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9231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通知通知 (第 2 号) 为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并尝试建立理论,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现定于 2017 年 7 月 913 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老校区)举办“第一期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由海内外多名学者、教授共同担任主讲,集中讲解和训练语言学科学方法, 以帮助广大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学中的科学方法。 讲习班采用开放式听课(人数不限)、封闭式训练(30-50 人)的形式,以学员的需求和学术发展为训练导向,指导学员如何从材料出发,经过发现程序,重在指导学员进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训练, 通过语

2、言学科学方法的训练,加强对科学的认识、理解和运用,推动中国语言学与国际语言学接轨。 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 本期讲习班计划开设 5 天,安排 6 次理论课程以及 3 次课堂训练,主要内容如下(以课程先后为序): 主讲人主讲人一一:李亚非(:李亚非(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语言学系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语言学系教授) 课程要点:两个人类语言普遍现象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关注普遍语法和象似性的接口,并用生物学发现的方法解释语言现象。 主讲人主讲人二二:冯胜利(:冯胜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首席教授、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特聘教授特聘教授) 课程要点:揭示乾嘉学者的“理必

3、”思想,论述其科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通过乾嘉学术思想的研究, 发掘中华学术科学思想, 呼唤中华学术理性思维的回归。 主讲人三:主讲人三:Charles Yang(杨鹏)(杨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系教授) 课程要点:计数能力发展和语言习得之间的一些潜在联系,包括形态句法学习中的经典问题(如英语的过去时态、格结构等);语言变体的习得。 二、训练方式训练方式 本期讲习班的封闭式训练环节主要针对缴费学员的研究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 学员需要提交自己最满意的论文电子版。请提前将论文发送到讲习班工作信箱(),供主讲教授阅读筛选,以便在训练环节进行训练。 讲习班对报名学员随

4、机为分三组,每组配备一位主讲人,由主讲人在封闭式训练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和个性化指导。 三、三、报名方式报名方式 报名链接: https:/www.sojump.hk/m/14839081.aspx?from=singlemessage 报名参加封闭式训练环节的学员需缴纳学费,本期学费 1500 元(人民币),请提前汇入天津大学账号,学校提供发票。因学校财务处工作时间安排,在 62 月 23 日以前到账的学费,能在暑假前出具发票;23 日以后到账的学费将在暑假结束后开具发票。 汇 款 成 功 后 , 请 将 汇 款 回汇 款 成 功 后 , 请 将 汇 款 回 执 电 子 版 发 送 到 讲

5、 习 班 工 作 信 箱执 电 子 版 发 送 到 讲 习 班 工 作 信 箱(),邮件主题为“姓名),邮件主题为“姓名+ +学校”,请在邮件内容中注明发票学校”,请在邮件内容中注明发票抬头抬头、贵单位税号、贵单位税号、回寄地址回寄地址、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天津大学开户行、账号等信息如下: 单位名称: 天津大学 单位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 92 号 电话:022-27401087 人民币账户开户行名称:天津银行兴科支行 开户行地址:天津南开区鞍山西道 182 号 开户行代号:4036 联行号:313110040364 帐号:1036 0120 1090 008441 税

6、号:120 104 401 359 321 企业微机号:1040 9828 四、四、食宿安排食宿安排 本期讲习班不提供食宿,请学员自行解决食宿问题。学员可选择在老校区周边预定酒店,可到学生食堂用餐。 欢迎有志于语言学科学方法研究的青年学者及学生积极报名参加! 附件:1.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第一期)时间安排 2.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第一期)课程内容简介 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 2017 年 6 月 11 日 (联系人:冯卉:13682117285,) 3 附件附件 1 1: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第一期)(第一期)时间安排时间

7、安排 内容安排内容安排 时间安排时间安排 主讲人主讲人 讲习班报到 2017 年 7 月 9 日上午 理论课程 1 2017 年 7 月 9 日下午 2017 年 7 月 10 日上午 李亚非教授 讨论课程 1 2017 年 7 月 10 日下午 李亚非教授 理论课程 2 2017 年 7 月 11 日上午 2017 年 7 月 11 日下午 冯胜利教授 讨论课程 2 2017 年 7 月 12 日上午 冯胜利教授 理论课程 3 2017 年 7 月 12 日下午 2017 年 7 月 13 日上午 Charles Yang(杨鹏)教授 讨论课程 3 2017 年 7 月 13 日下午 Cha

8、rles Yang(杨鹏)教授 结业典礼 2017 年 7 月 13 日下午 4:00-4:30 附件附件 2 2: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语言学科学方法讲习班”(第一期)(第一期)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简介简介 专题一:语言和普遍语法(主讲人:李亚非教授)专题一:语言和普遍语法(主讲人:李亚非教授) Language and UG. Two topics, one is to use science, the other is to use a method in science. 两个话题:两个话题:语言学使用的语言学使用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 第一讲:第一讲:Two gener

9、al facts about human language and the 2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t is mostly based on the paper published on 當代語言學。It literally uses physics to help explain some general facts of language. 参考译文: 第一讲:第一讲:两个人类语两个人类语言普遍现象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言普遍现象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该话题基于发表在当代语言学上的论文内容进行讨论,实际上是使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语言现象。 第二讲:第二讲:How UG

10、 and iconicity interface? It is on my theory of UG collaborating with linear iconicity to yield a cluster of properties of th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published in ZhongguoYuwen two years ago). It makes use of the type of methodology found in biology. 4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第二讲:普遍语法和象似性的接口第二讲:普遍语法和象似性的接口 此

11、前,李亚非教授在形式句法、象似性理论与汉语研究(2014 年发表于中国语文)中提出:普遍语法和线性象似性相结合,能够使连动式产生一系列特征。本次课程将依据该理论,用生物学发现的方法解释语言现象。 专题二:专题二:乾嘉乾嘉“理必理必”思想当代意义思想当代意义理论与方法(主讲人:冯胜利教理论与方法(主讲人:冯胜利教授)授) 中国学术有无自己的科学思想、理性思维?乾嘉学术的“理必”思想,即可回答这一学界向未正视的大问题。 第一讲第一讲 将从乾嘉考据学的历史和成果上 (阎若璩、 顾炎武、 戴震、 段王等学术贡献)揭示其鲜为人知的“理必”思想; 第二讲第二讲 从乾嘉学者的训诂材料中发掘其“重发明”的学术

12、理路和风气。 这种学术理路,经全盘西化的五四文化运动之涤荡之后,一蹶不振,至今仍元气不继。故而吉川幸次郎追述的季刚(黄侃)先生慨叹之“今发现之学兴,发明之学替矣”的警世论断, 对今天来说, 更具特别之意义。 本讲宗旨即在发掘中华学术科学思想,呼唤中华学术理性思维的回归! 专题三:专题三:语言和认知语言和认知(主讲人:(主讲人:Charles Yang(杨鹏)教授(杨鹏)教授) Charles Yang: language and cognition. 第一讲第一讲: Why 72? Everyone learns that counting can go on forever but no o

13、ne does so by literally counting forever: There must be a point by which children learn the generative system of numeral formation. But why is this magic number 72 for English-learning children (Fuson 1988)? Why is it approximately 40 for children learning Chinese (Miller, Kelly, & Zhou 2005)? I exp

14、lore some potential connections between numerical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cluding the classic problems in morphosyntactic learning (e.g., English past tense, the dative constructions, etc.). 参考译文: 第一讲:为什么是第一讲:为什么是 7 72 2? 计数可以永远进行下去,但实际上没有人会这样做:儿童在学习计数的生成系统时, 有一个节点。 这个神奇的节点数字对英语背景的儿童

15、来说, 是 72 (Fuson,1988);对汉语背景的儿童来说,大约是 40(Miller, Kelly & Zhou,2005),其5 中缘由何在?本次讲座我们将探讨计数能力发展和语言习得之间的一些潜在联系,包括形态句法学习中的经典问题(如:英语的过去时态、格结构等)。 第二讲第二讲: The acquisition of variation Children often regularize variable linguistic input in categorical ways (Singleton & Newport 2004, Hudson Kam & Newport 2005)

16、, thereby planting the seed of radical language change (Lightfoot 1997). At the same time, children are also exceptionally attuned to the structural and probabilistic aspects of language use (Roberts 2002, Smith et al. 2009), which is ultimately the basis for stable linguistic variation (Labov 1989). How do we reconcile these seemingly conflicting findings? I propose 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