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教学案例及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7105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雁归来》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雁归来》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雁归来》教学案例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雁归来》教学案例及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雁归来大雁归来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教学片段教学片段 师师:智利米彻斯特有一句诗“大地应该是个女

2、人的模样,一切生物依偎在她宽阔的怀抱。 ”这句诗可以作为这个理念的注解。他不但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他还 是一个深沉的思想者。 师师:我们再来看课文。是不是在任何时候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欢快地鸣叫,尽情发挥它 们的“野性”? 生生:不是的,第三小节写“11 月南飞的大雁”是“一声不吭”的,因为“大雁知道,从黎 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还有第四段写道:“三月 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 ” 师师:是啊,三月的大雁能自由地飞翔,欢快地鸣叫,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休战时刻” 。 生生:老师,秋雁

3、觅食时是“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利捡拾玉 米粒。 ”悠闲的很。 生生:我有不同意见,这里的“时而”是因为它们不敢在一个地方呆久,怕被猎人发现,是一 种紧张状态。 生生:第四段大雁刚回来时“试探性”也写出了紧张。 生生:还有孤雁,它们不断鸣叫,而且声调忧郁,因为它们失去了亲人,成了“单身” 。 师师:它们可能失去了 生生:可能失去了妻子。 师师:哦,可能是失去了妻子的鳏夫。 生生:还可能是失去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孩子的父母。 师师:是啊,难怪它们要不断悲鸣,它们是在呼唤自己的亲人啊。利奥波得曾经在沙乡年鉴 里这样表述:“孤雁是冬季狩猎中的幸存者,现在正徒劳地

4、寻找着它们的亲属。这样,我就 可以毫无顾忌地为这些孤独的鸣叫者悲哀伤痛了。 ” 师:请大家再看一则来自 2009 年 03 月 19 日 12:43 央视东方时空的新闻,标题叫“鄱 阳湖卖天鹅肉疯狂捕捉一夜杀五百只”人们用天网和毒药大肆捕杀天鹅,卖给附近的餐馆。 触目惊心!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的天鹅到此栖息一位村民 对这镜头忧心忡忡地问:这样下去,天鹅还会回到这里吗?只怕我们再也看不到天鹅了! 师师:结合这则材料,请大家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大雁归来 ,把它改成大雁 不是更简洁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谁能解利奥波德的心语? 生生:用“归来”表达作者的企盼,希

5、望人们能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生:呼吁人们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和动物和谐相处 师:是的,大雁是春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 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面对大雁 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经,给大雁制造着灾难。我们应 该珍爱野生动物,请同学们以“野生动物保护者”的身份,给狩猎者写一封信,呼吁他们同 我们一起来关爱野生动。或者为保护野生动物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全人类一同珍爱、保2护野生动物。 (再放图片与背景音乐,学生动笔,并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

6、是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意味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学习方式转变首先要考察的内容,就是课堂的教育氛围、环境: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的?教师会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情景,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来说,新课程课堂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氛围?学生要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学生要自由。我们要求课堂要有规范,要有纪律,但是课堂规范和课堂纪律最核心的实质与理念就就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心理,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无拘无束,这是最基本的东西。第二,要有宽松的氛围。

7、所谓宽松,我想就是允许学生说错话,说真话,把它自己的经验、最个性化的东西充分表达了出来。日本的一所小学流行一种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教室就是让孩子出差错的地方” 。在日本,离开了学校你就不能犯错误,但是学生在学校是允许犯错误的。我个人的理解,犯错误就是让学生打开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地表露出来,一时我们的教学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理。我们的课程,如果不能够将孩子的经验、孩子的认识真正整合起来,那么孩子的经验就无法完成再构,形成新的体验,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第三,就是民主。课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经历、体验转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同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像这节课上,我写错了

8、一个字,学生立即给我主动的指了出来,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那是一种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习惯,再这样既宽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围之下,学生才敢于指出老师的过错,这也正说明了学生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之中。我们的课堂就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方法的转变。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的是怎么学的问题。比如说朗读,可以有学生自由读,教师领读,全班齐读;还有对课文的分析,怎么理解等等。像教读心声这

9、篇文章,主要通过“阅读解读拓展”几个环节,第一是理解性的读,把课文读懂了;第二是探究,把课文中有可争论的东西挖掘出来进行探究,因此需要设计有思考深度的问题,但又不能过多,防止出现“蜻蜓点水” ,分析布头,加讲解不透的问题。因为此前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是理解性的,学生的整体感知大都一样,现在学生就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这正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进行解读。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文章中李京京现象透视出来的有关教育的深层问题。但不管怎样,新课堂教学一定要秉承新课程理念中一切以发展为本的精神,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说教学的所有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愿我们教师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