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1036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 “对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A 题:中国人口增长预测题:中国人口增长预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2007 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 1) 还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附录 2 就是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收集到的部分数据。试从中国的

2、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上述特点出发,参考附录 2中的相关数据(也可以搜索相关文献和补充新的数据),建立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特别要指出你们模型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附录 1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 2 人口数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的部分数据)及其说明2007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A 题评阅要点模型的建立必须考虑我国近年来人口发展的总趋势。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以下几点供阅卷参考。 1分析数据(据此做出合理的假设): 对于一个地区或一类人群而言: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而出生率

3、 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育龄妇女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利用附录 2 中数据对上述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 (1) 生育率:城镇和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有下降趋势,但农村总体数据偏高,因此有必要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或比例)分离开来考虑; (2) 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通常应当是 105 : 100 左右,但数据分析表明远超过了这个比例,且农村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又超过城市。这影响到未来育龄妇女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以及出生率。因此有必要将男女性别比的因素考虑进去。 (3) 死亡率: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都是不同的:03 岁孩子死亡率较高,350 岁死亡率较低的幼青壮年期,50 岁以上的人死亡率不断升高。可

4、以把 350 岁年龄段人口的死亡率看成是接近于零。 (4) 人口的年龄分布:从某一年(比如 2005 年)分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分析,并结合死亡率的观察,可以看出在过去 50 年的人口出生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未来的老龄化趋向。 (5) 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附录 2)中的人口数据都是按市、镇和乡(或县)给出的。但按“报告”(附录 1) ,市和镇放在一起,称为“城 镇”,而乡单列,称为“乡村”或“农村”。本题“城镇化”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时就需要对“城镇”的每个要用到数据进行加工,即按附录 2 最右边给出的每年人 口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换算。 (6) 附录 2 中给出的数据都是抽样数据,因此都

5、是相对的。如需要用到每年各类人口的总数据,可在政府网站上查到。比如,在政府公布的中国人口现状 http:/ 中就有 2005 年的详细数据。从中也可以看出,附录 2 中给出的2005 年人口数据就是大约 1的抽样调查数据。从网上及文献中还可以查到更多数据,这里不一一列出。 (7) 在本题的数据说明中曾指出“个别数据有异常,原文如此,可酌情处理。 ”实际上,这些异常数据在个别年份才会出现,如果把他们从总体上进行 拟合,对整个模型的建立应该是没有很大影响的。而且一些异常通过查阅其他资料也可得到纠正。附录 2 中最大的异常是关于 2003 年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数据,这 里按原年鉴中说法以千分比计,实际

6、应该是百分比,相差十倍(在该附录最后几行给出的总生育率中已把它们恢复正常) 。正如一开始及下面所强调的,本题的 重点是要根据我国近年来人口发展的总趋势和特点来建立模型,因此,必须从总体上来把握数据。 (8) 如果有学生考虑人口分布的地区和产业等差别,也是可以的,但需要自己补充相关数据。 2建立模型 (1) 基本假设: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出发,可以提出如下假设作为建立模型的依据:老龄化进程加速;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明显高于城镇;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持续升高;农村人口不断城镇化。根据这些假设,区分模型中的状态变量和参数。 (2) 状态变量的设置:根据上述假设和数据分析,可以把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及

7、男女性别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注意到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是决定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对人口的年龄分布按不同年龄段进行简化,以减少状态变量。 (3) 老龄化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每一类人(比如城镇妇女)中,老年人口在该类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而青壮年和幼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可以通过对人口矩阵的迭代,或用其他模型方法,找出他们上升或下降的一般规律。 (4) 农村人口以一定规律转化为城镇人口。 (5) 人口增长有迟滞效应。在附录 1 中提到“由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90 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导致在 2005-2020 年出生人口 数量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这就是迟滞效应。如果在模型

8、中适当引进迟滞项,就可预测到这种“小高峰”现象。当然,此时的初值应当是一个近几十年来的人口变 化函数。这个函数可以从网上搜索到,也可以用 1(4)提示的方法找出。当然,这可能有一定难度,不一定作为必须要考虑的要求。如果有同学考虑到这种迟滞效 应,应该说是有创意的。 (6) 由上述 (1) 至 (4),即可建立起关于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它可以是微分方程组或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如果还考虑到(5) ,则会是迟滞微分方程组。方程组中出现的各个参数和用到的初值可以通过附录 2 中给出的数据,并参考上面 1(6)的说明,来确定。 3模型的求解和预测 用适当的数值方法求解所得的数学模型,即可得到今后几十年的预测结果。可以把这些结果与附录 1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或其他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如出现较大差异,则应找出原因,予以改进,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4关于文献与模型的“自我评价” (1) 本问题提供的文献(附录 1)是要求重点阅读的。此外,还应列出自己查阅过并引用的比较可靠和权威的文献,包括论文、著作和数据,都要注明出处。如果是网上的,则应列出网址。 (2) 在评阅学生对自己模型的优点与不足的评价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