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3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851919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3姚梅琪 高雅文 刘蒙娜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杭州 310009摘要 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对30例在接受物理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 的中枢性高热 患者,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液温010, 4060 gtt/ min进行降温。结果:降温有效率达100 % ,降温前后体 温差经统计学检验,P 39,且持续24 h以上者,在 病人及家属同意下采用静滴低温液体法为观察组。 为了探讨静滴低温液体的安全性,对30例年龄3575岁(3555岁17例, 5675岁13例)的健康自愿者 进行低温液体滴注观察为对照组。112 方法:将019 %氯化钠注射液

2、、5 %葡萄糖注射液等 置入冰箱,降温至010时取出液体用棉套保温。观察 组按“静脉输液法”把低温液体输入患者体内, 4060gtt/ min ,液量为5001 500 ml。输液开始即行特护及床边T、P、R、BP及ECG、CBA (脑血流动力学)监护。对照 组中年龄3555岁者输入04液体1 000 ml , 60 gtt/min;年龄5675岁者输入510液体500 ml , 40 gtt/min。监护方法同观察组。2 结果211 观察组静滴低温液体降温情况,见表1。表1 30例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情况(?xs,)病 种例数降温前体温降温后体温tP脑血管意外 病毒性脑炎 白血病(

3、脑浸润) 其它脑病17 6 1 6391500141 401230178 42100 401110146371360112 371180111 3714 37128012321467 31421 21670105191110133 181780112 11984 0105151050176/ 100133 151130167/ 110133 11867/ 11944 0105表3 30例健康自愿者静滴低温液体前后生命体征情况(?xs)T ()P (min21)R (min21)BP (收缩压/舒张压, kPa)滴注前 滴注后 t P361740138 361330152 11943 01057

4、81650134 751370142 01746 0105181220111 181240137 01532 0105161350105/ 91330141 161300121/ 91220119 01636/ 01467 01053 讨论311 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相对恒温状态,体温不因外界气候改变而有显著差异。而中枢性高热患者因体温调节机能障碍,对外界冷热刺激不能随时调节,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1。在中枢性高热患者静脉中输入大量低温液体,无疑给机体一个寒冷刺激,而导致降温效果。根据30例健康自愿者降温结果表明,静滴低温液体对健康人均有降温作用,尤其对年龄较高者体温下降幅度较 大。笔者认

5、为:高龄者体温调节中枢处于衰退阶段,调节能力低于年轻人,在接受低温液体后,体温下降较明显。312 血液中的水比热较大,可吸收大量的热而本身温度升高不多1。静滴5001 500 ml低温液体(达人体血液总量的1215 %50 %) ,可吸收体内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313 观察组中, 1例患者滴注低温液体15 min即出现体温下降,由3919 降至3812,经减慢滴速(由60 gtt/ min调至30 gtt/ min) ,体温仍继续下降, 30 min体温即达正常范围。原因可能与年龄(69岁)及出血程度(急性脑出血)有关。高龄患者体温调节中枢衰退,由于血肿压迫及颅内压增高,进一步损害体温调节

6、中枢,机体靠感受外界的温差调节体温,故在接受低温液时即刻出现体温下降。1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44岁)在滴注低温液体2 h后才出现体温下降,由41 降为3817, 5 h体温才达正常范围。原因可能与患者年轻,体温调节中枢健全,体胖(体重94kg) ,液量相对不足有关。314 30例患者中仅2例体温降至正常后不再上升。分析原因,可能与病情较轻,脱水等常规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 有关。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体温达正常后仅维持15h又开始升高,同样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出血量大,深昏迷,呼吸不规则)。27例维持正常体温24 h左右。患者接受甘露醇、速尿等脱水治疗时水分大量丢失,如前所述,血中的水比热较

7、大,能吸收大量的热而本身温度升高不多。因此,在脱水的情况下,机体维持正常体温不会很久。315 静滴低温液体的安全性。笔者检索了19831997的 中外资料,未见静脉降温报道。本文资料中,除体温有明显变化以外,生命体征在静滴低温液体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 0105)。高热患者体内代谢亢进,耗氧、耗能增加,呼吸、心率、血压相应增高。当输入低温液体后,机体最早的反应是体温下降,体温下降后,呼吸、心率相对减缓。低温液体是通过周围局部中、小静脉进入体内的,从组织学角度分析,中、小静脉只含少量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 局部中、小静脉不会致血压升高。对于心率的影响,我们认为:体温下降后体内代谢下降,耗氧、耗能下降

8、,又无血压升高,心脏无需代偿,无需加快心率。同理,静滴低温液体对呼吸也无增快作用。316 静滴低温液体的并发症。 局部疼痛:观察组中1例诉静脉穿刺处疼痛,更换穿刺部位后缓解;对照组无此症 状。 体温骤降或体温不升:观察组中1例发生体温骤降,经调慢滴速后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对照组无此症状。提示输注低温液体时,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并根据体温下降程度,控制滴速与输液量。4 小结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经过临床观察,已初见成效,可以说,对中枢性高热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降温方法。但维持时间较短,可能与用药方法(1次性用药)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承蒙张扬达、程源深教授,周君富老师,脑电图室工作人员的指导与支持,特致谢)参 考 文 献1 倪 江,樊小力 1 生理学 1 第2版 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137 , 153(1998 - 07 - 21 收稿)01护理学杂志1999年第14卷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