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252708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一、怎样理解导学案一、怎样理解导学案客观地说,导学案发明的愿望非常善良,教师不教了,而学生不会学怎么 办?这就需要在教师“不教”与学生“自学”之间需要搭一个桥,旨在引导学 习发生。导学案这个概念怎么理解?“导”即“引导”,“学”是“目的”, “案”是“方案”,因而可以概述为“引导学习的方案”。 作为课堂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件和“抓手”,导学案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去支撑新课堂的运行。导学案还有别的称谓: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路线 图、施工图。还有用“渡船”这个意象来阐述导学案。 一份好的导学案,既能承载三维目标、学习过程,也能呈现学法指导和课 堂流程

2、、课堂形态。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导学案是反照教师教育观、教学观、 生命观的“镜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导学案。二、编写导学案的应该有的认识二、编写导学案的应该有的认识一、教师需要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 我称之为“三本”,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 “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二、对学习者成长方式的认识。 “从儿童出发”,按照学生的“个性化”方式,让儿童通过“体验”,找 到自己的“兴趣中心”,才能真正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有必要再次加 以强调,学习即体验。认知的方法依然是感知分析综合,认知的途径 是表象属性实质。 三、学生是教学的最大资源,对教师而言,就是充分放手,将学

3、生带入学 习情景,发动学生自学。 可以这样说,当导学案一旦变成了对学习者的囚禁和个性化学习的扼杀时, 那么导学案则名副其实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又一个“凶器”,杜郎口中学崔其升 校长曾私下讲,导学案也已成为除教师霸占课堂外的又一“毒瘤”,不无道理。 课堂最高的境界一定是回到“自然”状态,尽可能消除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干 预,乃至于任何形式的“主导”。所以,我们不要太受制于理论化的东西,不 要太过追风。我们只要脚踏实地,面对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自己,尊重自己通 过实践并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方式,就很不简单!三、导学案的基本流程三、导学案的基本流程课堂基本流程是第一步:独学。要求:“找出不会的问题”; 第二步:对学、群学。要求“围绕找出的问题,自主尝试解决”; 第三步:小展示。要求:在小组长带领下,以组为学习单元,展示学习成 果,暴露学习问题; 第四步:大展示。要求:教师协助学生解决“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 第五步:整理导学案、对子或者组内反馈。要求:查缺补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