生物膜法处理采油废 水,实验结果表明:硫化物的平均

13、去除率达 98;挥发酚的平均去除率为 91;COD 平均 去除率为 68;氨氮平均去除率为 82。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是借助流体使表面生长着 微生物的固体颗粒呈流态化,同时进行去除和降解:育机物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影响其处 理效果的因素有载体的选择、菌种的筛选等 d 崔俊华等在“三套”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了三相 生物流化床部分,且采取了高效油降解菌以及漂浮和悬浮填料并用的措施,使出水油浓度降 为 3549 毫克升,为一种被广泛采用并逐渐成熟的生物深化处理技术。龚争辉应用 接触氧化工艺对采油废水进行了现场的实验研究,废水中的 COD 和油的去除率:分别为 422和 893,最后出水能达到排放标准。接触

14、氧化法除了可以降低 COD,还可以用 于去除氨氮,尤其适合应角于炼油废水的净化。庞金钊的实验结果表明,用接触氧化法工艺 处理 COD500 毫克升的石油废水时,硝化细菌是优势菌,能同时有效去除氨氮和 COD 等。 接触氧化甚可以克服活性污泥法容易污泥膨胀和超标排放的缺点,具有有机负荷高、抗冲击 能力强、对废水中的毒物忍耐力较大等优点,而且对氨氮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接触氧化法 多用于深度处理含油废水,其技术关键在于对进水可生化性的控制。 石油污染的防治对策 海洋石油污染作为一种环境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密切关注,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已经刻不容 缓。据统计,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中,自然溢流约占 8,其余的

15、 92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因此治理海洋石油污染应从人文方面入手,寻找解决措施。 (1)提高环保意识,保护海洋。 海洋孕育了地球上丰富的生命,为地球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们竞把海洋当作天然的垃圾倾倒场所,致使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入海。海洋的自净 能力毕竟有限,如果人类对海洋的污染超过了海洋自净能力,海洋污染必将对整个地球产生 毁灭性的影响。我国拥有长约 32 万千米的海岸线、388 万平方千米的领海和近 300 万平 方千米的管辖海域,这些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据我国海岸带与滩涂资源的综合 调查,进入我国近岸海域的污染物总量为 650 万吨年,其中石油为

16、 18 万吨年,我国的 石油污染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因此,必须提高人们的环境素质,改变人们受石油利益 的驱使而把海洋作为天然垃圾场的传统理念,充分认识到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不仅是危害某一 海区,而是最终影响到整个全球的行为。 (2)加强立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针对海洋石油污染的专项法律还很少,法律体系不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关予海 洋石油污染的原则性条款很难正确运用,所处罚的只是后果,很少考虑海洋环境的生态价值。 所以,我国要进一步制订石油法 、 石油污染法等法律,加大执法力度,及早在刑法中确立“污染海洋罪”是非常必要的。从全球来看,各国在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 国际法规的前提下,应依据本国国情,加快制订和实行海洋石油污染的专项法律,尽快批准 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加大对石油污染的监督治理力度,加强对油轮的管理 和对船员的培训;国际社会对造成海域和公海石油污染的单位、组织、国家等应进行严肃处 理,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海洋石油污染。 (3)实行综合治理,加强技术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