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41457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资料建档盒目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糖元年郑糖元年 20062006盛世之下的反思盛世之下的反思糖市糖市 2006 年行情回年行情回顾顾及及 2007 年走年走势势展望展望骆晓玲骆晓玲 中大期货中大期货(2007-01-052007-01-05 期货日报期货日报 白糖上市一周年专版)白糖上市一周年专版)2006 年 1 月 6 日,一个全新的品种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了!郑糖期货用了一年的时光来演绎“发展”二字沉甸甸的含义。2006 年 1 月 6 日到2007 年 1 月 6 日,365 个日子,每一天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也充满快乐。其间,涉糖企业和投资者对白糖期货的关注和热爱使一切困难变得简单,也让图表上画过的每条线

2、变得鲜活。让走过的路成为路标,让以后的日子在未来闪闪发光吧,因为艰辛在前,快乐在后。转眼之间 2006 年已成往事,郑糖期市于一派祥和中结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上市第一年。其间市场行情跌宕起伏,主力合约期价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期价从年内最高点至最低点,总跌幅一度超过 46%。也许很多年之后,依然会有市场人士记得 2006 年对于白糖这一期货品种而言,具有何种意义深远的影响。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笔者试通过对 2006 年行情的总结以及影响行情之几个重点因素的分析,帮助投资者理清思路,并对 2007 年行情走势形成初步判断。一、2006 年行情回顾1.国际市场NYBOT11 号原糖期价年初在

3、基本面利多的影响下,一度涨势如虹,其中603 合约期价在 2 月初大幅攀升至 25 年来高位,2 月 3 日达到年内最高点19.73 美分/磅。基金投机买盘与获利回吐行为交替以及贸易行对近月合约和 3 月、5 月合约价差的买入,令 NYBOT11 号原糖期价在 3 月、4 月总体陷入技术整固。其间原油期价突破 75 美元/桶历史新高以及食糖现货市场利好刺激基金和贸易行买盘介入,屡次拉升期价上试 18 美分/磅关键阻力位。此后,由于美元对主要货币走强,引发原油、黄金期价以及 CRB 商品期货指数连续下跌,全球多数商品期价表现疲弱,NYBOT11 号原糖期价由 5 月开始自高位大幅回落,贸易行盘中

4、积极吸纳亦未能有效阻止跌势。其中 607 合约期价在17.0018.00 美分/磅一带短暂盘桓后,5 月下旬开始连续破位下行,期价再度向下击穿 15.00 美分/磅一线前期强档支撑位。7 月初美联储第 17 次升息如期出笼以及原糖 607 合约摘牌,期市利空出尽,吸引短线投机买盘入场推高原糖期价快速攀升,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大幅升值以及原油期价大跌加速投机资金逃逸,610 合约期价短暂回升后,再度跌破 15 美分/磅强支撑位。进入 8 月份,巴西新榨季原糖逐步上市,鉴于 2006/2007 榨季全球食糖市场的增产预期,投资者普遍看跌令大盘走势萎靡不振。产糖商与基金方面盘中屡次抛售,贸易行在 1

5、0 月与 3月合约间进行差价套利交易,令糖市在成交量急剧放大的同时,期价不断下行,9月 25 日主力 610 合约期价跌至年内最低点 9.7 美分/磅。技术面超卖引发期价自 10 月开始阶段性触底回弹。此时,610 合约已摘牌,而北半球姗姗进入新榨季令新的主力合约 703 期价在投机资金反复的价差交易中于 10 月 4 日盘中滑落至年内最低点 10.65 美分/磅。10 月中旬,贸易行进场买入,加之其他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期价填补了上方的缺口,17 日暴涨近 1 美分/磅,盘中升至 1 个月来的最高点 12.65 美分/磅。随后在产糖商进场抛售、基金进行获利回吐的压力下,糖价再度暴跌近 1 美

6、分/磅,抹去了之前交易日的所有涨幅。自此直至年末,NYBOT11 号原糖期价陷入将近 2 个多月的窄幅盘整格局,703合约期价总体在 11.412.5 美分/磅区间内展开盘整,盘中再未出现超过 10 月中上旬涨跌幅度之波动。NYBOT11 号原糖连续月 K 线2.国内市场郑糖期货于 2006 年 1 月 6 日上市,随后就迎来了农历春节,节后受国际原糖市场影响,2 月 6 日开盘伊始所有合约均以大幅跳空姿态高开,当日涨停收盘,主力 609 合约期价盘中创下上市以来最高位 6305 元/吨。不过其暴涨走势未能得到基本面的有效配合,仅仅一个交易日之后,各合约期价即全线跌停,609 合约期价掉头向下

7、,此后约 3 周时间内持续展开技术性回调行情。3 月上旬,因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联合发布第 15 号公告将安排 40 万吨进口原糖加工后投放市场,期价承压下探延续跌势。3 月中旬后,主力资金向611、701 合约移仓。4 月初由国储抛糖引发市场对于短期白糖供应增加的忧虑,主力 701 合约期价数次跌停,4 月 18 日由于国储糖月内首轮拍卖成交价高于市场预期,犹如一剂强心针令期价自月内低位回弹,19 日下午全线涨停,盘中最高价达到了 4900 元/吨,其后投机买盘获利回吐令期价再度振荡回落。进入 5 月份,郑糖期价继续追随 NYBOT11 号原糖期价走低。投机多头托市令主力 703 合约期价在月

8、初一度涨停,期价最高冲至 5300 元/吨,但好景不长,外盘弱势累及郑糖期价,加之截至 5 月末国储糖如期进行了 6 轮拍卖后,短时间内现货巨量投放市场,期市空头气氛浓郁,703 合约期价最终于 6 月 20 日跌破4000 元/吨整数关口,期现价差持续偏离正常范围,缩窄至 209221 元/吨。7月份国储糖再度追加抛售,所幸并未引发 6 月末的多头恐慌性抛售,但市场普遍看淡后市令月内两次抛售出现 6 年来少见的封盘停拍。多空双方在近月合约期价跌破 4000 元/吨后陷入拉锯战,大盘走势一度无所适从。7 月 8 日国储会议中传出可能取消 15 日抛糖计划的消息,郑糖期价盘中涨势再现,主力空头当

9、日大幅削减空单头寸 7500 多手,该传闻于 8 月 10 日获得商务部正式发文证实。当月在“贵阳会议”后,因发改委表示 9 月份拍卖很可能如期进行,主力 703 合约期价再度承压下跌,8 月 31 日跌至年内最低点 3210 元/吨。2005/2006 榨季销售进入 9 月份已经接近收尾,由于产区销糖率较以往榨季同期明显提高,现货市场回暖,郑糖期价经历了 9 月份盘整之后,10 月再度强势走高,其中 703 合约期价自 10 月 9 日开始出现罕见的连续 7 个交易日阳线报收。10 月 13 日国储糖进行了年内最后一次抛售,8 万吨原糖最终成交 5 万吨,流拍3 万吨,成交均价为 3410

10、元/吨,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1 月初现货市场在上榨季期末结转库存较往年薄弱以及主产区自 8 月中旬以来出现持续干旱天气的背景下表现坚挺,郑糖主力 705 合约期价于 11 月 15 日轻松突破 4000 元/吨整数大关,在时隔近 5 个月后,重回 7 月中下旬点位。临近年末,在广西主产区进入盛产期以及产销区市场出现顺价购销格局的情况下,多空双方各自收敛头寸,其中 705合约期价总体企稳于 3800 元/吨一线之上。郑糖连续周 K 线二、2006 年及 2007 年影响糖市的重点因素分析历史总是存在共通之处,折射到期货市场上或可理解为:之前曾经影响过行情走势的因素,在新的一年中很可能还将继续左右

11、市场。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分析过去对行情起落产生重要影响的几大因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来年的行情变化。综观 2006 年,影响行情的重要因素大致包括糖市供求形势、国家政策、原油等其他相关市场。1.全球糖市供求形势2005 年年底以及 2006 年上半年,国际糖价表现为投机性上涨极大地刺激了食糖进口国和出口国的食糖生产,全球在 2006/2007 榨季期间很可能面临供给过剩。巴西:作为全球第一大蔗糖生产国以及出口国,近年来该国一直在扩大其甘蔗产量,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为满足国内市场以及来自美国市场的酒精消费需求。进入新榨季后,巴西甘蔗种植面积增加,新糖厂大量兴建。该国农业部预测,2006/200

12、7 榨季其甘蔗种植面积达到了 620 万公顷,而上榨季为 580 万公顷。为扩大生产能力,巴西各地继续兴建新糖厂,估计到 2012 年大约将建成 80 多家糖厂和酒精蒸馏厂,总耗资 300 亿美元。中南部地区作为巴西最大的甘蔗产区,将占总产量的 85%。至去年 12 月,该地区的生产进入收尾阶段,2006/2007 榨季其甘蔗产量再创新纪录,达 3.71 亿吨,累计产糖 2580 万吨,酒精 159 亿升,酒精的出口量达到 29 亿升。北部东北部地区的蔗糖生产将持续到今年 2 月份,预计在下个榨季,中南部地区将连续第三个榨季从 3 月份开榨。巴西圣保罗蔗产联盟(Unica)预测,2007/20

13、08 榨季甘蔗含糖量将比 2006/2007 榨季低,且生产酒精的用蔗比例将高于食糖的用蔗比例。由于美国正逐步淘汰汽油添加剂 MTBE 的使用,巴西的酒精出口量有望大幅度增加。据巴西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巴西有高达 85%以上的酒精出口到了美国和欧盟市场。另外,巴西国内从去年 11 月 20 日开始把汽油中的酒精比例从20%上调至 23%,估计以后每个月的酒精消费需求量将增加约 7000 公升。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酒精库存充足,今年 1 月份巴西政府还有可能把这个比例上调至 25%。在汽油中的酒精比例从 20%提升到 23%之后,去年 11 月至今年 5 月1 日前巴西的酒精消费需求量将增

14、加约 3 亿公升。笔者预计,后期市场对蔗产酒精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将对原糖市场形成支撑。巴西历年食糖产量与出口量对比(单位:千吨)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甜菜糖产区,过去 40 多年以来其食糖生产者一直都得到区域内部高额价格和高关税的保护,从而使得其食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一直能够以低价取胜。2005 年 10 月份,在对主要食糖生产国巴西、澳大利亚和泰国指控欧盟食糖出口违规一案进行审理后,WTO 仲裁小组限定欧盟必须在2006 年 5 月 22 日之前将受补贴食糖出口量削减至 130 万吨左右。理论上而言,欧盟食糖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将为巴西和其他出口国让出一部分市场份额。但事实上,根据 WTO 统计

15、数据来看,在 2005/2006 榨季,欧盟食糖出口量不降反升,增至700 万800 万吨。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欧盟的出口政策有关,根据欧盟的规定,该地区发放食糖出口许可证存在长达 3 个月的确认期,因此尽管欧盟一再表示 5 月 22 日之后不再发放出口补贴许可证,但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直到 8月份以后仍有部分剩余配额糖持续流入市场。不过,进入 2006/2007 消费年度后,欧盟糖业政策改革以及新榨季干旱天气将导致甜菜减产。国际糖业组织 ISO 预计,2006/2007 榨季欧盟将减产 20%以上,产量仅为1710 万吨;而另一糖业分析机构 F.O.Licht 的预测则更为悲观,降幅可能

16、为 25%,产量仅为 1640 万吨,并且不排除欧盟在新榨季里成为纯进口国的可能,预计食糖进口量为 200 万吨,而出口量按规定仅为 140 万。在全球增产的情况下,最大甜菜糖产区的长期减产可视为长线利多。印度:作为全球蔗糖第二大生产国,印度在国内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情势下扩展出口,将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欧盟退出之后的空白,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无疑将由印度来填补。去年 12 月份,印度政府已部分解除了出口禁令,允许在 ALS 制度下的糖厂出口 100 万食糖,或可认为是该国的一种积极尝试。笔者认为,由欧盟的糖业政策改革给印度创造的出口机会,保守估计将消耗总计200 万吨的食糖产量。印度食糖产量与消费量对比(单位:千吨)中国:综合来看,长期以来我国总体依然保持着食糖自给自足的格局,少量缺口自古巴、巴西、泰国、澳大利亚等国进口来弥补。2006/2007 榨季我国预计将增产 200 万吨左右,因此,新榨季盛产期到来之后的未来几个月内,国内糖价估计受到的供应压力较大。中国历年食糖产量与消费量对比(单位:万吨)美国:由于美国政府从今年开始以乙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