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小教练——统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497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小教练——统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小教练——统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小教练——统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小教练——统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小教练——统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小教练下册小教练统计统计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地位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地位第一学段在每一册教材里都安排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册数教 学 内 容一上象形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一下一格代表一个的条形图(无箭头,有单位如(人) ) ,用符号记录(如画符号、对勾、画正字等) 、收集、整理数据,简单的统计表。二上简单的分类统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二下分段统计。三上等可能性和不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三下出现标准的条形图,有标题、箭头、各项目等,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本单元是今后继续学习平均数知识的基

2、础。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的价值。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教材特点三、教材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打篮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本单元信息窗选取了以学校篮球队比赛中场换人为素材,为平均数的意义、求法、作用提供了现实的背景;同时在自主练习中,也选择了一些现实的素材,这样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平均数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

3、现实问题的过程,体验统计学习的必要性。在教材的信息窗中,通过引导学生解决“改换谁上场呢?”这一问题,感觉到利用求总分的方法不合理。四、信息窗解读四、信息窗解读信息窗呈现的是篮球比赛的场景。蓝队需要换人,教材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了 7 号、8 号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通过教练提出:“改换谁上场呢?”引出对平均数的学习。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量,本单元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平均数的概念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如把

4、15 个苹果平均分给 5 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 3 个,这个“3 个”是每个小朋友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 5 个小朋友一共有 15 个苹果,平均每人有 3 个,这个“3 个”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 3 个。又如一个班的同学们的平均身高、火车的平均速度等。为什么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说明了什么?这些都是例题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例题的编写线索。五、教学建议及注意事项。五、教学建议及注意事项。1、结合问题引发讨论,引入平均数。例题“改换谁上场呢?”这一问题,通过比总分,不合理,怎么办?又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应比两个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虽然两个队员平

5、均每场的得分是个新概念,但由于学生有“平均分”为基础,又在现实情境之中,他们是能够接受的。怎样计算两个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可以在条形图上移多补少,使每场的得分同样多;也可以把每场的得分合起来平均分。无论哪种方法,都能清楚地体现了平均数的意义在 7 号队员 3 场得分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让每场得分都相同。学生在探索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过程中,领会了平均数的意义。求得 7 号队员平均每场得 11 分后,继续求得 8 号队员每场得分 10分,这时 7 号队员每场得分多些就很清楚了。在这道题里,学生学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到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状况,体会到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量的作用。2、问题

6、情境要浓,认知冲突要强烈。充分利用“打篮球”这个学生喜欢的运动和“改换谁上场呢?”这个学生喜欢的问题,迅速形成欲求不能,欲罢不甘的矛盾状态,在原有的方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心理氛围中进入“分别求出 7 号、8 号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这个新课题的学习中去。3、让学生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当学生分别求出 7 号、8 号队员平均每场得的分后,不要急于讨论或讲解“平均每场的得分”的含义,因为还不具备理解平均数意义的条件。要先让学生去求 7 号队员平均每场得得分,无论他们采取哪种方法(在图上移多补少或先加后除计算) ,都能体会到是原来每场得分不同变成每场得分相同,而且得分总数不变,这就是平均

7、数的意义。这个意义不是讲给学生听的,是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的。所以,教学平均数的意义的理想时机是求得 7号队员平均每场得分以后,让学生讲方法,悟体会。4、重点关键处设疑,引发讨论,加深对平均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10 分是 8 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引发讨论,7 号队员的呢?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而不是一个数据的水平。有时可能恰好和某一数据相等,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等的,它是一个统计量,是一个“虚拟”的数。5、不要给出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要重点放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加上应用,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建立求平均数的模型,但无须死记硬背。6、通过

8、本信息窗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平均数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实际上在考虑换人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每场得分只是一个方面。六、关于自主练习六、关于自主练习第 8 题是一道用平均数解决现实问题的练习。练习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妞妞的身高和体重平均每年增加多少” ,学生有可能将每年增加的数量求出来,相加之后除以 6,还有可能直接用 6 岁的体重减去出生时的体重,用所得的差除以 6。教师要进行合理地评价,让学生明确哪种方法更简便。要注意是除以 6 还是 7?人教教材中类似的题目是:利用线路图提供信息:第一天走了一段是 75 米,第二天走了两段分别是 25 米、35 米,第三天走了一段是 81 米,求平均每天走的米数,是除以 3还是 4?(三下第 45 页)第 9 题是一道课外实践活动的题目,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图中的小资料,引发学生想了解自己单脚站立时间的欲望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进行实验统计,求出小组内平均每人站立的时间,并与其它小组进行比较。“课外实践”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组织学生活动时,先要准备好活动所用的温度计与器材,再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可分小组活动,活动后,要引导学生完成第二个问题,了解温度变化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