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513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之综合题答题建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4 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综合题答题建模综合题答题建模1 1、特征描述类、特征描述类 一、设问形式一、设问形式 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 , “描述状况” , “简述特征” , “从等方面归纳主 要特征”等等。 二、思维建模二、思维建模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 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定位(经纬网定位法 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 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

2、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描述角度 地理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水文(河流、湖泊) 、植被、自然资源等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水(湿、干)热(热、冷)特征、植被、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 地、草地、荒地、未利用土地) 、河流发育程度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山脊、山谷或河谷) 、 平原(冲积扇、三角洲) 、丘陵、盆地; 地形具体特点及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地势海拔高低、地形倾斜方向、走势、地势起伏状况、 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年较差大小) 、光照、降水(降水量的多少

3、、季 节分配特点、年际变化大小、降水类型) 、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水文特征流量、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水位变化) 、 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水能蕴藏量)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水系形态、河床与河道特征、长度与流向。其次还包 括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国家)及地形区、发源地、注入海洋 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主要工业生产结构、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特征商品率高低、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类 型、发达程度、地域分布、经营方式。等值线特征等值线数值高低、数值递变方向;延伸方向; 弯曲趋势;疏密变化;闭合等值线和极值。设

4、问资源分布、自然灾害分布、工农业分布、城镇人口分布、交通线、某自然要 素的分布等。“点、线、 面”地理事 物或现象的 分布特征建模从整体上描述(分布的形状特征、疏密状况,均衡与否) 从地理位置角度描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位; 参照某地理要素描述:地形、气候区、植被、河湖、交通线。2 2、事物判断类、事物判断类 一、设问形式一、设问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 判断类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等。例如,有的设问是“此时 A 城镇的 风向是 ” , “四个地区中规模最大的是 ” , “图中所示的是 海区” 等,分别

5、属于对地理事物特点、形式和分布的判断。 二、思维建模二、思维建模 判断类试题主要有两类:判断类试题主要有两类:21 1、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 这类问题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第一,基本 的规律和原理,如判断图中高压控制地方的天气状况;第二,图中的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 , 如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河流、山脉的名称、第三,基本的方法,如根 据影响风的形成因素判断风向等。 2 2、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也是依据三个方面

6、,即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社会效益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方面考 虑,即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等;第二,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这类生产 活动的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第三,环境效益方面,这类生产活动 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 模板典例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判断依据河流流向地形地势(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 、海陆状况(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 、河流 流量的变化(湖泊或水库上游河流流量变化大)等季节光照图判读(如太阳直射点位置) 、气候方面(如气压中心的变化)

7、、河海方 面(如河流汛期) 、生物方面(如草木枯荣、开花结果) 、农业方面(如作物 播种、生长、成熟) 、其他方面(如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 地形类型等高线分布特征、板块位置、河流水系特征等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地 带性植被类型的指示作用和典型动物的指示作用天气等压线分布、天气系统类型。城市功能区地租高低、与市中心的相对位置、交通状况、产业结构工业区位 是否合理影响工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指向) 、环境因素(污染类工业区位是否合理) 、 工业区和生活区距离是否适当、工业区和生活区是否设置卫生防护带、占用 农田情况等。 农业区位 是否合理低

8、价和单位面积产值、农业生产特征(需水量、对运输需求的迫切性) 、地 形起伏状况等 空间定位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轮廓、典型地形、典型河流、邻国、临海洋等3 3、成因分析类、成因分析类 一、设问形式一、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 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作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 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二、思维建模二、思维建模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

9、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 系。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 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 等方面来分析。 模板典例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分析要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天气和气候、地势高低与坡向等3等温线走向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降水海陆位置、天气系统、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大气运动(空气下 沉的地区降水少;吹离岸风的地区降水少;吹

10、向低纬度地区的气流降水少。 反之则降水多)气候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大气环流。 盐场形成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天气和气候特征等 水能资源河流流量、地形落差 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自然原因:降水、坡度、土质等地貌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外力作用(流水、风力、冰川、海浪、 风化)或内外力共同影响;地表物质性质(是否松散、直立性、化学成分)。农业单产、 品质水热条件、光照条件、土壤、灌溉、科技水平、环境质量。荒漠化(以 西北为例)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 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

11、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水土流失 (以黄土高 原为例)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地表植被稀少;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酸雨丰富的降水;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空气中尘埃的酸碱度。石漠化(以 西南为例)自然原因: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坡度大;土层浅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 水量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盐碱化(黄 淮海平原)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地形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多大 风、降水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赤潮自然原因: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1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 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 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这是赤 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气候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破坏;自然原因。沼泽地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 气候:纬度高(或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土层:冻土层广泛发育,不利地表水下渗; 河流:有凌汛,河水泛滥漫溢。河口三角洲入海泥沙含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和水土流失情况、上游地形); 河口落差、流速大小(决定于河口附近地形状况);赤道附近考虑地转偏向 力的影响。某自然灾害 的

13、成因分析“天”、“地”、“人” 自然原因(地形地势、地质、气候、水文等); 人为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4 4、区位分析类、区位分析类4一、设问形式一、设问形式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该事物的位置;二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高考中区位 考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分析的条件” “分析甲、乙两地区区位优势的共同点” “比较的 区位条件” “评价的区位条件”等。 二、思维建模二、思维建模 要准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 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

14、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 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 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 描述。 在解答区域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要清楚某类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等等,再结合某地 的具体情况分别归类分析。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区位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一般从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地形、气候、水源、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

15、场、政策、科技、原料等方面来分析;二是影响某事 物的区位因素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按规定作答。 模板典例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思维方向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 气候: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水热配合、温差、气象灾害 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 土壤:土壤类型、肥沃程度、酸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水源:主要水源(冰川积雪、河湖)及多少、季节变化、旱涝等。 生物资源:种类、分布、数量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距离、市场需求量、消费习惯和水平; 交通:海陆空运输条件对商品农业影响; 政策:价格的调节、政策性补贴、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16、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 农业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机械水平; 工业基础、种植经验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 (2)经济因素:工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 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如考虑风向、河流上下游等。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 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 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入 海(湖)口、过河点位置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 交通; 政治、军事、宗教; 科技和旅游交通运输网中线的 区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