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谁的手儿巧单元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4724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谁的手儿巧单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谁的手儿巧单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谁的手儿巧单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谁的手儿巧单元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谁的手儿巧单元分析谁的手儿巧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

2、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通过小朋友对话的方式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的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 “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自主练习中,通过“连一连” 、 “涂一涂” 、 “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

3、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拼搭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直观认识几何形体。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大量感知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 2 课时。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