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51998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五)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2010 届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精编模拟五参考公式: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 )P ABP AP B 24SR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 )P A BP A P Bgg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 343VR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1)(012)kkn k nnP kC ppkn ,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5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分,共 5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I为全集,321SSS、是I的三个非空子集,且ISSS321,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 )(A)(321SSSCI; (B)(221SCSCSII;(C)321SCSCSCIII;(D)(221SCSCSII.2、已知ar、br 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r2br ) ar,(br 2ar) br ,则ar与br 的夹角是( )(A).6(B) 3(C).32(D).653、已知)2(524cos,53sinmm mm,则2tan等于 ( )A、mm 93B、|93|mm C

3、、31D、5 4、已知RaRx ,,a为常数,且)(1)(1)(xfxfaxf,则函数)(xf必有一周期为: ( ) A、2aB、3aC、4aD、5a5、1222 2yxkxy与交于 A、B 两点,且3OBOAkk,则直线 AB 的方程为: ( ) A、0432 yxB、0432 yxC、0423yxD、0423 yx6、我国储蓄存款采取实名制并征收利息税,利息税由各银行储蓄点代扣代收。某人在 2001 年 9 月存入人民币 1 万元,存期一年,年利率为 2.25%,到期时净得本金和利息共计 10180 元,则利息税的税率是: ( ) A、8%B、20%C、32%D、80%7、不等式32 12

4、2 12xxCC的解集是( )A、 B、3的正整数大于 C、4,5,6 D、4,4.5,5,5.5,68、七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人必需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的种数是( ) (A) 1440 (B) 3600 (C) 4320 (D) 48009、若关于x的方程242xkx只有一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 )A、k=0 B、k=0 或k1 C、k1 或k1 或k=21,选(B)3:由于受条件 sin2+cos2=1 的制约,故 m 为一确定的值,于是 sin,cos 的值应与 m的值无关,进而推知 tan2的值与 m 无关,又21,故选 D。4:由于xxxtan1tan1)4tan(,

5、从而函数)(xf的一个背景为正切函数 tanx,取4a,可得必有一周期为 4a。故选 C。5:解此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注意题目隐含直线 AB 的方程就是2 kxy,它过定点 (0,2) ,只有 C 项满足。故选 C。6: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利息税的税率是 20%。故选 B。7:四个选项中只有答案 D 含有分数,这是何故?宜引起高度警觉,事实上,将 x 值取 4.5 代入验证,不等式成立,这说明正确选项正是 D,而无需繁琐地解不等式。8:(用排除法)七人并排站成一行,总的排法有7 7A种,其中甲、乙两人相邻的排法有26 6A种.因此,甲、乙两人必需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有:7 7A26 6A3600,对照

6、后应选B;9:作直线2 kxy的图象和半圆24xy,从图中可以看出: k的取值范围应选(D). 注:求与方程实数根个数有关的问题常用图解法. 10:如图,将正四面体 ABCD 补形成正方体,则正四面体、正方体的中心与其外接球的球心共一点.因为正四面体棱长为2,所以正方体棱长为 1,从而外接球半径 R23.故 S球3.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1、21a; 12、02xx或; 13、611或1211或1214;14、1; 15、3;3DCBA42-2-4-6y-55x-2 O12解析:解析:11:221 21)(xaaxaxxf,由复合函数的增减性可知,221)(xaxg在), 2(上为增函数,02

7、1 a,21a。12:计算机进行运算:lg,*, 2 ,xx时,它表示的表达式是lg2x x,当其有意义时,得20x x,解得02xx或13: 本题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解题的开窍点是:每个面的三条棱是怎样构造的,依据 “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就可否定1,1,2 ,从而得出1,1,1 , 1,2,2 , 2,2,2三种形态,再由这三类面构造满足题设条件的四面体,最后计算出这三个四面体的体积分别为: 611,1211,1214,故应填.611、1211、1214中的一个即可.14.解:直线::sin()16l化为一般方程:320xy,点 P(2,)6化为点3, 1Q,则点3, 1Q到直线

8、的距离为332 312d 15 解:由COFPDF 得OFCF DFPF,即.CF DFOF PF=.OF PBOBOF=.AF BF=.OAOFOBOF,即. 22OFOF=2. 2OFOF,解得1OF ,故PFPBBFPBOBOF=3三解答题:三解答题:16.解:当 P 为真时,有212120400200mxxmmx x g4 分当 Q 为真时,有22(1)0310mmmm 5 分11m3m 得或 6 分由题意:“P 或 Q”真, “P 且 Q”为假 等价于 (1)P 真 Q 假:2113m mm 8 分(2)Q 真 P 假:2121131m3m mmm 或或11 分 综合(1) (2)m

9、的取值范围是1|213mmm 或 12 分17.解:(1)BCACABuuu ruuu ruuu r 2()|2AB BCAB ACABAB ACAB uuu r uuu ruuu r uuu ruuu ruuu r uuu ruuu r1AB ACuuu r uuu r2|3ABuuu r , |3AB uuu r 即 AB 边的长度为3 3 分(2) 由1,2AB ACAB BC uuu r uuu ruuu r uuu r得| |cos1ABACAuuu ruuu r -| |cos()2ABBCB uuu ruuu r即| |cos2ABBCBuuu ruuu r -由得| cos1

10、cos2|ACA BBCuuu r uuu r,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ACB ABCuuu r uuu rsincostan1 sincostan2BAB ABA tan2tanAB- 8 分(3) | 2AC uuu r ,由(2)中得113cos6| |2 3AABACuuu ruuu r 由余弦定理得222|2| |cosBCABACABACAuuu ruuu ruuu ruuu ruuu r =3344 356 |BCuuu r =5- 12 分18解:()cbxaxxxf23)(,baxxxf23)(2, 1分由题意,知2m,, 21) 1 (cbaf023) 1 (baf

11、,即. 4, 32acab 2 分).321)(1(3)32(23)(2axxaaxxxf 3 分 当3a时,0) 1(3)(2xxf,函数)(xf在区间),(上单调增加,不存在单调减区间; 5 分 当3a时,1321a,有x)321,(a) 1 ,321(a), 1 ( )(xf +-+)(xf当3a时,函数)(xf存在单调减区间,为;1 ,321 a7 分 当3a时, 1321a,有x) 1,()321, 1 (a),321(a)(xf + +- -+ +)(xf当3a时,函数)(xf存在单调减区间,为;321, 1 a9 分()由()知:若1x不是函数)(xf的极值点,则3a,, 1,

12、3cb. 2) 1(133)(323xxxxxf 10 分设点),(00yxP是函数)(xf的图像上任意一点,则2) 1()(3 000xxfy,点),(00yxP关于点)2 , 1 (M的对称点为)4 ,2(00yxQ,,4222) 1(2) 12()2(003 03 00yyxxxfQ(或 002 03 002 03 002 003 02 0002 03 004) 133(43331363121261281)2(3)2(3)2()2(yxxxxxxxxxxxxxxxxfQ)点)4 ,2(00yxQ在函数)(xf的图像上.由点P的任意性知函数)(xf的图像关于点M对称. 14 分19 方法一方法一 :(几何法) (I)证法一:如图 1,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BCDC.SD底面 ABCD,DC 是 SC 在平面 ABCD 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得 BCSC. 3 分证法二:如图 1,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BCDC. SD底面 ABCD,SDBC,又 DCSD=D, 图 1BC平面 SDC,BCSC. 3 分A BCDMS(II)解法一:SD底面 ABCD,且 ABCD 为正方形,可把四棱锥 SABCD 补形为长方体 A1B1C1SABCD,如图 2,面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