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69592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与备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与备课作者:刘光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016 更新时间:2008-5-17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1 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为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提高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新一代公民。与此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又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2、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理论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依据上述总目标和任务,确定义务教育七年级第一册的教学目标是:1、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 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 掌握 windows

3、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法。4、 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与人类历史上几次信息技术革命;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教学难点是对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正确理解。本章共有四小节: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信息及其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史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信息社会,主要是向学生讲述信息社会的含义及特征、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第三节认识计算机,主要是让学生知

4、道计算机的组成(包括软件和硬件)及其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性能和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第四节信息与二进制编码,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在的形式、计算机所使用的语言和国际标准字符编码ASCII 码。第二章 WINDOWS98 操作系统:主要是让学生了解 windows 操作系统开发的意义及其特点,掌握此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程序。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 windows98 的窗口和能正确的启动和退出程序;教学难点是能较为熟练的掌握汉字的输入。本章共有四小节:第一节进入 windows98 世界,要求学生正确掌握 windows98 的启动和退出方法,并能熟练的掌握鼠标的使用。第二节 w

5、indows98 桌面与窗口,要求学生知道“桌面”、“任务栏”、“菜单”等名词术语,为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正确的进行操作而打下必要的基础。第三节启动应用程序,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在 windows98 中启动应用程序的几种方法,并能正确地退出应用程序。第四节 汉字输入法,向学生介绍汉字输入的几种方法,且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种汉字输入法。第三章 系统资源管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 windows98 中怎样管理文件与文件夹(包括文件名的规定、建立文件夹、复制文件夹、删除文件与文件夹等),了解怎样管理磁盘。本章大教学重点是对于“文件”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是熟练地掌握“文件”的操作方法,并能运用实际操作当

6、中。本章共有四小节:第一节 文件与文件夹,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在 windows98中,对文件的命名是有规定的。了解文件的扩展名的意义和文件类型与图标的意义。认识 windows98 中“资源管理器”。第二节 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立、查找、打开、移动、复制、删除文件与文件夹,并能对文件夹与文件重新命名。第三节磁盘管理,让学生知道磁盘容量的概念以及软盘、硬盘、U 盘容量大小的比较,并格式化软盘和把有关文件复制到软盘上。第四章 计算机安全: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安全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知识产权问题、有关计算机病毒的问题和计算机安全防范方面的

7、知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有关计算机安全和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知识;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计算机安全防范,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本章也有四个小节: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安全,要学生了解计算机仍旧不是十分完美的,它存在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缺陷;要懂得网络方面的安全;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第二节计算机知识产权,主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知识产权,并懂得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第三节 计算机病毒,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并懂得利用有关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处理。第四节计算机安全防范,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主要有实体安全、系统安全、程序安全、信息安全、人员安

8、全等。教学进度教学进度根据本册教材内容和学期教学时间,对教学进度特做如下安排: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安排 2 课时。即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安排一课时;认识计算机、信息与二进制编码安排一课时。预计在第二周完成教学任务。第二章 windows98 操作系统 安排 7 课时。即进入 windows98 世界、启动应用程序分别安排一个课时;windows98 桌面与窗口安排两个课时;汉字输入法安排三个课时。预计在第九周完成教学任务。第三章 系统资源管理 安排 5 课时。即文件与文件夹安排一个课时;文件管理安排三个课时;磁盘管理安排一个课时。预计在第十四周完成教学任务。第四章 计算机安全 安排 2

9、 课时。即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知识产权安排一个课时;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安全防范安排一个课时。预计在第十六周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新授课时为 16 个课时,安排两节机动课时(自由练习与考查各一课时)预计全面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需要 18 课时。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我校七年级学生共有三个班,约有学生 110 人。根据我乡小学生的情况,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只有极个别学生在网吧里“玩”过,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还是一片空白,这就对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从“0”开始,从最基本入手,用一定的时量赶紧授完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根据我校现有的设

10、备设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如下教学措施:1、 对于一些理性的知识,教师采取讲授的办法,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列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练习的目的和操作步骤,与此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自学辅导法教学。要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助,指导学生通过教材,达到自学信息技术的目的。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讲授的理论是为学生在实际操作得到运用。5、 信息技术教学应突出本学科的特征,要教会学生怎样通过外界信息来学好本学科,并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

11、学科之中。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当今社会,无论在哪里,都会听到人们谈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问题,如“信息时代”、“信息产业”、“信息社会”。的确,我们当今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社会,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2、 懂得什么是信息,信息在人们周围的表现形式。3、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及表现形式;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身边的“信息”,从而得出“信息”的重要性,并懂得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过程:一、 几种

12、形式的信息,并定义“信息”。1、时间信息、新闻信息、知识信息、社会信息2、信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文字、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等,它们所表示的内容都包含了信息。3、信息的定义。“信息”一词源于拉丁文,英文为 Information,原意为通知或消息。我们把“信息”定义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通过物质载体所产生的消息。计算机出现以后,我们把数据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都称为信息。在我们信息技术课中谈到的信息是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以及经过采集、存储、复制、检索和分类处理后得到的信息。二、 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 1946 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

13、学诞生,名叫埃尼阿克,英文名 ENIAC,意义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它是也个庞然大物,占地 170 平方米,重 30 吨,耗电 140 千瓦,5000 次加减运算/秒。它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带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科技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计算机的诞生虽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经历了四个时代:即电子管时代(19451958)晶体管时代(19591964)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 至今)。计算机的发展极其迅速,每隔半年就要提高一个档次,预计未来的计算机将会朝巨型化、微型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三、 计算机的诞生背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

14、社会进入 20 世纪以后,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国防科技上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多得十分惊人,于是人们开始想用一种机器工具来代替繁杂的人工计算。计算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最初应用在国防上,后来人们把它应用到各行各业(如撰写文章、图形绘制、数据统计、机械控制等),逐渐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机器。正因为计算机得到广泛运用,人们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手段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有了“信息技术”一词,准确地讲应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其中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整个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扩展人

15、们利用信息的能力。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科研、交通、商业、教育、医学等各个领域(教师作简要说明)。第二节 信息社会教学目标:1、 知道信息社会的含义与特征。2、 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3、 知道人类社会的几次信息技术变变革。教学重点:信息社会的含义与特征。教学难点: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教学过程:一、 比较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特征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时间及标志:100 多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946 年美国人发明了电子计算机。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人们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煤、石油、电力为主要能源,以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工物质资源,创造较为丰富的社会财富。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涉及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成为继能源、物质资源之后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能源和物质财富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最大的支柱产业。二、 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现代信息社会的许多行业都是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来传输信息。列举股市与超市的商品条形码。三、 几次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时 间标 志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3500050000 年前语言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公元前 3500 年文字的出现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公元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