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80942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语文羁旅诗词鉴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羁旅诗词鉴赏一、概念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 所感所叹。 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 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 所以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在此过程中,他们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它们或写羁旅之思(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

2、念),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 “无情”、 “怜”、 “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二、羁旅诗的常见意象、节令(一)羁旅诗常见意象:1、月亮 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2、孤雁 孤独;思乡;思亲;音信。3、寒蝉 悲凉。4、猿猴 伤感。5、落花 凋零;失意

3、;人生、事业的挫折。6、沙鸥 飘零;伤感。7、黄叶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8、凄风、苦雨 人生的失意;伤感。9、杜鹃 环境的凄凉;人的哀伤,思亲、思乡;忠贞。(二)羁旅诗常见节令:1、人日:正月初七日。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 )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4、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6、上巳 (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

4、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7、端午:五月初五日。8、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2 9、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10、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11、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阴极阳生之时。12、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 除 ” 意为除旧布新。三、羁旅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一)直接叙写思亲怀乡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二)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客居他乡的游子漂

5、泊、凄苦、 孤寂的心境以及绵绵的乡愁。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三)抒发抑郁不得志之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唐)杜甫旅夜书怀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唐)马戴灞上秋居(四)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 2004 年江苏卷 柳中庸征人怨 。四、羁旅诗常用的艺术手法1、借景抒情。2、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3、渲染烘托。渲染指的是诗歌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写一个事物,以使事物的形象更为突出或突出某种气氛或烘托某种情思。如杜甫的旅夜书

6、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就渲染出孤清、冷寂的气氛,与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相吻合。4、寓情于事5、以乐景写哀情。(特殊)如杜甫的 绝句 ,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 因战乱道阻, 未能成行, 所以有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6、从对方落笔。(特殊)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7、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3 五、羁旅诗的鉴赏应注意的问题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要在整体感知(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遭遇、诗歌所写具体内容等)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3、诗人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

8、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 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4、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六、同步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指出 “ 羁绪 ” 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9、。【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联系全诗,赏析“ 雪 ” 和“ 朱” 的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 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4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 作者是怎样写“

10、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5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

11、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 2010 届诗歌鉴赏专题材料三参考答案(羁旅诗)1、屈原白居易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2、“ 雪 ” 隐喻了白发( 1 分)。与 “ 朱” 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1 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2 分)。3、不能换

12、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1 分),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 的清冷凄凉的情状(1 分),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1 分)。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 分)。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 以及“雨”景、 “月” 色的描写,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1 分),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1 分)。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4、 ( 1) “抱膝” 二字生

13、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 1 分),用“灯前” 自然引出 “影”,而“伴” 字又将 “影” 和“身” 联系起来 (1 分),抱膝枯坐的 “影” 陪伴抱膝枯坐的“身” ,显得形影相吊(1 分)。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那种孤寂心情(1 分)。(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1 分),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2 分)。诗的语言朴实无华(1 分)。5、( 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1分)。“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2 分)。(2)以鸦归巢反衬人不能归家,更凸显出游子有家不能归的思家之苦。(2 分)

14、(3)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1 分)。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2 分)。6. ( 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 “月弄清辉” 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思路分析】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思路分析】

15、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注意他的格式是:手法,用法+效果分析。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卷 ) 解析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 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6 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 分)答: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 分)答: 【答案】 孤舟联结者雁、 鸟、鱼、霜月、 枫桥等意象, 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 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 “雁声急”、 “岁晚”、 “霜月”诸语, 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