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51964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说》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的教学反思 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的马说是一篇经典篇目,几经教材改 革依然保留下来,可见其思想性、艺术性的深远影响。 马说通篇 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 达作者心中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也获得天下人的共鸣。 除了内容上积极的现实意义,语法上文言虚词的用法也是其中 重难点。尤其“之”的用法也是说法各异同,各执一端。 “之”是文 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不仅出现的范围广泛,而且用法很复杂。由 于受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 来有一定的难度。 马说中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不能通其意。 ”中第三个”之“的用法就引发不同说法

2、,在此与 大家商榷。 翻开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无论文下注释,还是 “有关资料“部分 都回避了鸣之中“之”的明确解释,显得含糊其意。这样就给 “鸣 之”的准确理解留下了无尽空间。 一种看法认为“鸣之” 中的“之”依然是代词,代马。理由是 与前两句的结构保持一致。既然策之、食之中的“之” ,分别翻译为 鞭打它,喂养它,所以“鸣之”自然理解为代词,指马。即便教学 参考书译文也译释“鸣之“中的之为”它“的意思。其表述为“鞭 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听它 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另一种看法则是; “鸣之”中的“之”在 这里调音节,无实在意义。理由在于,的确从结构上看“鸣之”是

3、要与前面的“策之、食之”结构保持一致,这也遵循了骈文的句式 整齐对应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策”与“食”分别是鞭打与喂 养的意思,两个都是及物动词,动作的发出者为喂马者,所以翻译 前两个“之”为它,代表“马”理所当然,也顺理成章。而”鸣之 “中的”鸣“本身是指鸣叫,动作是由”马“发出的,不是喂马者 所施。要区分清楚这里前后动词动作发出者不是同指一人,这里的” 鸣“是不及物动词。所以不能牵强把”鸣之“也翻译为鸣叫它。显 得不合理,也不符合语法规则。这里的“之”就是用在不及物动词 “鸣鸣叫”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用翻译。何况” 之“本身也有”调音节“的作用。许多例子也可见一斑。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讨论“之“的用法并不是吹毛求疵,在 今天日益淡化语法现象的境况下似乎也显得多余了点。对这里”之“的探讨,只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规范的语法 规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更规范地在生活 中运用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