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92796228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的纸币制度课堂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铜铸币流通中的短陌短陌现象80=100 ?770=1000=1贯文 ?1南梁的短陌现象 “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商旅奸诈,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商旅奸诈,因之以求利。因之以求利。 自破(庾)岭以东,八十为百,名曰东钱;江郢已上,七十为自破(庾)岭以东,八十为百,名曰东钱;江郢已上,七十为陌,名曰西钱;京师以九十为百,名曰长钱。中大同元年,天子陌,名曰西钱;京师以九十为百,名曰长钱。中大同元年,天子乃诏通用足陌。诏下而人不从,钱陌

2、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乃诏通用足陌。诏下而人不从,钱陌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为百云。为百云。”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2唐代短陌制度化 “内外用钱,每缗垫二十外,复抽五十送度支赡军。内外用钱,每缗垫二十外,复抽五十送度支赡军。”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 长庆元年(公元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九月敕:年)九月敕: “如闻彼来用钱,所在除陌不一如闻彼来用钱,所在除陌不一从今以后,宜每从今以后,宜每贯一例除垫八十,以九百二十文成贯。不得更有加除及陌内少欠贯一例除垫八十,以九百二十文成贯。不得更有加除及陌内少欠”。 册府元龟501钱币33宋代的“省陌” 后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后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聚敛

3、刻急,旧制钱出入皆以八十聚敛刻急,旧制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为陌,章使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章使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 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二 “太平兴国二年,始诏民间缗钱定以七十七为百。自是以来,太平兴国二年,始诏民间缗钱定以七十七为百。自是以来,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故名省钱。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故名省钱。” 容斋三笔卷四省钱百陌4问 题(1)铜铸币由辅币转化为主币:短陌根源。现代短陌:高于主币价值的辅币兑换主币。符号媒介:大家都认可一定的数量就能够代表获得商品的价值。5短陌的功能=劣币的功能货币从实价货币向名目货币过渡铜铸币的名义价值不能提高问 题(2)6黑田教授

4、的自问自答白银1两 1300文1元10角地域流动性存在的原理地域流动性存在的原理手交货币货币的层次结构地域商品的贩卖可能性本地货币的创出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一国一通货”制度的历史性7六、元代的纸币制度与纸币流通六、元代的纸币制度与纸币流通n元代纸币概况n元代纸币制度n元代纸币通货膨胀n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8(一)元代纸币概况(一)元代纸币概况n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1206)开始建国。1234年灭金。1279年灭宋,元世祖忽必烈时(1260-1294)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并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形成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n生产衰敝生产衰敝:农民沦为农奴,半农奴;百万计工匠沦为工奴。n商商

5、业业呈呈现现畸畸形形的的发发展展:统治区横跨欧亚,广设驿站,旨在加强统治,却便利了交通,为商业及城市创造了条件。杭州、开封衰落,但京城大都(北京)及少数海外贸易港市,如泉州、广州等,却畸形繁荣。n商业商业:奢侈品贸易最为繁荣,如香料、珠宝、金银器等交易。n货货币币流流通通方方面面:统一与发展了纸币制度。政府强制发行的不兑换纸币,成为元代基本的货币制度。9(二)元代的纸币制度(二)元代的纸币制度n元初元初仿宋、金旧法,各地分散发行纸币。n元元太太祖祖铁铁木木真真末末年年(1227):何实于博州发行丝会;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曾发行交钞;n十三年十三年,刘肃在邢州发行楮币;n宪宗蒙哥初(宪宗

6、蒙哥初(1251):各地多自行发钞。n钞法的三次演变钞法的三次演变n元代统一的纸币制度,建立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其纸币流通经历了三个时期。10中统钞时期中统钞时期n中统元年(1260)七月,元政府始印行“中中统统元元宝宝交交钞钞”。十月,又印行“中中统统元元宝宝钞钞”。自此,纸币发行权专属中央,建立起统一的纸币制度。n中统元宝交钞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两为单位,丝钞2两值白银1两;n中中统统元元宝宝钞钞以贯、文为单位,有10、20、30、50、100、200、500文,一贯、二贯等。后来,还曾发行10文以下的“厘厘钞钞”。票面虽以贯、文计,但与铜钱无联系与铜钱无联系,因并无铜铸行

7、。n宝钞每贯=丝钞1两,钞2贯=白银1两n中统钞与白银相联系,初行时有现银作保证,而且银钞可以互易。允许纸币兑现。故后中统钞亦往往以两、锭计,1贯为1两,50两为锭,每钞2锭=白银1绽。11至元钞时期(1)n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发行“至元通行宝钞至元通行宝钞”。n新钞与中统钞并行流通,2者比价为:至至元元钞钞1贯贯=中中统统钞钞5贯贯。n新钞面额有11等:5、10、20、30、50、100、200、300、500、1贯、2贯。n其实,政府岁赐、军饷仍规定以中统钞为计薪标准。但实际上流通中主要为至元钞。至元钞流通,前后超过60年,是元代最重要的通货。12至元通行宝钞至元通行宝钞13至元钞

8、时期(至元钞时期(2)n至元钞期间,武宗至大三年(1310)改革币制:发行至大银钞,且铸铜钱流通。n至至大大银银钞钞:正式规定纸币与白银的关系,面额均以银两计,计自2两一2厘共定为13等,至大银钞1两=至元钞5贯。n至至大大通通宝宝(汉汉文文),大大元元通通宝宝(蒙蒙文文)铜铜钱钱:至大通宝1文=大银钞1厘,大元通宝1文=至大通宝10文。并允许历代旧钱并用。n未及一年,武宗死而废,恢复至元钞制。14至正钞时期至正钞时期n顺帝至正十年(1350),发行至正交钞,钞面文字仍为“中统元宝交钞” 。n新钞一贯新钞一贯=铜钱铜钱1000文文=至元钞至元钞2贯贯n采用至大银钞制度的纸币、铜钱相辅而行的办法

9、,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15元代纸币制度的性质(1)n最初是信用兑换券信用兑换券与白银相联系。n有充足的白银以作发行准备金(“钞本”、“银本”);n全国各地,包括蒙古、新疆均设交钞库,平准库,掌管纸币的发行、换易及兑现事宜;n市面纸币过多,随时出银收钞,以保持纸币购买力的稳定。n不久,印成为不不兑兑现现的的信信用用兑兑换换券券。无车之钞,政府不兑换纸币。信用兑换券发行准备金交钞库平准库出银收钞不兑现信用兑换券16元代纸币制度的性质(2)n除此,采取了系列措施:n禁用金银、铜钱,专用纸币,集中金银于国家,禁止金银交易与出口,买卖金银,平准钞法。n元元代代叶叶李李(1242-1292)拟拟定

10、定的的至至元元宝宝钞钞通通行行条条划划(叶叶李李十十四四条条划划),是是中中国国也是世界最早最完备的币制条例。也是世界最早最完备的币制条例。n确定了以银为本以及纸币的法偿性质,规定政府税收、俸薪,民间市易、借贷等均以宝钞为则;规定宝钞票面的单位、种类,至元钞与中统钞的比价,发行与换易的方法,以及有关设置发行准备金,买买金银的具体制度与办法;对私易金铅、伪造宝钞的惩处。集中金银专用纸币币制条例17(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n从至元十七年(1280)以后,纸币通货膨胀的现象便显露了。n其时回纥人阿合马擅权,将各地平准库金银悉数运至大都,以致“所行皆无本之钞”。n至元二十三年,

11、中统钞的发行额已增至2,181,600锭。n至元二十四年,元政府乃根据叶李的十四款条划整顿钞法,发行至元钞,且规定至元钞一贯=中统钞5贯,两钞并行使用,公开承认旧钞贬值。n元中叶此后,政府财用不足更趋严重。“物价腾踊,物价腾踊,奚至十倍。奚至十倍。 ”元史刘宣传18(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n武宗武宗即位(1307)后,中书省称:n政府见补锐收入为钞400万锭,归中央的280万锭。常年支出270万锭,但当时实际支出已达420万锭,且有应支未支款100万锭。n仁仁宗宗:每岁支出额为钞600余万锭,但各处土木营缮用钞数百万锭,赏赐用钞300余万锭,北边军需6-700万锭,而国

12、库只有钞11万余锭。n天天历历二二年年(1329),7个月的政府支出已超过岁入的几倍。n顺帝即位后顺帝即位后(1331),更趋恶化。19(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n纸币大量发行:纸币大量发行:n天历二年(1329),纸币量已较至元钞发行前约增加了7-8倍,较至元三、四年时,则增加了30-60倍。n物价上涨:物价上涨:n天历二年,关中饥荒,米价每斗13贯。n而元代前期,至元十三年平江南时,米石 仅 值 中 统 钞 1贯 ; 至 元 钞 发 行 时(1287),米价涨成10倍,每石亦仅中统钞10贯,或至元钞二贯。n元顺帝发行至正新钞时(1350),米每石值旧钞67贯,较当初涨

13、至67倍了。20(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n元顺帝纸币制度崩溃:元顺帝纸币制度崩溃:n各地农民起义军兴n各地交易只用铜钱,公私所积之钞,人们均视为“弊楮”,故流通纸币有所谓:“观音钞”、“画钞”、“折腰钞”、“波钞”、“火鹿不烂”等名目。“军储供给赏赐犒劳,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易斗粟不可得。”元史食货志五钞法21(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n从京师至江南有

14、民谣曰:“堂堂大元,奸佞擅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堂堂大元,奸佞擅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3醉太平小令22(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 宋宋n缗钱在宋代仍为法定的支付手段,交易、计价亦皆以钱文计,但是,一些公私间的支付,则往往是金银、绢帛与缗线杂然并列,计算单位则以匹、两、贯计。n白银与纸币的关系白银与纸币的关系:南宋时没有直接联系。n但用白银易钱收

15、兑会子,以维持纸币的价值;吴玠在河池发行“银会子”(与以钱为本的“川引”相联系),但以银两为纸币单位这一事实,亦显然反映着白银货币作用的增强。23(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 金金n金人,原即有用银习惯,承安二年(1197章宗)还曾铸“承安宝货承安宝货”银币。n金人纸币与南宗同,与铜钱相联系,场以钱文计,但末期通货膨胀严重时,宣宗兴定元年(1217)发行“贞贞祐祐通通宝宝”,即规定钞四贯=银1两。五年又发行“兴兴定泉宝定泉宝”,则规定2贯当银一两。n哀宗正大年间(1224-1232)十月,蔡州发行“天天兴兴宝宝会会”,钞面便直接以银两计,而不计钱文了

16、。24(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 元元n蒙古人在铁木真时,因受金人及中亚邻近民族的影响,便很快使用白银。故铁木真开始统治中国初,物价及民间交易等,往往用银。当初各地分散发行的纸币,亦往往以白银为本钱;n到忽必烈时,遂正式建立以银为本的,统一的“中统钞”纸币制度。n为推行纸币制度,元禁止金银行用,但事实上民间使用白银的情形还存在。禁令本身即说明问题所在。25n元代白银作锭形,是沿袭金人的银锭。n金金史史食食货货志志:“旧旧例例,银银每每锭锭五五十十两两,其其值值百百贯贯。”n元代仿金银锭,至元三年(1266)始铸50两的银锭,“文以元宝”(元史杨湜传

17、),后来,又有扬州元宝、辽阳元宝等名称。这样,重50两的元宝银便固定下来,元宝多有发现;n1956年,江苏句容赤山湖畔,曾出土元银锭两只:中间一行有铭文:“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五十两”;右旁一行为:“铸银官 提钦 大使 副使 库子 杨良珪”;左旁一行为“提举司 银匠 彭兴祖 刘庆 库子韩益”;背面则有阴文“元宝”二大字,重合市两60两7钱1分一只(16两市称) 倪振逵元宝文物参考资料,1957-5形形 制制铸银官 提钦 大使 副使 库子 杨良珪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五十两提举司 银匠 彭兴祖 刘庆 库子韩益26问题1:中国纸币何以未发展成为信用货币? 马克思:n国家纸币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出来n信用货币自然根源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27问题2:为什么历代发钞的效果都不好? n(1)理论基础:货币口宝说n(2)历史背景:解决财政军需n(3)发钞动机 a以济国用 b置办军需 c增加国家财富n(4)流通混乱n信用基础、物质基础、法制基础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