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册 10《唐诗四首-观刈麦》教案 长春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672015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册 10《唐诗四首-观刈麦》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册 10《唐诗四首-观刈麦》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册 10《唐诗四首-观刈麦》教案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册 10《唐诗四首-观刈麦》教案 长春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刈麦观刈麦教案教案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 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 教学媒体:录音机 教与学的方法:诵读品味,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 想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 (见板书) 明确目标。(见课前教学目标)二、学生自学,初步感知。 1. 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 刈 荷箪 童稚 饷田 灼 秉 穗 吏禄 2.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 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

2、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 且还“惜”夏日长? 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 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 三、学什探究,教师讲解。 1. 教师明确:炎炎的烈日下,辛勤劳动和农民却不知热,他们珍惜这劳动的时光。作者真 实的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变态心理。2. 教师明确: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今日的拾麦 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 之中。 教师明确: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 生活。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四、学生再读课文,当堂训练。以“你看: ”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一百字以内) 五、总结扩展。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 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想想我们伸张在新中国,红旗下, 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 时光,好好学习。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