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620910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圈层结构1、背景分析背景分析 (1)课程标准及解读课程标准及解读1、课标原文课标原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慨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读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 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1)、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 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隐 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

2、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 是自然环境。为此,教材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 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分析高一学生的年龄大概在 14 到 16 岁之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地球有关知识有较强烈的学习兴趣,但对地球内部圈层的整体认知不够,未 能系统的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及各层的特点。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高一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在初中阶段对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已经有大 概的了解,掌握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在教材第一章前三节 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

3、所处的宇宙环境,已掌握了太阳辐射的有关知识,理解 了地球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等,同时学生从2012这样的影视作品、阅读 课外书籍和图片中获得对地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高一学生由于刚进入高中校园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具备用简单方法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能力,并能用地理现象来说明地球自转 与公转。具备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在地球仪上判断方向,并能在 地球仪上确定某个点。有一定的读图和画图能力。除此,同学们对地球圈层有 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分析高一学生的思

4、维活跃,学习风格多样化并个性化。由于高一学生大多 14、15 岁,喜欢主动型学习,偏好多人一起合作的团队学习。并且喜欢视觉型 学习,在看到图片,图表,流程图,时间表,影片,或是实际演练时会有较佳 的记忆效果。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老师说,学生听这种模式的学习风格。(2)、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1、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内容是继前面三节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后,继续学习地球自身的特点,为后面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变化的学习打下 基础。教材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包括 内部圈层的划分及边界、地壳的厚薄和分布、地幔

5、的组成和地核的组成及状态; 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包括各圈层的组成部分和空间分布及相互间的联系。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几张的引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知识结构关联图知识结构关联图/思维导图思维导图3、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重点: 1 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层的主出各圈要特点。 这是历年来的考点,同时也是要求同学掌握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 图分析技能。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学会读图和用图,本节的示意图较多所 以在本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基本能力。2

6、)、难点:)、难点: 1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之所以 把这部分知识确定为难点是因为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与其物理特性相关,学习这 部分知识要运用到物理学知识,要求的地理综合知识水平较高,对于推断内部 各层的物质也要求较广博的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变化情况 紧密联系,要搞清楚内部的分层首先要读懂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图,而高一 学生思维的深度还不够,对有效信息的提炼还不准确,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 性阶段,难于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一块。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知识与技能、过

7、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态度 价值观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 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 识记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 等)。 3 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概况和特征,明白圈层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 体会地球内部地震波如何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之间的,了解地球内部圈 层的划分。 2 学会运用比较法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各内部圈层的特点。 3)、情感、情感 态度态度 价值观价值观 1 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

8、象表现出来的, 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5、教材的处理教材的处理在教材中地球内部圈层部分占用篇幅和内容较多,而地球外部圈层部分比 较简略,而且地球外部各圈层在必修一后面都有各自章节详细介绍,所以在此 不作重点讲解,而是蜻蜓点水,埋下伏笔。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将设置在 第一部分地球内部圈层部分。 教材中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到划分方法,从各内部结构到各内 部圈层的特征,都离不开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所以利 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 划分方法、圈层结构、圈层特点。要对书上

9、图 1.25 进行重点讲解。 教材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描述得比较少,而这部分内容是我们本节课 的重点,教材只介绍了各圈层的基本概况,对此,我打算读这部分教材增加部 分内容吧内部各圈层的特征补充完整。教材中的活动和课后练习部分比较少, 对此我也打算加一些活动和练习。 教材中外部圈层部分,与人类的实际生活方面联系比较少,对此在讲课中 我打算加一部分关于“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6、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PPT 课件、西瓜、熟鸡蛋、图片展示、版图和板书2、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实施方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通过探究了解地球内

10、部圈层的研究方法-地震波。 2 学会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3 学会利用表格及板图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细化结构及各圈层的基本特征。4 学会通过自学总结、分析,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会在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的研究方法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地理问题, 养成不断探索,创新的好习惯。 2 学会分析地理图表,总结归纳各内部圈层的基本特征过程中,学会用表 格去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学生在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研究方法过程中,培养了较深的研究欲望。 2 学生通过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形成科学

11、的地理观,空间观,了解 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而培养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2)、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演绎归纳法、合作讨论法、画图分析法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构建学习法是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法而获得知识的过 程。根据这一思想,本节教学采取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引导学习”策略,通过 对比、合作讨论、演绎归纳等方式,达到一种“旧知”构建“新知”的效果。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外部圈层的特点这两部重点内容需要 着重讲解,在地球内部圈层部分,采用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来对这部分内 容进行突破。在地球外部圈层特

12、征部分,采取归纳演绎法、对比分析法来进行 分析和讲解。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 设情境, 导入主 题讲述地心历险记这部影片引起学 生兴趣 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到达地心吗?学生回 答:不能!从学生掌 握的知识和生 活体验进入学 习情景,引起 学生思考和求 证欲望,激发 学习热情。探 究地球 内部圈 层那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探测地球内部 的结构和组成物质呢? 教师总结:其中,利用地震波来探测 地球内部结构是我们目前最有效的探测方 法。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地震波来实现 对地球的“透视”呢?学生讨 论,答案可 以说是五花 八门:如钻 探技术、火 山、温泉、 遥感、地震

13、波等等。培养初步 的观察能力。仔细阅读课本 P21 第一段和第二段内 容,并结合图 1。25,完成下列问题: 1、地震波、纵波、横波的概念。 (教师补充:从物理角度分析纵波和 横波的传播差异。) 2、对比纵波和横波,完成下列表格: 地震波 的类型传播 速度通过的物 质 纵波 (P 波) 横波 (S 波) 3、根据第一和二题的结论,分析:当 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是上下跳 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深入探究:如 果是在水面上呢?你的感受又会是什么? 为什么?) 4、什么叫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存在 着哪几个不连续面呢?请在图 1。25 中找 出不连续面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处的大概深 度。 5、不

14、连续面把地球内部分成几个圈层, 分别叫什么? 6、地震波在通过不连续面时,波速会 不会变化?如果会,是如何变化的?(深 入探究:据此你能推测出地幔和地核的物 质状态吗?) 7 根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完成下面表 格圈圈层层名名称称圈圈层层名名称称不不连连续续面面不不连连续续面面深深度度深深度度物物质质状状态态物物质质状状态态地地壳壳地地壳壳地地幔幔地地幔幔上上地地幔幔上上地地幔幔下下地地幔幔下下地地幔幔地地核核地地核核外外核核外外核核内内核核内内核核(最后,对比验证地球内部圈层象一 个鸡蛋的内部结构。)学生阅 读,小范围 内合作完成 上述 7 个问 题。培养学生 阅读归纳能力, 读图、析图能 力

15、,实际应用 能力和合作能 力。1、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作出 2 个不连续面的相对位置和名称,三大圈层 的相对位置和名称。)2、完成后,教师给出地幔可分为上地 幔和下地幔,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的相 关知识和数据,再次让学生在已完成的示 意图中作出上述内容。 3、然后,教师再给出“软流层”和 “岩石圈”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继续作出 软流层和岩石圈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相对 范围。 4、最后可根据完成的示意图提问:地 壳=岩石圈?请说出它们的差异?学生作 图。学生可 互相纠错。学生回 答。提高学生 作图能力、读 图能力和知识 应用能力。过渡: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下世界很“精彩”,其实地 表世

16、界“更精彩”,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探究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活 动 探 究地球 外部圈 层请根据图 1。27 和资料 1,回答下列问 题: (1)你认为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有哪几 层?各自的范围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请列举说明为什么地球外部圈层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阅 读、讨论回 答。通过阅读 材料,培养学 生提取、分析 信息并运用信 息解决问题的 能力。 课堂 小结教师小结:(完善板书)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我们和地球之间有了一次亲密的 接触,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地球这个“精 彩”的、充满生机的家园。同时,也让我 们清醒的感受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 这个家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 是如此。所以,请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 伸出你我双手,自觉的去保护她、爱护她、 珍惜她,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巩固知 识,并引起 学生的共鸣。画龙点睛, 梳理本节主要 知识点,并适 时的让学生的 情感再次升华。课 后延伸 探究每位同学,可任选一题,完成下列探 究: 选题 1: 结合资料 2,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