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76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9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大经典案例逐一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问政“广东样本”引关注 10 大经典案 例逐一数10 大经典案例常委网聊从书记省长见网友,到新一届省委常委履职首日集体上线,高层与网民互动的意义更多在于示范,助推网络沟通成为硬性执政要素。线上水帖折射出民情百态,网络飞砖寄托着国民期许。五年来,广东网络问政在探索中一路前行,凝聚了民心,解放了民智,积累了宝贵的“广东经验”,一根网线搭起南粤大地庙堂与江湖的通途。当政者的身践力行,奠定了网络参政议政制度化的基石,为广东继续深化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动力。中国广州发布上线“中国广州发布”官方微博平台,广州是广东省首个开通政务微博群的城市。集群化的政务微博,是政府在争取传播主动权上的重要创新,从

2、点状传播到全面覆盖,打破了既有体系的隔阂,联通了行政单位的功能,集群的是微博、捆绑的是服务、聚拢的是民心。幸福惠州将网络问政打造为“惠民工程”,靠的不仅仅是远大的政治眼光,靠的更是一种行政为民、与时俱进的理念。而这,正是惠州三次蝉联“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奥妙所在。向上的力量在道德缺失、价值迷惘现象并不鲜见的社会状态中,青年人期望通过互联网,寻找健康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向上的力量”。于是这场寻找成长方向的网络论坛,得到了 8000 多名青年网友的回应,青春的“正能量”通过网络手段凝聚,这是践行广东精神的体现,也将成为助推幸福广东建设的精神动力。美韶癌帖因为一个网帖,骨癌女生牵动省委书记的心

3、,也让社会各界再一次关注到重大疾病救助体系。庙堂之高源于壁垒自成,江湖之远源于个体微弱,上下同心开拓的网络问政渠道,让草根诉求穿破壁垒,个体的声音不被忽略,孤立的个案也会成为完善政策的催化剂。设“南粤智多星”这是全国首个为网帖设立的奖项,也是广东网络问政的再度创新。从以前考虑的是“有没有风险”,到现在考虑的是“能不能获奖”,民众心态的悄然转变,让主政者收获了一把打开民间智库的金钥匙。打击制假售假网络平台为贯彻“三打两建”精神,专门启动的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网络问政平台,是行政执法的不断尝试和创新,也是凝聚群众力量的有效方式和渠道。网络为工具,本身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对象,还在于使用的方式。当网

4、络成为揭批利器融入执法流程时,官方意志和群众诉求能得到最大化的汇流。搭建湛江清风从创新工作方式,搭建清风竹影网上平台,到推行群众监督党员干部上网述职述廉,进而提炼、浓缩出“湛江清风”这一社会管理新模式,这是湛江反腐倡廉工作“制度+科技”的开创性融合。阳江探索短短一年时间,从“四个全开通”建立全市统一的网络问政平台,到出台相关制度和办法规范网络问政、明确问责机制,阳江网络问政工作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起步虽晚,力度却大。在“网上访民情、网下解民忧”的实践中,拓宽的是表达渠道,直面的是社会监督,倒逼的是服务型政府,阳江正逐渐探索适合自己的网络问政长效机制。坤叔转正“坤叔转正”的背后,彰显的是广东推动

5、“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意志。草根组织借助网络的催化剂,可以生长为大树;“草民”借助网络的托举,可以点亮一束光,温暖一群人。2008 年 4 月 17 日,26 名网友走进广州珠岛宾馆,参加一场特殊的见面会。2008 年也因此被媒体称为广东“网络问政元年”。从此,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一系列“网络化”举动,持续推动着广东网络问政的大步伐前行。昨日,第三届中国网络参政问政研讨会在惠州举行(如上图)。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追溯广东网络问政之路,既感叹时光荏苒,又不禁为广东网络问政新纪元而击掌叫好。从上而下,示范效应明显从上而下,示范效应明显2007 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主政广东

6、,提出“广东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一语激起千层浪,一语焕发新气象,在以“思想解放”为基因的网络世界中更是引发强烈反响。中央党校原教育长郝时晋表示,广东提出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以来,高度重视网络对社会建设的作用,“领导干部定期在网上与网友交流,还有微博直播党政干部述职述廉,通过网络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这是党政领导的率先垂范。”昨日,国内优秀网站代表共同发布“惠州共识”。郝时晋说,网络文化的发展势头影响广东文化的建设水平,广东网民的思想活跃程度体现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网络上倾听不同的声音,既是胸怀的体现,也是包容的体现,更是民主作风的体现。过去 5 年,广东先后 7

7、次举办“网友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共交办 84 个事项,为群众办实事 450 多件;设立并公布“网络发言人”、将网上信访热点问题纳入交办事项,再到广东网上信访大厅正式运行,网友见证了广东“网络问题”的步伐和诚意。“南方民间智库”发起人之一、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广东网络问政的兴起,有着更“顶层”的原因“广东在网络民主上得以先行一步,与广东主政者的执政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从下而上,从下而上,“触网触网”面广面广今年 6 月,广东省信息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吸引了众多网络旁观者。广东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广州“赶考”,参加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考核。这在全国也是领先创新的行

8、动,它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信息化技能是今天党政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执政素质。昨日,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黄卓在研讨会上介绍,今年 5 月起,每两个月有一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参与网上视频接访。5 月 24 日,汪洋书记带头视频接访市、县、镇、村的信访群众,就群众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复,解决了一批信访诉求。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网络参政问政制度化,采取了建立常态化的网络问政平台,每年召开两次网友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暨网上在线接访会制度、网友反映问题日常交办机制、网络发言人制度、制度性回复留言帖等举措,不断完善与网友的良性互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 2011 年起,省政府门户网站“直播访谈

9、”栏目推出系列化、制度化的网上访谈,定期安排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网站就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今年 5 月 4 日,首个全省政务微博平台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广东发布在腾讯网正式上线。目前广东发布已拓展到国内其他主流微博网站。省政府应急办开通了官方微博,对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网络问政。此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还设立了“南粤智多星”金点子奖。今年 2 月 27 日召开了首届颁奖会,为获奖 26 位网友颁发了“金奖”。对于“金点子”,省委办公厅已将获奖帖文转请各地和省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惠州、深圳、韶关、云浮、汕尾、河源等市主要负责同志和省直有

10、关部门纷纷站到了网络的前沿,定期与网友在线交流,现场解决网友提出的问题。2010 年 5 月,省公安厅与全省各地级市公安局的微博以“广东公安微博群”正式亮相,及时发布信息,回应质疑,开创了公安微博问政“广东模式”,受到网友和媒体高度关注。省发展改革委先后在网站上开设“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公众建言献策”等专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府推动“南方网”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对珠三角各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情况进行评估考核。“这仅仅是广东网络问政的一个缩影,它所体现的力量,必将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黄卓说。南方日报记者 徐滔 罗锐5 年回

11、顾2008 年 4 月 17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和时任省长黄华华约见 26 位网友座谈,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2009 年 4 月 3 日 汪洋与 12 位网友(社会人士)座谈,征求对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2010 年 7 月 2 日 “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网民代表座谈会,汪洋和网友畅谈建设文化强省。2011 年 7 月 4 日 “共议社会建设,助力幸福广东”广东省领导与网友在线交流会召开。2012 年 5 月 14 日 十一届广东省委常委与网民在线交流会召开。当时有网友评价说:“新一届省委常委任职履责的第一天就集体与网民在线交流,全国首创!”广东领跑网络

12、问政会场声音昨日与会的专家亮出了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底,全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 5.13 亿人次,广东有 1 亿人口,其中有 6300 多万网民,居国内首位,网络普及率高达 60.4%,据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统计,截止今年 8 月底,该平台总帖总数达 58 万余条,其中“建言谋策类”占近 36 万条,比例高达 61%。网络的飞速发展,网民的持续增长,像源源不绝的动力,推动着网络问政的发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回忆,2010 年举办第一届研讨会时,微博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今天很多人已经成了“微博控”,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13、导师、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透露,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 70%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老百姓,变成“老白信,老不信”。周瑞金表示,互联网作为个人、民间组织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力量,正改变着传统的“强政府弱社会”格局。“广东的开明态度和良好的方法技巧,及时、透明的辟谣,让事件朝好的方向发展。”他说,在很多社会性矛盾事件中,正是由于对网络问政开明的态度和多次成功的试水,广东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 年,人民日报曾刊发题为网络问政的“广东样本”的报道,介绍了广东在网络问政上的探索,“网络问政在广东兴起,短短两年,形式已层出不穷”。广

14、东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今年 5 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积极开展网络问政”,“推进网络参政问政制度化”的部署,将网络问政正式写入党代会报告这一引领广东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文件,言简意赅明确了广东网络问政工作的方向。“网络已经成为讨论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渠道,网络参政、网络问政、网络智慧管理。在中国发展还很不平衡,广东改革开放的方方面面都是先行者,网络参政问政和社会管理方面也是。”昨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如是评价。党政干部要提高媒介素养人民日报社前副总编辑 周瑞金精彩观点网络问政为什么从广东开始,有其本质原因。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窗口,最早的改革开放地,排头兵,很多新的创造

15、都是从广东开始的,网络问政就是其中之一。当前,需要通过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建设,提高网络问政参政水平。我认为:一是党政干部要提高媒介素养,能够和民众一起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建设民主政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形成一系列有关的制度,保证网络问政的经常化、程序化,能够使网络问政参政保证质量;三是制定一系列必要的法律法规,使网络问政参政走向法制化,不随着领导人的更换,不受领导人素质的影响,能够使网络问政依法进行,取得有效的成果;四是培养一批网络领袖,让网络领袖发挥网络问政参政当中的中坚骨干作用,这样可以提升广大网民参政问政的水平。官民互动广东远远走在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 郑永年“不可否认,今

16、天的政府和社会群众间,官员和人民间存在一定隔阂,无论是无形的还是有形的。互联网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打破城墙最有效的工具。”郑永年说,互联网是提供给官员和社会群众的一个工具,可以相互碰撞,这点广东远远走在前面。“如果互联网成为组织权利的工具,由于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分散、分权,它会使得权利更有效或使权力虚无化。”郑永年同时表示,从发展机制来说可能是后者,通过互联网社会可以主导权力的形成,各个社会群众都可以对政治权利施加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分化的社会通过互联网导致分化的权力体系和分化的政治。在这种情况下,从长远来看,会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一个互联网主导的人类社会。互联网将会对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我们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政治参与和社会管理。“如何充分释放互联网有助于互联网秩序的建设功能,减少互联网弱化社会秩序的功能,这是目前所有的政府都面临的巨大挑战。”加强引导让虚拟社会自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施雪华现在网络参政问政最大的问题是,网络参政议政多数被看成是国家管理社会或者是政府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不是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