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复习参考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08216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向复习参考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方向复习参考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方向复习参考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方向复习参考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向复习参考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向复习参考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浅析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内容摘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综合程度高,二是始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三是测试能力全面。文科综合考试的目的是引导中学教学贯彻素质教育。中学教学必须认识到高考形势的这一根本性变化,彻底实施三个转变:(1)纠正偏科现象,做到语、数、外、政、史、地一视同仁;(2)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3)走出课本,注重学以致用。关键词: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中学教学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科目和试卷内容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到 2002年

2、,这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铺开。中学教学必须正确、深刻地认识这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笔者拟对高中文科考生冲击最大的“文科综合考试”做出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一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突出特点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是指在一份试卷中包含了历史、地理、政治三门中学课程的一种考试。其突出特点有三个:1始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试以时间最近的、人们尚熟悉的 2002 年秋季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为例。2002 年秋季的高考文科综合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也无论是政治学科的试题还是历史、地理学科的试题,都紧紧地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设问,充分体现了教育部考试说明提出的“以问题为中心

3、、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或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的要求 1。在选择题中,可以看到有这样几个热点问题:一是欧元间世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17 题),二是环境问题(1314 题),三是我国对外开放问题(1519 题),四是战争话题(2022 题),五是科学技术问题(2327 题),六是投资问题(2830 题)。在主观题中有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问题(37 题),有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社会发展与环境空迁问题(38、39 题),有西部开发问题(40 题)。2学科内和学科间综合程度高。教育部考试说明曾明白指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察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的思维能力。”2 从 2002 年秋季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看,文科综合试卷设计严格地遵循了这个原则。选择题的 17 题是以欧元的产生为情景的问题,综合了政治常识、经济常识、时事政治、世界地理等政治、地理两个学科中的内容;第 1519 题是历史学科内的单科综合,纵向跨一千二百余年,横向有中国经济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文化史的内容。主观题的 37 题、38 题均属于学科内综合。37 题跨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三部分内容;38 题跨中学课本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相哲学常识三部分内容。37 题虽然属于历史学科内综合,但是理解、掌握了中学政治课政治常识中的“主权国家及权利”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

5、部分内容,也有助于该问题的正确回答。39 题和 40 题均是跨学科综合题。其中 39 题是历史、地理二科的综合,40 题是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的综合。这两个大综合题,以历史学科的知识为主线,分别把历史、地理二科和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串了起来,问题与问题之间设计和谐、得当。3能力测试全面。高考综合考试有两个目的:一是为高校选拔优秀的学生,二是引导中学贯彻素质教育。为此高考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各方面、各层面的能力。既有记忆性的知识题,又有考察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仍以 2002年秋季高考试题为例,该卷 H 卷为主观题部分,共 4 个大题,160 分。其中属于基础知识记

6、忆性的试题有 36 题的(4)、37 题的(1)、39 题的(1)(2)、40 题的(1)(2);其余各题均属于理解问题、分忻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如果以分值比例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记亿方面的试题为 42 分,占卷总分的 25;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分值为 118 分,占卷总分的 75。二、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高考是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这是不争的事实。高考这个指挥棒已经转变了方向,高中教学也必须及时调整方向。那么,如何调整中学教学万向?结合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特点,至少可以清楚以下几点:(一)纠正偏科现象,语、数、外和政、史、地一视同仁以升学考试为中心,各地、

7、各级中学都把所学科目区分为主科与副科。语文、数学、外语是主科,政治、历史、地理以及音乐、体育、美术都是副科。在初中,语、效、外每周 5 课时,而政、史、地、体育每周 2 课时,音乐和美术每周只有 1 课时。语、数、外三门课的老师,每人负责 2 个班级的学生,而政、史、地、音、体、美 6 科的老师要负责48 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抑或是家长,主、副科的观念由此深入脑海。高中的情况与初中的情况略同。高一相初中的情况是没有区别的。到了高二,分了文科班和理科班,理科班就不用说了,除了体育外,与政、史、地、音、美 5 科绝缘了。文科班如何呢?如果下是特色班,音乐和美术已经被砍掉,政治、历史、

8、地理三科的地位应该说较以前有所提升,但是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终究还是逊色于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偏科现象是以往应试教育的结果。其危害如何,已经有不少人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即使立足于中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立场,继续从应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发现主、副科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目前的高考形势了。首先,从文科考生高考各科的分值看。语文、数学、外语每科 150 分,考试时间分别为 150 分钟;而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共 300 分,考试时间也是 150 分钟。按照主、副科分类,假设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满分,那么,主科(语、数、外)共 450 分,需要450 分钟考完、考生平均每 1 分钟的

9、时间只能得 1 分;而副科(政、历、地)共 300 分,需要150 分钟考完,考生平均每 1 分钟的时间能得 2 分。这样计算的话,用同样的时间学习“主科”就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学习“副科”得到更好的分数。其次,从考生得分情况看、“主科”中语文的得分率与“副科”得分率关系密切。这是因为无论是语文还是“文科综合能力卷”都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除了一小部分的基本知识外,大部分试题考察学生的能力,即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不是单纯地学习语文或单纯地学习政、史、地就能实现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数、外是一种工具,不掌握好这个工具,就无法很好地学习其他学

10、科;反之,不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语、数、外这个工具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运用,也不利于语、数、外水平的提高。例如,语文课中的语法和写作学不好,其书面表达能力就弱,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主观题的答案;政、史、地学的好的同学,也一定能够为语文和外语的作文部分提供好的素材,写出内容深刻、丰富的作文。“主科”与“副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得到好的高考分数就下应该有主、副之分。(二)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割裂了二者的关系、突出强调了

11、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一味进行呆板枯燥的知识灌输和填充,强迫学生死记硬背”3。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恐怕有三点:1不营学生以前学的好环、只要认真背会老师精心归纳出的问题,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考试成绩。2教学方法简单教师省力。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全部讲授法,把复杂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讲解,易于教师控制课堂气氛、教学的进度、内容的深浅度。实际上是把对几十人的复杂教学体的控制简化为对教师自己个人的控制。3可以掩盖教师水平低的不足。这种模式忽略、限制学生个人的知识需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程度和兴趣,想讲多少就讲多少,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懂的多讲,不懂的不

12、讲。不存在因为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尴尬的局面。其结果可想而知。杨振宁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教育。把学生变成了念死书的人,“学生习惯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考证,因而也就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敞开拓工作能力的人”。如果说这种教学模式以前还有它的用武之地(靠死记硬背迅速提高考试成绩),高考改革该把它彻底埋葬了。很多高中教师抱怨:“押不住题”,这是旧模式落伍的证明。看看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的特点,只有识记能力是决不会取得好成绩的。2002 年秋季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比 2001 年的识记题有所增加,但是也不过占主观题的四分之一。更多的题需要考生融会已有的知识,对给定的材料

13、进行理解、分析、阐释、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固然是书本上的,但是所给的材料或者问题却是不曾见过的,这需要考试具有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只有抛弃旧的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彻底贯彻早有定论的正确的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才能养成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三)走出课本、学以致用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拥有知识。而是为了运用知识指导实践活动。课本知识是人们为了更好、更便捷地学习他人的经验而对实践经验的油象化祁系统比。课本知识的形成一般经过以下程序: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包括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论文或年著教材(

14、课本)。由此可见,课本知识是距离具体实践活动最远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成了培养学生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学生学习时虽然学的是语、数、外、语、政、史、地等各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社会中的问题是复杂的,是不分科的。这就要求学主必须综合所学各门学科的知识只才能正确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在试题设计上始终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始终关注中国及世界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中学教堂不读死书。走出课本,学以致用,养顾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参考文献: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文科)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言实应试教育:我们付出了多大代价?(下)J内蒙古教育,2001,(4)3于永,张文生2001 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卷历史试题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