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6658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课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彦帅高彦帅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从知识体系看,本课位于岳麓版必修三第一个学习模块中国古代的思想 与科技,位于第二课。它上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下启第三课汉代 思想大一统 ,可以说在课程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儒 家思想的发展方面) 。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体会古代 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篇章。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诸子百家的思想不仅对中国文明,而且对整个世 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它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全人 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结合高二

2、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并能够区分各家的思想主张,认识 百家争鸣局面形 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比较各家主张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感悟诸子思 想对当时和现代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同时,激发对祖国历史与 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的重难点依据新课标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 以 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儒家孟子思想,道家庄子思想,法家韩非思想。 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和后世

3、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理性认识,结合本校高二学生的特点, 采取切实的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课前让学生做好预习新课的准备工作,通过一些 教辅资料,完成学案。授课时主要运用激情引趣、史论结合,问题教学、 点拨释疑等方式,结合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 习效率。 三、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设计流程共分四大步: 导入新课 案例提问课题讲述 概念解析 聚焦问题 深入探究(探究 1;探究 2;探究 3)实施步骤实施步骤总结反馈 习题巩固下面我将按四环节教学设计模式介绍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4、案例提问 我选择用“学校常规管理的一则通知”导入新课,从现实问题入手,激发 同学们讨论热情并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老师适时提出设问:“这是一种什么 现象呢?”答曰:“百家争鸣” ,从而引入新课讲授。 第二步:课题讲述 概念解析 何谓“百家争鸣”?这个历史概念要讲清,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其兴起背 景和相关内容。 第三步:聚焦问题 深入探究 在这个环节,设置三个探究,分别是时代背景的探究、表现的探究和影响 的探究。 关于时代背景的探究,依据论从史出的原理,我展示了四则史料(分别从 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展现当时社会风貌) ,供学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材 料解析能力。 关于表现的探究,我采取的是分总式教

5、学思路。首先,按照教材编排顺序, 将各家学派主要思想主张逐个展示,并相应的配置问题供学生探究,我通过提 供图片、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漫画材料、成语典故、古今相关联思想的比较 等问题资源供学生解读,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和立场。之后, 我对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进行全面归纳,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关于影响的探究,我先从宏观上谈一下诸子百家在很多领域所形成的思想 理论,对后世学术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之后,具体将书中儒家、道家、法 家思想的影响提供给学生影响提供给学生,相当于三个探究题供学生解析,在教师点拨下,学 生在加深对现有影响理解的基础上,还要用辩证思维看到三家思想中缺陷

6、或弊 病。 在探究这个环节,我的授课流程是:“让学生结合导学案、教材、教辅资 料先自主探究问题,然后开始分组交流讨论。这一过程中,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针对性的进行方法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中互相答疑解惑,然后进行小 组展示,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进行点评和提升,并适时提出一 些原理性或规律性的认识以深化学生的认知。例如在分析百家争鸣的原因时老 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观念是该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四步:总结反馈 习题巩固 总结:我的思路是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进行小结以升华本课主题。 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们的关于做人、处 世和立国的

7、一系列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回首历史时,发现,百家争鸣的地位不可超越,这些思想不仅构造了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更是全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题:第一道连线题是立足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问题; 第二道情境创设题是还原课前导言问题,以实现课堂首尾呼应; 第三道古为今用题是要体现历史和现实结合并为现实服务的教学理念 四、板书设计背景 表现 影响 五、 成功之处: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有待改进: 1、教师对探究活动的组织要高效,点评要及时、到位, 2、教师要更好的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教学,注意控制好课堂节奏, 较好的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敬请各位指正,谢谢!) 百家争鸣经济 政治 阶级 文教社会大变革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