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导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465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学习方法】以诵读为主,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注意朗诵的三个境界:一、读准字音,二、读出节奏,三、读出感情。反复诵读,体 味感情。可以相互之间进行点评,比赛。2、字音字形河畔( ) 青荇 ( ) 长篙 ( ) 漫溯( ) 斑斓( ) 笙萧( ) 满载( ) 登载( )悄悄( ) 悄然( ) 长篙 ( ) 蒿草 ( ) 稿草 ( ) xiao笙( ) Xiao( )瑟 Xiao( )洒 ln

2、斑( ) ln ( )言 ln 波( )3、了解作者及背景 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 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 1928 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 35 岁时乘飞机从南京 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二、合作探究(分析鉴赏感受意象美)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

3、不一样呢?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讨论这些 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4、第二节中,诗人为什么将“河畔的金柳”比作“新娘”?5、第三节中,能将“招摇”改为“轻摇”吗?“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 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6、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自 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 (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你能发现再别康桥 的“三美”是如何体现的吗?3、

4、课文总结1、读完诗歌,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2、小组合作,组员相互交流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整合自学成果。整合后的自学成果:【展示交流当堂达标训练】 1、 朗读 2、 选择预习导学中的内容 【反馈检测】一、填空1、 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的是2、 再别康桥的中心意象是3、 再别康桥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二、阅读再别康桥 ,回答下列问题。1、诗的开头三个“轻轻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作者时而放歌,时而沉默,你觉得这样写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3、本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4、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 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柳永的“多 情自古伤离别”时至今日李叔同“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抒离别之情的诗作可谓 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哪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