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165例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79751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165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165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165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165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165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 165 例【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系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约占肌瘤患者的 0.5 %1.0 %,占妊娠总数的0.1 %3.9 %1。本院 4 年内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 165 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并探讨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意义以及术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5 年 1 月2008 年 12 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 165 例。本组病例,年龄 2140 岁,平均 31 岁。孕周为 3641 周,平均为孕39+2 周。初产妇占 7

2、0.30 %(116/165),经产妇占 29.70 %(49/165)。于孕前发现肌瘤者占 57.58 %(95/165),孕期中发现肌瘤者占 42.42 %(70/165)。孕期发现的 70 例中,早孕期检出占 58.57 %(41/70),中孕期检出占 37.14 %(26/70),晚孕期检出占 4.29 %(3/70)。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占 6.67 %(11/165)。2.术前准备:常规做血常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查,准备好充足的血源。术中准备缩宫素及麦角等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剖宫产术前要有较详细的超声检查记录,以便明确肌瘤的具体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以及便于

3、手术切口的选择。3.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常规进行剖宫产术。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将2子宫切口缝合以后,用缩宫素 20 IU 加生理盐水 20 ml 注射于瘤核周围的基底部,肌瘤直径较大者,如果术中有出血,则用橡皮管暂时束紧子宫峡部,阻断血运,控制出血。然后,找到子宫肌瘤最隆起部位,纵行切开浆膜层及其包膜,切至瘤核,切口长约为瘤体的 2/3,用鼠齿钳夹持并提起瘤核边缘,钝性分离瘤核假包膜,直达基底部,若基底部不易分离,可用血管钳钳夹剪开,注意不要损伤肌层。挖除瘤核后,用 1 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瘤腔基底部,不留死腔,不穿透内膜。再用以 1 号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子宫肌层,闭合瘤腔。对于较大(

4、5.0 cm 以上)的肌瘤,则用1 号可吸收线缝合子宫肌层后,再连续褥式缝合子宫浆肌层。多余部分组织可不剪除,行折叠缝合,以避免子宫恢复过程中,由于肌纤维的缩复导致局部愈合不良。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于出血500 ml 以上者,特别是有出血休克倾向的病人,应予补血治疗,迅速建立 2 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必要时静脉切开,以便尽快补液、补血扩充血容量,需要补血者可酌情给予 12 个单位浓缩红细胞。4.术后随访:术后于 42 d,由专职产后访视医生进行常规产后随访。术后于26 个月,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切除后的情况。结果分娩产妇总数 32 127 例,剖宫产率为 17.48 %(5 617/32 1

5、27),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者占剖宫的 2.94 %(165/5 617)。肌瘤位于肌壁间占 70.30 %(116/165),浆膜下占 23.64 %(39/165),黏膜下占4.85 %(8/165),宫颈占 1.21 %(2/165);肌瘤单发占 83.03 %(137/165),肌瘤直径大小在 0.66.5 cm 之间,平均 3.2 cm,直径1.0 cm 者占 2.42 %(4/165),1.04.9 3cm 者占 70.30 %(116/165),5.0 cm 者占 27.27 %(45/165);肌瘤多发占 16.97 %(28/165),肌瘤 2 个者占 78.57 %(22

6、/28),3 个者占 17.86 %(5/28),4 个者占 3.57 %(1/28)。经手术剔除的 165 例子宫肌瘤送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其中红色变性占 20.00 %(33/165),玻璃样变性占 1.21 %(2/165),脂肪变性占 0.61 %(1/165)。术后均于 5 d 患者伤口痊愈出院。42 d 常规产后随访,刀口愈合良好,子宫恢复至正常大小。165 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于分别 26 个月超声复查,均未发现已剔除肌瘤复发。讨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于妊娠、分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黏膜下肌瘤能够阻碍受精卵着床或导致早期流产,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阻碍或宫腔变形

7、也容易造成流产,再者孕期可能导致胎位异常,分娩期可能因为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或出现难产,也可因肌瘤影响胎头下降出现梗阻性难产,或出现头盆不称,这些均使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机会增加。本组病例中,有 39 例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而行剖宫产手术,有 17 例系因肌瘤影响胎头下降出现梗阻而手术。 剖宫产是否要剔除子宫肌瘤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议1,2。通过对 165 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本研究表明,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很有必要,它可避免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也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与单纯行剖宫产相比术中出血并无明显增加,只是手术时间稍有增加。由此可见,如果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孕妇基

8、本情况适合手术治疗,就应该实施肌瘤剔除。在手术中掌握的原则是子宫肌瘤直径最好在 5.0 cm 以下,大于 5.0 cm 者要慎重,对于直径8.0 cm 以上的大肌瘤,尽量不要剔除,多发肌瘤,特别是直径3.0 cm 也不要剔除;子宫肌瘤靠近手术4视野者可在剖宫产中摘除,子宫外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均可考虑手术。针对剖宫产是否要剔除子宫肌瘤的问题,俞菊红3曾报道 180 例,与本研究的观点相同。但是,对于位置较深的肌瘤,或宫角部位近子宫动脉处的肌瘤,或有严重并发症,以及血运丰富、术野不清难以操作者,尽量不要剔除,以免带来严重后果4。手术选择切口时,可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确定,应尽量避免切开肌瘤所在处

9、,必要时可灵活掌握。本组 165 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同单纯剖宫产术,均采取下腹部横切口。剔除肌瘤时切口的选择:对于浆膜下肌瘤以及向宫外凸出的肌壁间肌瘤,由浆膜切开剔除或肌瘤蒂根部缝合,黏膜下肌瘤均取宫腔内切口剔除。大部分凸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也采取宫腔内切口,这样可减轻对子宫的创伤并减少出血。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时,术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手术要注意顺序,一般是先行剖宫产,缝合剖宫产切口后,再剔除肌瘤。待娩出胎儿以后,将手术器械进行彻底冲洗,保护好切口部位,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如果胎盘附着在肌瘤的表面时,剥离胎盘容易出血,严重出血时可考虑子宫切除。术中为了查清子宫肌瘤的部位

10、,可于瘤体周围注射缩宫素,适当按摩子宫,使子宫呈收缩状态,这样既可减少子宫出血,又可使瘤体界限变得清晰,便于手术操作,也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待明确肌瘤与宫壁界限后将其分离,分离过程中同时结扎包膜血管,避免挖出肌瘤后局部创面积血较多而难以缝合,严重者导致子宫切除及切口感染。术中也可采用选择肌瘤表面血管较少,壁薄处切开浆膜层,用组织钳夹持切口边缘,用手指沿肌瘤与假包膜间隙快速钝性分离至底部时钳夹、切断。剔除瘤体后进行缝合时,要关闭瘤体被剔除后留下的死腔,以防因为死腔的存在而形成血肿甚至感染形成脓肿。5手术剔除肌瘤时多数病例出血较多,为防止出血可采取以下措施。术中止血,可采用注射缩宫素于肌瘤周围及基

11、底部,或术前 15 min 将 1 mg 卡孕栓塞入肛门,同时静脉加用缩宫素。手术剔除的 165 例子宫肌瘤,绝大多数采用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法。子宫体部的肌瘤,剔除肌瘤前可通过阔韧带“无血管”区套入止血带勒紧子宫峡部以阻断血流。剖宫产术后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再行肌瘤剔除术,也是良好的止血方法5。剔除肌瘤时采用半荷包连续缝合,连续打结的方法缝合紧缩瘤腔,也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重点是加强子宫收缩及预防感染,及时的补血治疗,以防止因失血过多影响恢复和希汉氏综合征的发生。【参考文献】1 胡国幸.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93 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 (4)

12、: 238.2 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359.3 俞菊红.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处理方法的临床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6): 227 228.4 张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处理的临床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3):79 80.5 Ekrem SapmazE,CelikH,Al tungulA. Bilateral ascending uterine artery ligationVS. toumiquetuse forhemostasis in cesareanmyomec tomyJ. JRedMedcine,2003,48(12):950 9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