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69597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及对策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常熟市塔前小学常熟市塔前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宏观背景: 21 世纪初,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以新的起点纳入了人们的 视野。目前,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学校广 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 化,同样,重新审视、质疑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发现也有许多的缺失和遗憾,急切需要 理性的冲击和碰撞。 现实背景: 1、教师课堂教

2、学行为的问题是学生表现不佳的根源 反思回顾近年的一些公开教学或随堂听课,常会看到学生表现不佳的现状。在学生表现不佳的 背后,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这样的话:“这些学生怎么这么不敢表现、不想表现,真是没办法” ;“下 课还生龙活虎的,一上课学生就是不肯和老师配合” ;“学生不想表现,教师再怎么引导都没有用” 这种埋怨所折射出来的观点令人担忧:我们的教师缺乏自我反省和理性思考的意识,不会剖析 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哪些问题,不会寻找“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根本缘由,却把学生推 向问题剖析的首席台。当然也有老师能将矛盾指向自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分析自己教学行为的问 题。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经验引起

3、的行为变化。学生的表现行为及其学习结果与教师在课堂 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有直接关系。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 果。 2、对课堂教学行为问题归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省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曾于讲座中谈及“如何看待和维持一年级新生上常识课的纪律问题?”, 三种教师有三种不同水准的回答:(1)无能老师总抱怨学生脾性恶劣,实在管不了;(2)无知老 师则来个“吆喝”一声吼,惊座全场;(3)知能老师看到学生不守纪律,就告诫自己策略不行,需要 明明白白学生的心。 面对同一个教育问题,不同的教师可以基于自己当前的教育理念对问题形成的原因作出不同级 别的解释。由于各位教师文化结构,理

4、念观点不同,所以归因有积极与消极之分。针对无能、无知、 知能老师的归因该作怎样的评判呢?我认为知能老师的归因是积极的,因为他没有把“问题”绝对化, 而是用持续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的成因。这种归因能让人发挥最大潜能去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 如无能、无知老师那样从抛弃自我和躲避责任的立场分析问题。教学是由“问题”组成的,对一个个 问题作出积极归因的过程正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种种磨炼。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觉得开展对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归因与对策研究很有必要,也极具 现实意义: 首先,课题研究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建立相亲相爱的 师生关系,才能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

5、趣,有助于建立和谐、热烈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课堂教学 环境,这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重要保证。 其次,研究本课题,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本课题通过观察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对教 师课堂教学行为中各种行为习惯、课堂用语等等进行辨析与讨论、归纳,梳理哪些教学行为会对课 堂教学效果产生有益的作用,哪些是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从而引导教师规范自身的日常课堂教学 行为。 再次,课题研究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本课题教师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者,双重的身份 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技巧,又提高教师进行 教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可谓一举数得。 总而言之,开

6、展本课题的研究能从根本上对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加以审视和变革,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有效,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 因此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始于 1928 年,由英国的威克曼(E.K.Wakeman)率先提出,其代表人物是2美国的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 。问题行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西方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 国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 年 4 月 18 日,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上根据摘要 匹配(模糊)对相关文章进行了模糊检索(中文摘要) ,在 1994

7、年至 2007 年间,检索到含“问题行 为”一词的有 6843 篇;含“教师教学问题行为”的就有 866 篇。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中,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对教育中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主要分两大主 题:即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和课堂中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对教师“问题行为”的 研究多侧重如下层面: (1)概念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如马晓春和王统永在教师问题行为刍议一文中认为“教师的 问题行为是指教师身上出现的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不正 确的行为。教师必须认清教师问题行为的成因,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成长。 ” (2)整体状况

8、的探讨。如冯江平在中小学教师的问题行为及其改进一文中对中小学教师存在 的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分析了这些问题行为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及其形成的原因,探讨并提出 了对中小学教师的问题行为矫正与改进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3)重要性探讨。如张宝明和张智在应高度关注教师的问题行为一文中认为教师的问题行为, 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产生的原因,指出教师不能处理好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导致教育 行为出现偏差,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4)师德方面的探讨。如徐晓光和王水玉在改善中小学师德问题行为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随 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师德问题行为愈显突出,分析其成因,应弱化一点“钢

9、性” ,激励 “内发”力量,关注教师的自我改善和发展,这是当前教师教育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至于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是浙江海洋学院的宋秋前 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鸥。前者在课堂教学问题问诊与矫治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缺失严重抑制 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矫治这些缺陷已经成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一场攻坚战。他认为应通过分 层递进教学、重视自主行为培养、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和情感教学等措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而石鸥则在教学未必都神圣试论教学病理学的建构认为教师习惯于从神圣的教

10、学理念来 展开现实的教学系统,然而教学未必都神圣。和人与社会一样,教学也“患病” 。教学疾病侵蚀着教学 机体,危及着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我们应该在医学病理学、社会病理学和教育病理学的基础之上, 建构一门教学病理学,来研究教学疾病的各种类型,研究教学疾病产生的原因、发展和扩散的过程与机 制,研究如何治疗和预防教学疾病,为保障和促进教学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由上观之,课堂教学“问题行为”的已有研究多偏向于教师行为认知及其问题解决的普遍性阐 述方面,但是很少涉及深入细微的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有关“教学病理学”的理论成果虽然对教 师在观念上形成清晰认识有一定指导作用,但由于实践的复杂性缺乏一定的实质

11、性指导。尤其在目 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更是在新、旧理念的冲突中变得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借鉴上述研究成 果,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情况,运用课堂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式,进行教师课堂教学 行为问题的归因及对策研究这个课题,必将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成效方面更具有可操作性 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三、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的目标 1、教师层面:通过对课堂教学洞察分析、发现问题,剖析寻找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改进的有效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听课、评课、研讨,培植教师的反思精神,积极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先进教学理念,以 指导课堂教学行为。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12、品性。32、学校层面: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缺失的追溯,寻找学校管理层面的根由,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制度。通过对矫正策略的研究,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先进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型科研型的 教师队伍。通过课题实施,营造浓郁的具有反思精神的教学研究氛围,提高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 进师生共同发展。四、课题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四、课题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一)概念界定 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行为:是指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从心理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应该是以意识为中 介,以自觉目的为特征的意志活动。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 技能方

13、式,它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由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各种外显性的技能表现构成; 二是由教师既有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情境的把握、对教学行为的选择等认知活动构成 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包括课堂管理行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时间的效益。它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课堂经 验、专业技能、人格素养。主要教学行为: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事先作好准备的行为。它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培养与培 训的质量,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事先准备的程度。辅助教学行为:直接指向具体学生和教学情境,面对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临时采取、调整的 教学行

14、为。它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课堂经验与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学机智。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和对策 教学行为问题是相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行为而言,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 驾驭教学活动而导致教学缺失等问题的各种外部表现。本课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 而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从事教学活动,并具备良好的教学愿望,在课堂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过激行为 不在研究之列。归因就是教师在完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之后对自己或他人教学结果的成败原因、原 因关系、原因后果以及后续教学行为抉择倾向的一种“由果溯因”性的认识或回答;是一种动机性 认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观念。 这个含义包含

15、了三层意思。 首先,认识或回答教师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参考国外对教师教学归因的研究,我们认为, 我国教师教学成败,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教学能力水平、努力程度、身体状况、心境情绪、教材 难度、学生水平、教学条件、运气机遇等。 进而,认识或回答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复杂性。教学活动中的任何原因的形成,都有它内 在的因素或外在的因素,或者内外在因素,如果我们再把这些内外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就会发现有 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因素是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这样,教学成败原因的 形成,就可能涉及到一个维度、两个维度、甚至多个维度,十分复杂。 最终,认识或回答原因后果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后续教学行

16、为的抉择倾向。归因理论研究证明, 个体对原因后果的认识决定着个体的情感经验、成功期望和后续行为的抉择倾向。换句话说,即认 识不同,情感体验就不同,成功期望就不同,后续教学行为抉择倾向就不同。 本课题研究,我们着眼于目前小学教师课堂上有缺失的教学行为,旨在理性剖析教学行为问题 的基础上,进行诊断,对问题进行归因,并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真正促进学 生学业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1、教育政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强 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叶澜先生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提出了“自我 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强调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对象,并成为自身专业4发展的主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本身便是“自我更新”的需要,作为学校的 校本研究,则是促进教师“自我更新” 。2、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作为一种态度改变理论,费斯廷格认为: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即对态度对象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