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超国民待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09478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论文-超国民待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论文-超国民待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论文-超国民待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论文-超国民待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论文-超国民待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1978 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开启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新时期。吸收外商 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为了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往往对外资企业采取大量优惠政策,即所谓实施超国民待 遇。这些优惠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近些年来一直是世 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 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利用外资领域,这些超国民待遇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关键字:超国民待遇、优惠政策、利用外资正文:超国民待遇是指中国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 待遇,如中国对外资企业一直采取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

2、 优惠政策。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临外汇和技术的“双缺口”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是借外债,中国采取的措施则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当时中国市场经济体 制不完善,外资企业投资难度较大,会产生一些附加的制度性成本,所以中国 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以税收减免为代表的“超国民待遇”政策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 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 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靠优惠措施吸引外资的负面作用和局限性越来越突出:研究发现,由于享受了过多的优惠条件,外企的经营成本比境内企业低廉 很多,即使外企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在中国内地

3、也能较好的生存和发展,这 样导致众多效率低下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内地,而这并非中国希望的局面。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 2010 年 3 月,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 69 万 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了 1 万亿美元,投资额的庞大已让中国连续 17 年登顶发 展中国家之最。中国以超国民待遇换技术小有斩获,但并没有得到核心技术, 相反,中国在高铁、煤制油方面的核心技术并不是通过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换 来的。在企业竞争方面,国内企业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这就使得国内企业 在同外资企业竞争方面首先就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再加上国内企业资金短缺, 技术相对落后,管理经验不足,国内企业始终处于一种劣势地位。优惠待

4、遇在一国的投资环境中只能起到部分激励作用,并非决定因素。首先 是该国的政局、政策和法律其次,投资环境还包括资本输入国是否具备办企业所 必需的条件,如原料、市场与劳动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投资环境还包 括资本输入国是否具备办好企业的必要条件。如资本输入国的办事效率、动力、 交通、运输、银行、通讯、保险等。我国在实施优惠政策方面往往还面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甚至,有的优惠 政策还取决于资本输出国的投资政策,这就使我国所实施的优惠政策大打折扣。1过度的优惠政策和各地出台的五花八门的优惠措施,还扰乱了我国引进外商直接 投资的政策和法律,使外商无所适从,对我国投资环境的稳定性产生怀疑,丧失在 我国

5、投资的信心,不利于国家招商引资战略的实施。税收优惠、地皮价格的优惠和劳动力成本低等因素只对中小资本和发展劳 动密集型行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大型的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资本、一流的技术和 管理水平,其投资往往推行长期战略回报,注重整体利益和综合经营,对一般的投 资优惠或投资剌激常常兴趣不大,而更多地关心基本的投资环境以及投资条件的 稳定性。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实力急速扩张,从当年的一个资 金短缺国家变成了一个资金丰厚的国家。中国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在开始对 外投资。在 2009 国际投资论坛上,国务委员马凯就宣称中国已在全球 170 多个 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投资总额超过

6、1800 亿美元。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既有必要性,也有可 能性。2010 年 4 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根据意见规定,中国对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节能 和环保产业的海外投资表示欢迎,但对重污染和高能耗及产能过剩的产业的投 资则受到限制。合格的外资公司甚至可以在华上市,发行公司债券或开展中期 票据业务。 意见是一份标志性文件,意味着“过去那种无条件的外资优先时 代结束了。 ” 国务院决定,自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我国将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 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

7、维护 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至此,内外资企业税制实现了全面统一,外资企业在税 收政策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被彻底终结,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将让内外资企 业在同一平台上展开公平竞争。2010 年 4 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作为当 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利用外资的指导性文件。它明确提出,将根据经济发展 需要,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 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 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在这样的历史大趋势下,在华外企如果不能打破惯性思维、传统模式,还 试图施压中国政府继续赋予其“超国民待遇”

8、 ,还吝啬投入最新技术或进行最新 技术的研发,只是单纯将中国视作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加工生产基地,那么其很 难适应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随着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大市场”将加速形成,必将成为外企未来经营增长的重要支撑。在这种 形势下,外企应该做的不是抱怨和猜忌,而是切实依靠自身在研发、生产、经 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和改进,将中国内地作为它们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 消费大市场。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在新时期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战略也应有新 的调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2提出,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利用外资要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 高质量,注重完善投资软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大智力、人才和 技术引进工作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 制度、经验,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把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投资环境 作为利用外资战略的重点;通过方式创新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扩大对 外开放的领域,要通过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体制的完善,利用金融创新 手段,提高资本市场的国外资本吸纳能力。观念更新是制度与方式创新的基础 和内容之一。发挥利用外资对结构调整战略的配合作用,注重利用外资与宏观 经济目标的相互协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