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798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肾健脾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补肾健脾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补肾健脾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肾健脾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补肾健脾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 效分析【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药疗法;补肾;健脾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指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采用补肾健脾法治疗以脾肾亏虚为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 48 例 12-46 岁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 24 例。两组有排卵和无排卵者分别为 18 例和 6 例。1.2 诊断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崩漏的诊断依据:经血无周期可循;经量或暴下如注,或漏下不止,或二者

2、交替出现;面色淡白或萎黄,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弱。排除标准:全身出血性疾病及生殖器器质性疾病。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治以补肾健脾,止血调经。基本方:党参 20 g,白术 25 g,黄芪 20 g,山药 25 g,黄芩 15 g,荆芥穗 10 g,赤石脂 15 g,补骨脂 15 g,海螵蛸 40 g,茜草 10 g,女贞子 30 g,旱莲草 25 g,枸杞子 15 g,菟丝子 15 g,甘草 10 g。腹痛者加延胡索;小腹坠胀者加乌药、川楝子;湿重者加陈皮、苍术。每日 1 剂,早晚 2 次口服,3 个月为1 疗程。22.2 对照组 青春期患者采用雌

3、孕激素序贯疗法(人工周期),育龄期妇女有生育要求者促排卵,于月经周期第 5 d 开始服克罗米酚片(50-100g),1 次/d,连用 5 d;3 个月为 1 个疗程;育龄期无生育要求者可选用避孕药。3 结果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痊愈:控制出血后,连续 3 个月经周期、经期、血量均正常,自觉症状消失;或更年期妇女血止后绝经者;显效:控制出血后,月经周期血量基本正常,经期仍较长(7 d 以上,10 d 以下),自觉症状消失;有效:月经周期、经期、部分症状明显改善,血量减少;无效:以上各项均无改善者。 3.2 治疗结果 见表 1。表 1 两组治疗结果

4、比较(略)4 讨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本病病机主要为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所致。多为气血阴阳同病,虚实挟杂,且虚多实少,易于反复,属妇科难治之病。方中重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益气健脾以生血统血;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肾气;赤石脂、补骨脂、海螵蛸、茜草收涩止血;白芍敛阴止血;当归补血活血,与大量补气收敛药物配合,达到“止血不留瘀”的目的。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止血调经之功。此外,黄芪有促雌激素样作用,可直接补冲任,所以本方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西医治疗本病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为原则,见效虽快,但副作用大。中药治疗不易复发,且无副作用。但本病往往止血容易,恢复巩固月经周期则较困难。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兼顾补肾健脾与止血调经两法。因3妇人之病根本在于精血亏虚、冲任受损,则月水不规。而经血、冲任为脾肾所主,故调补脾肾为调精补血,调理冲任之根本,精血足则冲任固,经血自调。【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2孙维峰,刘 毅.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53 例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1):17.3高 慧.补肾健脾固冲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46 例J.广西中医药,2006,29(6):4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