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3695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0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国家行动计划(2014-2025 年) (征求意见稿)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 20142014 年年 5 5 月月目目 录录 前 言 . 1 一、林木遗传资源及保护利用现状 . 3 (一)多样性状况 . 3 (二)受威胁状况 . 4 (三)保护与利用成效 . 4 (四)问题与挑战 . 5 二、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战略 . 6 (一)指导思想 . 6 (二)基本原则 . 6 (三)战略目标 . 7 三、林木遗传资源保护重点领域与行动计划 . 8 (一)重点领域 1:林木遗传资源调查、监测与信息化建设 . 8 行动 1:开展林木遗传资源调查编目 . 8 行动 2:

2、建立完善的国家林木遗传资源监测评估体系 . 8 行动 3:制订林木遗传资源标准体系 . 8 行动 4:建立林木遗传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 9 (二)重点领域 2: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与保存 . 9 行动 5:确定林木遗传资源保存优先树种 . 9 行动 6:加强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 . 9 行动 7:加强林木遗传资源异地保存 . 10 行动 8:加强农林兼(间)作树种遗传资源保存 . 10 (三)重点领域 3:林木遗传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 . 10 行动 9:开展林木遗传资源评价 . 10 行动 10:推进树木育种、驯化和生物勘探研究 . 11 行动 11:强化优良林木遗传资源利用 . 11 行动

3、 12:以适应气候变化为目的的林木遗传资源经营管理 . 11 行动 13:加强入侵物种的防控 . 12 行动 14:研究建立林木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 12 (四)重点领域 4: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 . 12 行动 15:建立宣传机制、提高公众对林木遗传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 12 行动 16:加强林木遗传资源的教育和培训 . 12 行动 17:强化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保存与利用的机构建设 . 13 行动 18:加强林木遗传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13 四、保障措施 . 13 (一)组织保障 . 13 (二)政策保障 . 13 (三)科技保障 . 14 (四)资金保障 . 14

4、1 前 言 林木遗传资源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丰富的林木遗传资源,是维持林木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是开展林木良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的基础,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重要保障。加强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林业生产力,实现林业的健康、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植物种类丰富,特有种众多,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木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开展了林木遗传资源收集和保存, 初步建立了林

5、木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安全保存、综合评价等技术得到发展;加强科学管理,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得到提升;推进区域与国际合作,促进获取与惠益分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林木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流失趋势加剧。在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监测与评估、信息共享、决策与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指导和引领林木遗传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201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森林遗传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全球行动计划。为促进该计划在中国的实施,基于中国林木遗传资源保护管理、监测评估和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

6、题和挑战,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行动计划2 (2014-2025年),明确了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确定了重点领域和具体行动,提出了保障措施,作为全国林木遗传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工作指南。3 一、林木遗传资源及保护利用现状 (一)(一)多样性状况多样性状况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多样性丰富。丰富。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被及生态类型。 根据中国自然地理特征与森林的自然分布,将中国森林主要分为寒温带针叶林、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

7、带季雨林和雨林、高山针叶林和山地针叶林8种类型。在湿地、荒漠等其他生态系统中,也蕴含丰富的林木遗传资源。 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种类丰富。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有432科3 921属34 377种,其中被子植物241科3 143属29 348种,裸子植物12科42属244种。有木本植物8 000多种,占世界的54%,其中乔木约2 000种,占世界的24%。 特有树种特有树种丰富丰富。有银杏科、马尾树科、大血藤科、伯乐树科、杜仲科、银鹊树科、珙桐科7个特有科;有金钱松属、银杉属、华盖木属等239个特有属,有金钱松、白豆杉、台湾杉、毛白杨等1100个特有种。中国有重要和潜在经济价值的树种约1 000种,其中

8、主要造林树种约300多种。由于华南、华中、西南大多数山地未受第四纪冰川影响,从而保存了水杉、银杏、银杉、水松、珙桐、香果树等许多在北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种。 种内多样性丰富。种内多样性丰富。大多数树种仍处于野生状态,分布地域广泛,生长环境多种多样,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和发育,形成了丰富的种内遗传变异。例如,马尾松有桐棉松、武陵松等,云南松有细叶云南松,地盘松,杉木有灰杉、红心杉,毛白杨有箭杆毛白杨、易县毛白杨、小叶毛白杨等多种类型。 4 (二)(二)受威胁状况受威胁状况 由于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单一树种单一品系人工林营造以及冰冻、暴风雪、持续干旱等

9、极端气候的影响,林木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大约有8001000种乔灌木树种及其种群处于受威胁状态,近百种树木已经或濒临灭绝。天然群体退化严重,原始和接近原始状态乔木林减少,大量珍贵树种遗传资源丢失。人工林树种结构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树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乡土树种遗传资源受到侵蚀,传统知识保护不够。珍稀濒危物种遗传资源保护不力,流失严重。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有的树种仅有模式标本或几十年以前采集到的少量标本; 有的树种仅分布在一个特定的产地或分布区已缩减为一个产地,形成极小种群,其中许多树种植株极少,有的甚至仅存一株。 (三三)保护与利用成效)保护与利用成效 随着全社会对林木

10、遗传资源认识的不断提高,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利用的水平不断提高,林木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初步初步建立建立了了林木遗传资源原地和异地林木遗传资源原地和异地保存体系保存体系。 截至 2013 年底,林业系统有自然保护区 2 150 个,面积 12 500 万 hm2,使全国约 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建立森林公园 2 855 处,总面积 1 738 万 hm2;建立树木园、植物园160 多个,收集、保存了大量的以树种为单元的林木遗传资源。建成22 个多树种遗传资源综合保存库, 13 个单树种遗传资源专项保存库,5 226 个国家级林木良

11、种基地,保存树种 2 000 多种,覆盖全国大多数省份,涵盖目前利用的主要造林树种遗传资源的 60。 开展了重要开展了重要树种遗传资源的树种遗传资源的保存保存与与评价评价。 通过原地、 异地和设施保存相结合的方式,对杉木、马尾松、白皮松、樟子松、云杉、鹅掌楸、桤木、银杏、蒙古栎、苦楝、花楸、丁香、枫香等 70 多个树种的遗传资源进行保存与研究,测定并评价鹅掌楸、桤木、皂荚、白皮松等优异种质(品种) 。启动了全国油茶遗传资源调查编目,部分省区市开展林木遗传资源调查工作。 发掘利用取得显著进展发掘利用取得显著进展。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选育了一大批林木良种、新品种,其中大多数已经在全国林木

12、遗传资源保存单位和良种基地得到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遗传改良的树种有 100 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 2 300 多万 kg,各类合格苗木约 300 亿株。林木良种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效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 10%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 15%68%。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取得初步成效。 建立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及全国林木遗传资源信息系统,促进林木遗传资源及相关信息、人才和技术的共享利用。至 2013 年底,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规范化收集、登录中国林木遗传资源信息 6 万多份。 林木遗传资源工作正在由原来的单纯收集向保护、保存、评价和利用相结合转型。 (四四)问题)问题与挑战与挑战 由于中国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起步晚, 基础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林木遗传资源调查编目不够系统林木遗传资源调查编目不够系统全面全面。 目前大多数树种的遗传资源现状不清,特别是关于种内遗传多样性状况的信息不完整,部分省6 区市林木遗传资源调查结果尚待整合。 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善。在林木遗传资源界定、调查、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影响了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