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897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收藏到 QQ 书签 作者:admin 点击: 29 次 成绩不理想?【全国顶级名师视频辅导高中课程】远题海,近方法!高一入口,高二入口, 高三入口 一、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 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 2003 年高考全国卷第 12 题的 A 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 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 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 。 显然,两者词性有别,

2、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二、数学代入法2002 年高考北京卷第 9 题的 A 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 考生熟知, “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 “于”相当于 “比” ,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 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 D 项也可用此法 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 ”因如 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 , “因”作“乘机” 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三、语法切入法2001 年高考第 13 题 D 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

3、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 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 ,第二句主语是“相如” ,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 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 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B 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四 、语境推断法2001 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 12 题 D 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 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 ,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 俾二水相通” ,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 ;再考 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 ,晋襄公在遭

4、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 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 折关系,可译为 “却已经、倒已经” ,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但关键 还是在平时的积累。 文言文基本功-断句解读 收藏到 QQ 书签 作者:admin 点击: 33 次 成绩不理想?【全国顶级名师视频辅导高中课程】远题海,近方法!高一入口,高二入口, 高三入口 一、 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 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

5、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 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 ;在一句之内 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 (d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考点解析2004 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 年复旦大 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 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 文言文断句。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 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 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

6、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 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 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笔者注) ,信 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 ” 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三、高考试题回放(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3 分)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 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

7、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 诬天下士人哉 参考答案:(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 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 年高考广东语文卷第题)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 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语文学习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四、方法指津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

8、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 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 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 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对 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 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 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 千曲,观千剑

9、,断句也要常实践。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 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 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 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 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 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2

10、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 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 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3 紧紧抓住“曰” “云”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 “云” “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 便。遇到“曰” “云” “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 广

11、东卷中的 “史官曰” 。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 “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 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 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 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 “纵” “是故” “于是” “向使” “然而”

12、“无论” “至若” “是以” “继而” “纵使” “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 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 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 “矣” “也” “焉” “哉

13、”),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 “而” “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 ,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一句, “乎”用在句中同“于” ,是介词,词性变了。 “也” ,用在句中舒缓 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 ; “唯是” (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 (非唯天 时,抑亦人谋。 ) ;“不亦乎” (不亦说乎?) ;“何之为”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14、 ;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 (可得闻欤?) ;“得无乎” (得无异乎? )等,可以帮助断句。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 “无所” “有以” “无以” “以为” “何所” “孰若” “至于” “足以” “得无” “无乃” “何以” “于是” “然则”等。6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 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 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

15、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 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 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 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 助准确断句。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 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 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 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8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 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 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 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 亦如之。 ” (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 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 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