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02095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体味的心路历程从主体心态看味的转变文艺、审美无时无刻不与主体深刻地联系在一起。主体内在的图式隐藏着文艺审美的巨 大奥秘,催促着文艺朝着契合主体内在图式的方向发展。无论味的指向的 是对象微妙难言的意蕴美,还是难以穷尽的绵绵情志,味都是主体心理能 量投入产生的结果,是主体对对象的一种全面的精神把握和特殊占有。在主体心理图式发 生变化的时候,味的内涵也会改变。对卞兰来说, 典论及诸赋颂的华美 章句是他感兴趣的地方,而对于苏轼来说,平淡之中才有真味。以味来评 文艺的个人行为,必然导致味缺乏一个稳定的统一的标准。然而,也应看 到,在审美的个人行为背后,社会文化发挥了

2、重要的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主体内在图式 的形成在个体的心理图式上烙上时代、民族、社会文化的深刻痕印,从而 使味的美学内涵在种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干扰下,又保持着宽泛意义上的稳 定。文艺、审美、主体、社会文化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流动的有机的关系结构。味 是这一有机体的生成物。味的主体,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士大 夫文人们。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扮演着双层角色:既是封建时 代文化的掌握者,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是推动文艺发展的主要力量,又在经济上、 政治上依附于封建君主及上层统治者。这决定了他们处境的尴尬:一方面,要实现自我价 值,不甘心让生命无谓地消散,另一方面又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3、。这种尴尬的处境也造成 了文人群体对文艺的态度随着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而改变。也许,我们可以把这种态度 的转变看作是演戏人与看戏人角色的转变。朱光潜先生曾讲36(P550):人世间 有生来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这演与看的分别主要在如何安顿自我上面见出。演 戏要置身局中,时时把我抬出来,使我成为推动机器的枢纽,在这世界中产 生变化,就在这产生变化上实现自我;看戏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搁在旁边, 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吸纳这世界中的一切变化,使它们在眼中成为可欣赏的图画, 就在这变化图画的欣赏上面实现自我。完全演戏或看戏的人在生活中也许并不存在。 但在某一点上寻求最佳的位置的人却处处可见。

4、中国古代文人群体对待文艺创作的态度的 转变就像这演戏者与看戏者的角色转变一样,时代价值观、生命观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两种角色中变来变去,寻求最佳的位置。第一节 积极的演戏 人魏晋时期的生命观与文艺观魏晋人历来被认为是看戏人的提倡者与实践 者。然而,在笔者看来,魏晋时期的文人群体却是以积极的演戏态度去对 待人生,对待文艺。汉代是经学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汉人对此不遗余力。除了信仰的支 持外,靠经学进入仕途,谋得利禄也是重要的原因。到了汉末,行为言论不一致,靠儒学 之名来获取名利的乡愿之徒越来越多,文人开始厌倦并怀疑名教对人的行为规范。与此同 时,统治者大开杀戮,对儒学有

5、真诚信仰的文人在党祸中死伤无数,死亡离散成了文人眼 中最触目惊心的一幕。不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连身为士大夫的文人们也时时面临死 亡的威胁。乱世的遭遇使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成了文人群体共同关心的问题。求仙向道当然 是方法的一种。但是,儒家价值观念毕竟影响了文人几百年,因此,回到先秦时期的儒家 寻找可供支撑的终极信仰,还是当时文人的首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思 想,仍是魏晋初期尤其是建安时期文人生命意识的归依。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时期的 文人已经逐渐将个体生命置于群体生命之上,关注个人的价值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先秦 儒学的伦理价值实际上丢失了它的最重要内涵而徒具其躯壳。在现实中实现自我,不让生

6、命白白地流逝,实际上就是追求个人的功业。 左传早有教诲太上有立德,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虽然立言名列第三, 但毕竟是被看作功业的一种具体形态。在个体生命的有限范围内达到生命价值的不朽,是 非常令人向往的。因此立言不朽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对生命短暂与终极关 怀十分敏感的魏晋文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表述得十分明确:盖文章经 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 穷。这文章的概念,他在与王朗书中又进行了补充:疫 疠数起,士人雕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故论撰所著典论 ,诗、赋,盖百余篇。 所谓文章包括了文学作品以及理论著述。魏晋人正是以这

7、样一种非 常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文艺与理论创作的,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情感的寄托,生活中的消遣。 他们非常注重在文学作品中实现人生价值,因为作品不仅可以承载生命体验、人生意蕴, 就是连绚烂多姿的辞藻、悦耳动听的声韵也能表达他们对多彩人生的渴望,如同在以有形 物质充斥的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一样。所以他们才会非常细腻地营构审美形象,追求文艺 形式的充实与绮丽。同样,在审美者的眼中,他看到的也是这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这就是 味 中肯定声韵美、辞藻美的原因。在这种审美方式中,我们看到的是魏晋 六朝人对人生、对生命的特殊的艺术把握。魏晋人从文学鉴赏中得到的快感中夹杂着拥有 现实世界、把握现世生命的满足。他们把玩现

8、在,在刹那的现量的 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37(P214) ,因而尤其注重对有形世界的把握。在这 种追求不朽的方式中,人们扮演的角色是演戏者,为了演好它,不断的努力实践。因此, 我们可以在魏晋初期对赋的品味方式中找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到这样一 种功利化的角色心态。第二节玄学关注下的士人心灵六朝是一个朝代更迭频仍的战乱时代, 随着玄学的兴起,老庄哲学成为了乱世的精神家园。道家思想对人世黑暗和人生痛 苦的愤激批判,以及对超越这种黑暗和痛苦的个体自由(尽管是单纯精神这的自由)的追 求,刚好符合亲身经历并体验到儒家思想的虚幻和破灭的门阀世族的心理。38 (P6)玄学为文人提供了与现实相符的新的生命价

9、值观和人性论。老庄是讲无为的,是对 儒家积极入世观念的反动。它认为,声名富贵都是对自然人性的异化,最终要归入沉寂。 立德、立功、立言究竟可不可以延长人生的价值也值得怀疑。对于茫茫宇宙间与草芥、昆 虫一样渺小的人类来说,乐天安命、顺其自然的逍遥得到的是此生此世的满足。虽然玄学 是以庄释儒,但老庄这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六朝的文人,而且还被用来 转换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使得儒学已非故物。虽然他们无法忘怀现实生活中功名利禄的 美好,但内心中还是深以为然。后来的佛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下根而且与儒学结缘,与 玄学的这种影响不无关系。因为佛学在宣扬空寂、虚无上与玄学是相通的。玄学以 至人的理想

10、人格代替了圣人的理想人格,追求不朽的生命意识被稀 释了。轻文重玄的观念在文人心态中占了上风,山水适时地闯了进来,成为玄言具体化的 代表,成了淡释生命情绪的良方。于是文人不再把文艺与理论创作看成人生功业的舞台, 而是走下舞台,成了有距离的看戏人。南北朝时期,山水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诗人在诗 中所表达的情绪已经远离功利意识。虽然由于自然本身五彩缤纷,故而描写山水仍然浓墨 重彩,但能不能够长存天地间,有没有拥有现实世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山水中体 悟到道,从道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宗炳卧游山水、 澄怀味像,从人世中的利害得失中解脱出来,得到精神的畅快,正有着看戏人的悠 闲和超然。应该说,六朝人对于自

11、己的精神信仰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他们并没有轻易否定 哪一种思想,而是切近自己的生活实际对几种思想加以融合改造,提取自己所需的。在公 众生活中,他们照样追求功名利禄,进入等级森然的社会化角色;在私人生活里,又不忘 自省,寻求自由人的个性价值。有的人非常注重现世中生命的把握,有的人则设法延长自己的价值。处江湖之远的谢灵运是如此,居庙堂之下的颜之推也是如此。但总的来说,重 视个体的价值是不变的。表现在文艺与理论创作中,文人看到的是文艺的审美价值或宣泄、 游戏功能,甚至于把文艺作品当成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因为这是同文人的个体生命体验相 连的,社会内容较为淡薄。也就是说,从文艺中味出的滋味大都来自于文 人切

12、身的生命体验。 第三节 看戏人在欣赏中实现自我随着封建社会的 进一步发展,儒、释、道的思想日益深入士大夫文人的心灵。文人群体对于文学创作的观 念在唐代逐渐稳定下来。文章著述虽然仍在传统的不朽观念中,但个人功 业的追求已更趋于实际,文人们希望在更广大的现实生活中确证自我的本质。隋唐时期的 科举制度取代了魏晋六朝的门阀制度,文人有充分的理由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寄托在政治场 上。尽管能否得到选拔不再主要取决于门第而是文学修养的高低,但文人所顺从和依附的 封建政治体制依然是阻碍他们实现个人功业追求的一种无法克服的否定性力量。因此,文 人群体不免长时间地处于被压制的精神状态中。这样一来,他们又只好回到自己的

13、精神寓 所寻求替代性的满足,希望能够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实现自己。但是文艺作品有限的容量 已经不能满足文人心灵无限的需求。解决的方法就是像庄子一样,通过象罔来 捕捉难以穷尽的意蕴。司空图所提倡的深邃飘渺、空灵难言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正是他们为自己提供的一个高度自由的想象空间,使它们在眼中成为可 欣赏的图画,就在这变化图画的欣赏上面实现自我。36(P550) 文学活动实际 上成了闲暇生活、压抑精神状态中的聊以自慰的最佳方式。在品诗味画时,人们的心态也 就少了几分积极与热情,而带着一股欲说还休的静谧和冲淡。在悠长的品味的时间流中, 或激荡或愤懑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文艺作品中深藏的意蕴在主体的体

14、悟中逐渐得到彰 显。反思自我、寻求心灵慰籍的实现方式需要的恰好是高度自由的体悟空间。这种艺术的 审美追求在宋代发展到了极致,并一直影响着明清文人的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在中晚唐以 后的无数文学作品、文人画乃至于园林建筑中。人们正是以这种态度介入人生,消解人生 的种种烦忧而找到自己诗意安居大地的根基。戏里到戏外的过程,正是文人群体品味的心 路历程。结 语在当今文艺美学研究中,准确给味这一审美范畴定位,是建 构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的内在需要。关于味的美学地位,有的学者指出, 味是核心范畴,既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逻辑起点,又 是它的归宿和落脚点。29也有的学者认为,味是一个中介范畴39。 例如,在味与韵的关系

15、上,味是韵 产生的前提,韵是比味更高一级的范畴。这些说法 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从味在魏晋六朝隋唐时期的美学进程来看,由于中国 文艺美学发展的复杂性,其范畴的多义性及其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味 在中国古代美学体系中究竟如何定位才更为准确,更接近事实还很值得研究。我们要给予 其确切的阐释和定位似乎还十分不易。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味在汉唐之际的 美学进程及其与中国文艺美学审美理想演变的联系,从宏观上与微观上对味的 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一番探讨,意在为味的确切定位做一点基 础性研究。注 释:1笠原仲二, 魏常海译.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 1987.2吕氏春秋M. 太原:

16、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3李壮鹰. 滋味说探源 J . 北师大 学报, 1997,5.,67-73.4孟子M. 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5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M. 清诗话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 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2.7曹丕.答卞兰教A.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8铃 木虎雄.赋史大要M.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76.9曹植.前录序A.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选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0马积高.赋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张方. 中国诗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12王瑶. 中古文学论集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刘义庆. 世说新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4.14阕名. 庐山诸道人游 石门诗序A.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