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学案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84104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用太阳计时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 12 课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能力 :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能制作简易日晷模型。 情感: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知识:知道用日晷记时的道理。二、重点难点: 知道用日晷计时的原理 三、教法学法: 实验探究 四、课前准备: 1.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时的 2.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纸板、牙签、手电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现在几点了? 2、你们是如何知道现在的时间的? 3、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有时根据什么来判断时间的呢? 4、: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古人

2、究竟是通过什么来计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 究这个问题。 生说时间 生:看手表。 生 1:我在网上看见过沙漏,古人是通过沙漏来判断时间的。 生 2:我听奶奶说过,古时候夜里有人专门打更,人们是根据更声来判断时间的。 生 3:看太阳。 生 4:看天色。 生 5:古人有的时候用点燃的香来计时,以一炷香为单位。 通过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时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古代人计时的方法,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计时工具。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现在计时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手表、电子表等。你们知道古人 的计时工具吗? (2)不错,古人计时的工具有很多,也很漂亮。一般有:沙漏、水钟、日晷等,而且

3、每一 种计时工具里面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师课件展示古人计时工具:沙漏、水钟、日晷)(3)对这三种计时工具,你还有哪些了解,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4)同学们知道真多啊!是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沙漏、日晷、 水钟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不仅在外形上,而且还体现在计时的准确性和 先进性上。 (师课件展示各种各雅阁的沙漏) (5) (课件展示日晷的组成图)日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上面倾斜的石制圆盘叫晷面,圆 盘中心和晷面垂直的铁钉叫晷针。古人就是利用一天中晷针投在晷面上的影子长短和方向 来计时的。下面我们再来观赏一下各种各样的日晷。 (师播放课件) (6)同学

4、们认为古代的计时工具与现在的计时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吗? (7)小结:是啊!用“沙漏、日晷、水钟”来计时,能让人清楚地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更能促使人去节约时间,但却都不及现在的计时工具准确、方便。 2.了解资料卡知识。 师:(课件展示教科书中三种计时法的资料卡)我国人们从古到今主要用到了以下三种计 时法。请同学们说一说“夜半”指的是什么时间?“日出” “日中” “日入”又是指的什么 时间? 师:同学们听过夜半鸡叫吗?哪鸡鸣又是几点呢? 3.整理资料,引导学生发现计时方法。 师:过去我们的先辈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种作息时间是根据什么? 师:古人是如何利用太阳计时的? 师:我们上节

5、课也观察了影子,现在我们再来整理,分析一下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 记录,看能发现什么? 师:(引导学生汇报)从观察记录中,有什么发现? 师:古人就是利用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发明了日晷。你们所做的观察,记录,分析,都是 古人曾经做过的,同学们也发现了日晷计时的道理,同学们真了不起! 4.制作日晷。 师:该怎样制作一个日晷呢? 师: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制作材料,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组准备制作一个 什么样的日晷呢,制作方案想好以后,可有组长到前面选取所需材料。 师:下面,请同学们上台来展示你们的作品,看看那一组同学制作的最好,最漂亮。 三,利用日晷计时。 1. 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利用我们手中的日晷来计时呢? 2. 猜想假设。 师:将日晷放制作方案。 在太阳底下,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时间。 3. 制作方案。 师:下面就要我们到操场去用日晷来计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操作呢? 4、小组汇报方案。 5、实施方案。 师: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利用你手中的日晷,按照我们设计的方案来计时了。在计时的过程 中,各组同学要互相帮助、共同合作,老师期待你们的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