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66611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国际性发展的大趋势。这就需要从改变营销观念、营造农产品绿色环境、打造农产品绿色产业、开发和应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绿色农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入手来实现我国的农产品绿色营销。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更加倾向于适度、无

2、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或正被逐渐唤起,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加快开发绿色农产品,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而且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实行农产品认证以来,到 2005 年年底,对 2 400 多种产品进行了绿色认证,并为农产品初步实现标准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看到,目前各地的绿色农产品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存在着认识程度偏低、生产经营分散、标准实施滞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拓不强、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

3、,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 1 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的观念 2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绿色营销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等四者利益的统一。不少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 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对于泱泱中华而言,仅靠少数有识之士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持续的全民绿色教育,在全体国人心目中树立牢固的绿色营销观念。 (1)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

4、消费观念,使消费者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自律行为,自觉地接受绿色农产品,抵制非绿色农产品。 (2)加强对生产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自觉地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自愿采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清洁生产。 (3)加强对营销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使其加快绿色农产品的流转,尽量减少绿色资源的浪费;自觉采用农产品绿色包装与绿色广告,尽可能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4)加强对管理者的教育与培训,培养专业化的农产品绿色管理人才;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管理观念,加强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扶持

5、激励、监控管理。 2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营造农产品绿色环境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农业污染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发展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业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3(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开展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减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加强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重点是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关注工业对绿色农产品基地造成污染,

6、杜绝工业企业转移到绿色农产品基地,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构成威胁。 3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农业产业 发展绿色农产品,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外向化方向发展。 (1)调整绿色产业布局。按照生态绿色优先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挥生态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分区规划建设绿色产业,努力扩大优势绿色产业比例,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 (2)培植绿色拳头农产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着力培植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拳头绿色产品。 (3)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逐步集中,提高绿色农产品

7、的规模经营效益。 4 加强绿色科研开发,推广、应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 开发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实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这需要在开展绿色科技培训、推广先进绿色4技术、组织标准实施、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1)迅速改变目前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破”、 “散”的状态,对农村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全面落实政策,使他们生活有保障,从而能扎根农村作贡献。 (2)调整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励政策,对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推广方面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予以重奖。 (3)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农民培训及“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

8、文化素质,以适应深化农业结构、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4)把技术与地域需求结构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发、引进高新技术、增效技术,加速绿色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5 实现绿色农产品标准国际化,规范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 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是农产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入 WTO 后,大量国外绿色农产品涌入我国,冲击农产品市场,国外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无疑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大门槛。政府部门应参照国际标准抓紧制订各种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 (1)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残留物标准等),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使标准国际化,并

9、得到其他国家与组织的认可。 (2)建立和完善国家统一的、规范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监督机制,使之法制化和制度化,提高认可的权威性,并以此提高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的信誉与竞争力。 (3)要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以确保标准、管理的统一化,并迅速将标准、管理5手段与国际标准相衔接,争取其他国家的认可。 6 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 (1)做好绿色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布局。农产品市场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农业产业特色,既要从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出发,又要注意发现和引导带有苗头性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重视工商、贸易、农业等部门,根据各种农产品的不同流通特点,区别不同产

10、地的产业规模、交通条件,按照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的要求,研究制定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 (2)培育和发展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参与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动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市场主体。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实力和发育水平是绿色农产品市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关键。培育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包括经纪人队伍、代理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社、农民协会、结算机构、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以“市场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绿色农产品市场运作网络;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大力培育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从而为农产品市

11、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市场体制创新,不断深化市场运行和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建立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市场的企业化经营;积极引进代理、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逐步改变摊位制对手交易模式;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推广普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开发市场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完善内部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市场交易、结算、仓储、运输、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6(4)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申报,获取绿色农产品品牌标志;加大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以品牌拓市场,抓品牌促

12、规模;按照“创名牌、树形象、拓市场、增效益”的要求,组织各地绿色农产品参加各级的评优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农博会、农展会等,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名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把推进绿色品牌农产品的经营与市场的标准化管理统一起来,树立市场的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的品牌附加值。 7 参考文献 1 张芳,袁国宏.关于绿色营销的几个关系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1(11):146-147. 2 严立冬.生态紧迫性与绿色食品营销策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81-86. 3 顾立娟,王敏.21 世纪中国绿色营销发展对策J.兰州学报,2003(1):61-62. 4 洪彬,周发明,周东娥.试论农产品绿色营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5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