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3277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找到的答案,毛概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20131 学年第一学期 复习纲要1、请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答: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4,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

2、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 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请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思想解放的历程,谈一谈你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解。 答:回顾历史,揭示规律,可以得到历史的启迪。改革开放 30 年我们走过的解放思想历程, 也给我们正在进行的继续解放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提供了许多值得 思考和认识的地方

3、。 (一)解放思想具有客观现实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分析新形势发现新问题,不断适 应客观情况变化发展要求,及时思考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二)解放思想具有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善于把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在实践中检验我们的解放思想成果,让思想的 火光在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放出光芒,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实践、改变世界的巨大动 力。 (三)解放思想具有创新性特征。要求我们不惧风险,以攻坚克难、敢想敢干的气魄和胆 量、睿智和才能,不断创新实践、创新理论,不断创造新业绩。3、请论述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

4、的道 路。 答: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 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必 然之路。 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 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

5、无产 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因此,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24、请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及其意义。 答: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 社会主义的顺利改造完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 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第二, 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彻底摆脱了受压迫、剥 削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主人,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

6、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巩固。 第三, 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随着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剥削制度被消灭, 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到空前提高;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国家开始有计划 的经济建设。 第四,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请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答: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第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 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第二, “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 ,是社会主义在

7、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 第三,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共同富裕” ,最能从目的上体现 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与基本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 系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6、请结合我国最大的实际和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发展”这一 问题的理解。7、怎样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 史发展的根本动力。(2)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

8、力。 (3)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 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束缚的观点,因 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 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4)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8、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 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 来,使马克思主义在

9、中国实现具体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丰富的 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 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9、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答:发展是硬道理,改

10、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稳定是前提 。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中,当前人民的“需要”有什么变化,由此决定的当前社 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什么变化?如何解决? 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矛盾?是什么性质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些 矛盾?有鉴于此,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给予了创造性的回答,集 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部著作中。 主要观点有:第

11、一,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 适应,又不相适应,这个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明确指出:“在社 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 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 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毛泽东认为,这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 社会有着与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 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

12、地得到解决。 ” 第二,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三,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形势作出了基本符合实际的判断。他认为在我国“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阶级斗争 已经结束”现在大量的和经常表现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 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 第四,正是这些矛盾,包括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毛泽东运用对立 统一规律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矛盾,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 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所

13、取得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做的4一项重要贡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矛 盾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矛 盾。这样,既突破了长期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流行的否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的形而上学 的观点,又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严格地加以区 别,从而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开始认识到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来进行,并围绕 生

14、产力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实际上为后 来的社会主义改革打开了一条宽广的认识道路。也正是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变化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11、谈谈你对钓鱼岛问题的理解及应有的态度。12、 (2010 年 10 月,新闻媒体报道了“讨薪民工不问法治求河神”的新闻,2011 年 10 月 ,媒体报道了 “奶奶死去 7 日女婴无人问” 的新闻,今年 10 月,媒体报道了“民工模仿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自拍讨薪视频”的新闻,谈谈你对此类事件的看法。13、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中国的探索印证和强化了这一点。中 国在走一条

15、古人没走过、外国也没走过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特色,就是 个性。你弱之时,个性是“刺儿头” ;你强大了,个性就是风格。而今,中国模式和道路已 成一种“显学” 。按计划,2020 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 10 年“尤为关键” 。如 何实现目标,中国道路如何继续走?请关注十八大,关注中国道路。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答: 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意味着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激发了全体国民投资 、创富的积极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经

16、济走上了快车道。 第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角 色,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总体实力,使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国有企业活力和 竞争力大幅提高,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 制度载入宪法,从根本上消除了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当做权宜之计的观念误区和实践束缚 ,极大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 第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国家有效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增强微观监管能力,提升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解决许多棘手经济社会问题提供 了便捷的工具。 第五,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把进一步工业化、城市 化的需要与各类土地使用者的权益平衡地加以考量,有效配置土地资源。要真正实现国家 的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 第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搭建了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竞 争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大大缩短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