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756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具有无穷的威力,具有令人醉心的魅力。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思维“体操”的基本功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激发数学思维情趣,营造数学思维氛围。 一、培养学生尝试学习的意识,实现自主发展 1尝试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

2、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学生尝试学习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尝试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

3、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尝试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尝试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1、树立“以学生为主”尝试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 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

4、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尝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思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

5、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3、学生尝试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热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5a 与 3a”,就是一道3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编设习题,这

6、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尝试创设实际生活情境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 ”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改变学生在原有模式中被动学习的地位,重新确定学生主动尝试,乐于探究,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互助合作,张扬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