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2672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选读选读复习学案三复习学案三 四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班级姓名座号一、复习要点一、复习要点1.背诵 l8.5 章和 l8.7 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5、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二、成语解释二、成语解释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三、阅

2、读题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2.阅读上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

3、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3、阅读上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3)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1)“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2)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楚狂接舆

4、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四、探究题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二、成语解释二

5、、成语解释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顽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三、阅读题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

6、,已知之矣。”“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浙江六校联考)2.阅读上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

7、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1)“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2)“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2008 学年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3、阅读上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3)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1)表现出他对长

8、幼之节的重视,也展示了他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2)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认同

9、孔子或陶渊明均可。(3)认同孔子,主要从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方面作答;认同陶渊明,主要从洁身自好,坚守人格方面作答。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1)“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2)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1)“深则厉,浅则揭 ”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荷蒉者”是在说孔子就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讽刺孔子不知通达权变。(2)孔子认为挑

10、筐人的评说干脆利落,很难辩驳。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参考答案:1)接舆要表达的意思:“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时候就看不见。现在楚狂是用凤来比孔子,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劝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

11、。“已而!已而!”言乱世已甚,不可复治。“今之从政者殆而”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2)孔子会说什么?我们撇开论语里这节看接下来一节。在长沮、桀溺的两位隐士和孔子的交锋跟这节的内容类似。两位隐士通过孔子弟子子路诘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薇子第十八)天下都无道成这样了,谁能改变得了呢?孔子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在接下一节里,心直多勇的子路更是明确提出一个思想不仕无义。“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也。”子

12、路的意思是,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孔子想要同接舆说的,想必也是这样的话。3)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沟通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屈原涉江里“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一句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的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自己心灵救世的责任感进行的挣扎与

13、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也不谋而合。他认识到,旧文化衰落成这样,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推销文化礼仪出力不讨好,有着很大的危险,还是不干这营生,安安生生佯狂避世安全自在。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四、探究题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 人树立一个典范。“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 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