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18456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4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一四年九月 项 目 学 校 总 结 报 告目录目录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1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1 1.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 1 2.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情况 . 1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2 1提高认识,全员参与 . 2 2组织保障,明确责任 . 2 3健全制度,规范运行 . 3 4注重管理,全程监控 . 3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 3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情况 . 3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 5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情况

2、 . 6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 6 (一)数字校园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 6 (二)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 7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 7 五、贡献与示范. 8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8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 9 六、建设成果 . 9 (一)总体建设成果 . 9 (二)典型案例简述 .10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01 2011 年 11 月,我校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2012 年 6 月,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达了第二批项目学

3、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教职成厅函201224 号) ,学校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 数字校园、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被列为特色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开始,建设周期两年(2012 年 6 月2014 年 6 月) 。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1. 1. 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项目建设两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学培并重、彰显特色”的原则,践行“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全校总动员,将示范校建设工作列为全校重点工作,

4、全员参与建设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各项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组织领导有力、项目管理规范、建设进度有序,目前,已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2 2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情况情况 两年的建设,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以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全校各专业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建江苏省品牌专业 1 个、特色专业 2 个、精2 品课程 1 门,苏州市级精品专业 3 个、优秀新专业 1 个、精品课程 8 门;创建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 个、省级

5、技能教学研究基地 2 个、成功申报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项目; 全校教学仪器设备由3104台增至4607台,设备总值由 3310 万元增至 4481 万元;校内实训室数由 75 个增至 81 个。 两年来全校专任专业教师数由 129 人提升至 161 人, “双师型”教师人数已达 142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 171 人(含在读) ;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打造了一批优秀教学团队、组建了一批名师工作团队,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 1 项,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明显提升。为苏州地区乃至全省汽车行业、建筑行业及商贸物流行业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汽车、建筑两个专业成

6、为江苏省首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5+2”及“3+4”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 项目建设以来,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新增校外实训基地 18 家,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由 55 个增至 75 个, 校企共建 7 个校内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 “教师工作站”和“企业工作站” , 与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投入 800 多万元创建数字化校园,构建了融合教学资源库、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社区、名师工作室、精品课程、课题研究为一体的数字学习中心,数字化学习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 1提高认识,全员参与提高认识,全员参与 项目立项后,学校便

7、将建设工作列为全校头等大事,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专题召开了示范校建设工作全校动员大会,号召全校全员参与示范校建设工作。 2 2组织保障,明确责任组织保障,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示范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了示范校项目建设办公室,下设五个项目建设组负责具体的项目建设工作,分别与五个项目组负责人签订了项目建设责任书。同时还成立了项目财务组、监控组、宣传组及专家顾问委员会,分别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资金使用、信息发布指导等工作。 3 3 3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健全制度,规范运行 专门制定了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 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

8、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建立了每月例会制度、建设简报制度、学期检查、中期检查等制度,从各方面规范了项目实施和运行。 4 4注重管理,全程监控注重管理,全程监控 项目办及各项目组根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分解建设任务和目标,拟定建设工作的具体时间进程表, 建立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息采集、 分析、 发布、 上报、反馈等制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监测,实现了全过程管理。同时, 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 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 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情况(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情况 积极探

9、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重点专业通过广泛的社会、企业调研,吸取以往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和精髓,分别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准确定位,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准确定位,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学校认真开展了岗位、 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调研分析, 三个重点专业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开发了各类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和校本教材等,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1 门、市级 8 门,录制完成了 70 部教学视频,建成网络在线课程 15 门,教学资源库总容量已达 8T,全校各专业开发校本教材 46 本,在 2013

10、年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校本教材评选活动中荣获第一名,并获奖 5 个。 4 以人为本,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人为本,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 实行 “项目引领、 任务驱动” 、“理实一体” 、 “行动导向” 、 “学案导学”等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源于企业生产情境的实景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时间拓展教学活动,项目建设两年间,邀请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及校内骨干教师开设“致能大讲坛”30 期;各专业均组建了 1-2 个专业社团, 以技能教学为主线, 增加、 拓展专业学习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宽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多元评价,提高质量评价效果。多元评价,提高质量评价效

11、果。学校积极探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逐步推行教考分离、以证代考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考核评价的多元性,引入第三方评价(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先后有 8 门课程的技能考核全部采用教考分离,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考核标准并直接参与考核全过程,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结合企业行业具体要求,把学生的学习、创新、团队合作等能力列入专业技能评价目标。 精心规划,提高基地建设水平。精心规划,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两年建设期中,结合专业特点及专业发展规划,对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重新规划和论证。对建筑实训中5 心原有实训室进行了全面改造、完善和扩充,投入 490 万元新建建筑仿真实训室等 3 个

12、实训室;汽车专业投入 130 多万元新建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形成了集整车维护、故障诊断、钣金、喷漆、汽车营销、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和新能源汽车于一体、具备了企业化、信息化、项目化的“三化”校内实训基地。物流专业投入 109 多万元完善了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管理 2 个实训室,新建仿真型仓储配送、物流运输 2 个实训室。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两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各专业认真研究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给予重点培养,造就一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秀专业带头人队伍。两年中共培养专业带头人 6 名,其中 1 名已获评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成长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和学术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