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67983 上传时间:2017-0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1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的!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教师资格考试专区,转载请注明出自 ,考试真题,模拟题:,全免费公益性教师资格论坛,等待您的光临!声明:本资料由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区 ,转载请注明出自 ,考试真题,模拟题:,全免费公益性教师资格论坛,等待您的光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 100 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

2、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

3、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发展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到 5

4、0 年代末) ,成熟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完善时期(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少年期是 11、12 岁到 14、15 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

5、性。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青年初期是指 14、15 岁至 17、18 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2 / 11 家的! !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

6、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关于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 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 岁) 、前运算(27 岁) 、具体运算(711 岁) 、形式运算(1115 岁)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

7、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

8、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

9、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 ,主要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 ,主要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 ,主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 ,主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 ,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时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10、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14、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 / 11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的!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教师资格考试专区,转载请注明出自 ,考试真题,模拟题:,全免费公益性教师资格论坛,等待您的光临!答:(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15、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

11、、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6、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17、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8、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

12、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19、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

13、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20、简述学习的概念(或学习的心理实质) 。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21、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

14、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2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含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3、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加涅后来在八类学习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作五种学习类型: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