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6128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析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析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探析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 趋势初探【论文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传播特征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电视新闻评论被视为电视新闻媒介的旗帜与灵魂,也被视为判断电视台政治面貌和衡量电视台思想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本文从目前几种主要的电视评论语言形态中分析出它们共有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 尼葛洛庞帝预言“比特的比特(信息的信息)的价值可以高于信息本身。 ”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少,获得独家新闻也越来越难。但新闻评论就有很大不同,独家观点、独家视角、独家解读都可以做到,且最容易被受众记住。 2009 年 8 月,央视新闻频道开始一系列节目改版,新闻评论的形态得到

2、了扩展。电视新闻评论不仅是对纸媒评论语言的照搬和电视化,更多是将电视传播特点和新闻时事评论有机结合。 一、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 1、交叉融合性。新闻评论节目在近几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特点不同的节目形态。形态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分类界限的模糊。一个评论节目中完全可以含有各个语言传播特色,设有评论员、主持人采用访谈形式展开话题、节目中穿插新闻事件的调查短片、主持人即兴发表述评等,各种语言形态在节目中有机融汇。 交叉和融合还体现在评论内容上。新闻评论已不仅立足于对事件是非的评论,还常常是评论的评论。这在读报式评论中最为明显。读报读新闻,也读报纸评论,2在各报的对比中不仅评新闻,评言论,还在

3、评媒体,评报业,评从报纸上折射出的整个社会心理。因而无论是新闻评论的形态还是节目的形态,其分类界限都越来越模糊,更多呈现融合趋势。 2、舆论监督性。新闻评论节目因受众面广、实证性强,对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揭露有更重的分量和更大的影响。随着时代进步和公民自主意识增强,电视新闻评论在批评报道方面的空间越来越大,其舆论监督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如在诸多新闻评论节目中,歌功颂德的内容逐渐隐退,而主创人员努力凸现的是与老百姓血脉相连的,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建设紧密相关重大监督类事件。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新闻媒体做到了不仅有话要说,而且有话必说,充分掌握社会赋予的话语的权力,建立自己的社会公信力。 3、评论可视

4、性。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优势。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的使用,让电视影像更有说服力。符号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不同于主要诉诸文字的报纸评论及单纯运用声音的广播评论,只有将声音和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电视评论利用电视的直观性、形象性冲击观众视觉,把矛盾展示在观众面前,从而增强评论的可视性与可信性。 4、迅捷即时性。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曹景行说:“第一解释权可能要比其他的解释更重要。一件事情发生了,谁的解释快速准确,就可以注定它的解释权的权威。 ”电视新闻

5、评论时效性的最本质含义是评得恰逢时机。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评论,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因为某些新闻事件需要一个调查和处理的过程,观察员才能作出最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 3新闻评论追求时效性有时也会牺牲评论的深度,许多评论员迫于紧急性的压力,制造了一种快速思维。 “电视只赋予一部分快思手以特权,让他们去提供文化快餐,提供事先已经消化过的文化食粮”评论的“快餐化”使得评论出现模式化的苗头,这将大大损害电视评论的语言传播效果。 二、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的发展趋势 1、评论员和嘉宾队伍更加专业。评论员和嘉宾的专业化趋势,体现在评论观点的专业化。当前几乎所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学会了通过评

6、论员或嘉宾表达观点的方法。但评论员和嘉宾的观点良莠不齐,有的评论员总是总结一些似乎绝对正确却实际上没有意义、很难令观众产生认同的观点。当一种观点四平八稳,绝对正确时,观众也就丧失了与这种观点争论的冲动。真理是在交锋中展现自身的,没有交锋,真理就会暗淡无光。所以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电视新闻评论理应秉持媒体人的责任感和舆论监督的使命感,使自己的观点更专业、更犀利和更有针对性。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做到独树一帜,就必须在评论观点上多下工夫。 2、评论主体更加广泛。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体利益逐渐受到尊重, “把关人”功能弱化,互联网的勃兴宣告了传媒业“渠道霸权

7、”时代终结,评论成为满足人们知情权和话语权的基本需求,电视新闻评论进入民众发言和媒体发言时代。 目前很多电视评论栏目都开辟了网络评论板块,如凤凰卫视网罗天下,就相关新闻话题选取互联网上的文章或网友的意见,由主持人梁文道作进一步的点评。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今日观察开辟了“网络视频互动”板块,在专业的评点之后,由一个百姓评论员通过互联网视频对当期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多元化使媒体容纳更多言论,其舆论监督作用能发挥的更好。言论的多元使电视媒4体具有“无影灯”效应,从理论上避免言论的片面化,也就避免了“灯下黑”。 3、评论更加独特化。独特性可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主体本身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二

8、是叙述和评论方式的独特。凤凰卫视的专业评论员在独特性上比较突出,曹景行、阮次山、杨锦麟、何亮亮等在表达意见和论证方式上都体现出个性化特色。这些专业评论员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学科背景,他们根据各自的积累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判断。评论员的独特性纷纷彰显是电视新闻评论发展成熟的标志,具有独特性的评论员能与评论栏目融为一体,他们本身就是栏目的形象代言人,能够吸引一批认同他们的忠诚受众。 4、高端评论和本土评论两极格局。从目前来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市场格局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一方面是传统的高端型电视新闻评论,如焦点访谈、 新闻调查的评论虽历时弥久,但凭借其权威性和深刻性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

9、地方性电视新闻评论近几年蓬勃发展,对传统的高端新闻评论发起了挑战。这些新闻评论在新闻内容、主题的选择上本土化,持平民立场,倾向于针对和平民利益密切相关、最具现实意义的地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DV 观察、 民生大参考、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陕西电视台的直播西安、重庆电视台的天天 630、长春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这类节目以关心民生为宗旨,以敢于为老百姓说话而深得人心,收视率一直居高。但同时,地方新闻评论或本土化的评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分追求节目的刺激性与趣味性,展示有余评价不足等。 参考文献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183 崔立平, “今日话题”的特色分析EB/OL. http/ 5马天元等, 论电视的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1(2) 师永刚:解密凤凰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影响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63-266 喻国明, 传煤业“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EB/OL.http:/ main.asp?url=/u5401461/d24827928.htm 蔡照波等: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发生和发展探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