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068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 碱金属元素(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六碱金属元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K 39 Cu 64 第第卷卷(选择题共 46 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按 Li、Na、K、Rb、Cs 的顺序下列性质逐渐减弱(或降低)的是( ) A.单质的还原性 B.元素的金属性 C.单质的密度 D.单质的熔点答案 C解析 一般情况下,金属是随核电荷数递增,相对原子质量随之递增,单质密度也随之递 增,但 K 却是众多同主族元素中唯一反常者,应给予重点记忆,

2、防止疏漏,故选出 C。2.焰色反应是指( ) A.可燃物在燃烧时所显示的火焰颜色 B.所有元素在灼烧时都有焰色反应 C.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所显示的火焰颜色 D.焰色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答案 C解析 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颜色,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发 生的是物理变化。故 A、B、D 的叙述都不正确。3.室温下,把一小块金属铯放入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铯浮在水面上 B.放出大量氢气 C.铯在水面上燃烧起来 D.生成的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 B解析 因铯的密度为 1.879 gcm-3,比水重,故不会浮在水面上;因沉于水底,故不会在 水面上燃烧起来;与水

3、剧烈反应生成 H2 和 CsOH,CsOH 是强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最 光荣的职业是为公众服务,并对大多数人有益。蒙田 4.在空气中加热以下金属,生成 M2O 型氧化物的是( ) A.K B.Cu C.Li D.Na答案 C解析 在空气中加热时,Na 生成 NaO,K 生成 KO(或 KO) ,Cu 生成 CuO,22222只有 Li 生成 LiO。25.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 A.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取出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 B.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可露置在空气中 C.称量 NaOH 固体时,可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 NaOH, 右边纸上放砝码 D.

4、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中一定 有钾元素答案 D解析 金属锂由于密度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NaO由于与空气中的 HO 或 CO能2222反应,所以不能露置在空气中;NaOH 有腐蚀性,易潮解,不能放在纸上称量;蓝色钴玻 璃可以滤去黄色的光。 6.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与水反应没有钠剧烈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 碳它是还原剂A. B. C. D.答案 B解析 Rb 的核电荷数比 Na 大,电子层比 Na 多 2 层,原子半径也大于 Na,这些都决定 了 Rb 比 Na 更活泼,与水反应比钠剧烈,是强还原剂

5、。 7.俗名和化学式符合的是( )纯碱 NaOH苛性钠 Na苏打 NaHCO 烧碱 NaOH芒硝 NaSO10HO3242A. B. C. D.答案 D解析 记清某些物质的俗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纯碱是 NaCO ,苛性钠是 NaOH,苏23打是 NaCO 。238.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 再经过滤、焙烧而得到纯碱) ,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A.KHCO 溶解度较大 B.KHCO 溶解度较小33C.KCO 溶解度较大 D.KCO 溶解度较小2323答案 A解析 氨碱法制纯碱主要是利用 NaHCO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而析

6、出 NaHCO 晶体,将33KCO 与此作类比,即可得出正确结论。23二、选择题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9.钠和钾组成的合金 4.6 g,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得到 H的质量可能是( )2A.0.29 g B.0.18 g C.2 g D.1 g答案 B解析 本题用极端假设法,若全部为 K 时,2KH278 2m(H)=0.12 g,若全部为 Na 时,2NaH2gg 786 . 42246 2m(H2)=0.2 g,故 Na、K 混合物 4.6 g 产生 H的质量在 0.120.2 g 之间。210.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 CO,有固体析出的是( )

7、2Ba(NO ) NaCO 饱和溶液氨化的饱和食盐水CaCl32232A. B. C. D.答案 B解析 CO与 Ba(NO ) 溶液、CaCl溶液均不发生反应。2322CO+HO+NaCO2NaHCO ,因 NaHCO 在水中溶解度相对较小,故通 CO222333于饱和 NaCO 溶液中会析出 NaHCO 固体。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因发生2233NaCl+NH +CO+HONaHCO +NHCl,也析出 NaHCO 固体。32234311.在人体的血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如果钾元素含 量偏低,又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

8、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 )A.KNO B.KCO C.KCl D.KOH323答案 C解析 题目所给的含钾的化合物能与 AgNO 反应生成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只有3KCl,故选 C。 12.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26.5 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 3.5 g 氯化 钠和 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30% B. 100%5 . 6100 5 . 35 .26 C.26.5% D. 100%5 . 35 . 6100 5 . 35 .26 答案 C解析 判断依据是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会改变。根据题意应

9、先判断 3.5 g NaCl溶于 6.5 g 水是否形成饱和溶液,由=,解得 x=2.3 g3.5 g,故 3.5 gggg5 .261005 .26 gx 5 . 6固体不能完全溶解在 6.5 g 水中,即添加 6 g 水后再加入的 3.5 g 食盐不会完全溶解,因此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13.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B.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C.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D.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产生答案 A解析 原固体配成溶液,加入 BaCl溶液,如果有 NaCO 存在,则会出现白色沉淀;223如

10、果加入澄清石灰水,NaHCO 也会产生白色沉淀。314.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用户的青睐。 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其他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下面是有关锂及其化 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 B.碳酸锂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锂大C.碳酸锂受强热能分解成 LiO 和 CO22D.锂和水的反应比钠和水的反应慢答案 B解析 锂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氧化锂,A 选项说法正确;根据 MgCO 和 Mg(HCO )33的性质推断,B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根据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D 选项正确。215.一

11、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入的 Na、K 一定等质量 B.投入的 Na 的质量小于 K 的质量 C.曲线 a 为 Na,b 为 K D.稀盐酸的量一定是不足量的答案 B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产生 H的质量相等,则消耗的钠的质量小于钾的质量;由于钾比2钠活泼,故产生等量的 H,钾反应的时间短,即曲线 a 为钾,曲线 b 为钠;由于钠、钾2均可与稀盐酸溶液中的水反应,故 D 选项不正确。16.有两种碳酸盐组成的混合物 11 g,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 CO 4.4 g,该混合物的2可能组成是 ( )A.NaHCO 和 N

12、aCO B.NaHCO 和 KHCO32333C.KHCO 和 KCO D.MgCO 和 KHCO32333答案 C解析 由题意,NaHCO (或 KHCO )CO,NaCO (或 KCO 或 MgCO )33223233CO,可求出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则有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110,另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10。若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 110 或均小 于 110,则不合题意。17.欲观察 H燃烧的火焰颜色,燃气管的材料最好是( )2A.钠玻璃 B.钾玻璃C.石英玻璃(主要成分 SiO) D.铜管2答案 C解析 钠玻璃中含有 Na 元素,钾玻璃中含有 K

13、 元素,铜管中含 Cu 元素,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对 H的燃烧火焰有干扰。218.将 200 g NaHCO 和 78 g NaO混合后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然后趁322热排出气体物质,则容器中残留物的成分是( )A.NaO和 NaHCO B.NaHCO 和 NaCO223323C.NaOH 和 NaCO D.只有 NaCO2323答案 D解析 NaHCO 受热分解生成 NaCO 、HO 和 CO。HO 和 CO与 NaO反应323222222时,要首先考虑 NaO与 CO反应,然后再与水反应,因为即使 NaO先与 HO 反222222应生成了 NaOH,NaOH 也会吸收 CO生成

14、NaCO 和 HO。据计算可知,200 g 2232NaHCO 分解产生的 CO与 78 g NaO反应时,CO过量,故最后残留固体只有32222NaCO 。D 选项正确。23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 54 分)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39 分)19.(9 分)A、B、C、D 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 HSO、NaCO 、BaCl、NaOH 四24232种无色溶液。将 A 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倒入其他三支试管,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C 试管中 则产生了白色沉淀,D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据此现象,判断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哪种试剂,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答案 A.HSO B.NaOH C.B

15、aCl D.NaCO 或 A.NaCO B.NaOH C.BaCl 24223232D.HSO24有关反应为:CO+2HCO+HO2 322SO+BaBaSO2 42 4H+OHHO 220.(8 分)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约 0.2 g NaO粉末,置于石棉网上,22可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起来。(1)由实验现象能得出的有关 NaO与水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22b.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结论 a 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 用以验证结论 b 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答案 (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 p 处,木条复燃将导管 q 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 管口有气泡冒出解析 (1)脱脂棉燃烧的条件:一是有氧气(空气) ,二是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结论 b 应 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产生的 O必定从 p 口逸出,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在此处检验;反应放热必使试管2外锥形瓶内的空气膨胀,故可在 q 处验证。21.(8 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K、Ca、Cu、MnO、Cl、CO22 4,现做如下实验:2 3将少量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得无色溶液且底部有白色沉淀。 过滤,向沉淀中加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