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7634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家禽的管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章 家禽的管理第一节 家禽的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即研究动物同其周围事物连续地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家禽由于受长期工人选择及人工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其生活习性和其原始祖先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行为得到了加强,如产蛋或生长速度等,而有些行为退化或消失,如飞翔和就巢性。又由于不同的用途和选择方向,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品种,这些品种间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斗鸡的好斗性和来航鸡的产蛋性能。学习家禽行为学的目的是了解家禽的行为及其本质,创造适合家禽习性的条件,使它生活舒适,能够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一、家禽的主要行为表现(一)饮食行为1雏鸡采食行为 雏鸡在出壳

2、后的 48h 或更长的 72h 内可以靠吸收卵黄获取所需要的营养,但是雏鸡出壳后不久就有啄食行为。开始是啄食碎蛋壳或同伴的脚趾,当加入饲料以后就试着啄食饲料,经过反复几次试探性采食,雏鸡对饲料的颜色、形状、粒度、硬度等逐渐产生了条件反射,这样卵黄吸收完全之后,雏鸡就可以靠自己采食满足营养需要。为了使雏鸡尽快建立起对周围环境主要是对饲料和水的条件反射,一般要求雏鸡在 3 日龄之前给予 2324h 的光照,有足够多的料盘供雏鸡采食,3 天之后光照逐渐减少。鸡的味觉系统不发达,雏鸡的味觉更不发达。雏鸡开始啄食和采食是没有选择性的,只有当雏鸡建立起对饲料的颜色、形状等件反射时才能进行选择性采食。雏鸡由

3、于具有群体生活的习惯,一旦有一只鸡学会采食,马上就有许多雏鸡学着争抢食物,达到学会采食的目的。雏鸡出壳后虽然很快就能学会采食,但是采食量不能满足本身生长发育的需要。2 日龄到 3 日龄的蛋雏鸡体重比 1 日龄低 23 克,4 日龄开始蛋黄的营养2基本吸收完毕,主要靠从饲料中获取营养,采食量增加的也很快。雏禽快速恢复由吸收卵黄营养到以消化饲养营养,对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所以雏鸡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适口性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可以影响雏鸡的采食行为。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雏鸡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活泼好动,睡眠安详,可以很快学会饮水、吃料,发育正常。环境温度高于 36时,刚出壳的雏鸡就会由于感觉

4、太热而处于热应激状态,垂翅,伸舌,张嘴喘气,伏地,饮水量大增,造成室内湿度过大,也不利于雏鸡的开食。雏鸡对温度的依赖性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14 日龄以上的雏鸡,可以在 25左右的常温下正常采食。光和响声可以影响雏鸡的采食行为。雏鸡的趋光性可以帮助雏鸡加快学会寻找到食物,但是如果光照强度不均匀,就会造成雏鸡向光源一方拥挤。禽舍中碰击料槽的响声或饲养员的行走声、说话声等都能吸引雏鸡前来采食。明暗交替变化的光照和时而的响声,可以把那些闲散或卧睡的雏鸡惊醒,转向采食。这一点对肉鸡更重要,可以增加鸡的采食量,提高增重速度。2成年鸡采食行为 成年鸡的采食行为要受到产蛋和群体优势等级的限制。散养鸡

5、一般都有一只公鸡保护十几只母鸡在其领地内采食,一旦看到其他鸡尤其是公鸡来偷吃饲料,它就会将入侵者赶跑,这些入侵者往往是一些当年孵化还未完全成熟的小公鸡。母鸡之间也存在等级现象,优势母鸡不让劣势母鸡吃食,劣势母鸡只有趁其不注意抢吃几口,看到对手来啄就逃避,优势母鸡即使已经吃饱之后,如果看到劣势母鸡来吃又会再去夺食。笼养母鸡由于受到鸡笼的限制,不能到处觅食,只能采食人工加在食槽中的饲料。长期食用饲槽中的饲料,使鸡对饲料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等形成了固定的条件反射,对饲槽中的其他物质如苍蝇、大的骨粉块等均不予理睬,甚至将整粒的玉米也剩下。笼养鸡的饲料粒度尽量保持始终一致,不要轻易加大或减小,否则会影

6、响鸡的正常采食。母鸡采食高峰和喂料次数以及时间有很大关系。鸡全天都采食饲料,但相比较而言,早晨和傍晚的采食量稍多些。在长期的进化和驯养中,鸡已经习惯于黄昏时多采食饲料。因此,黄昏时鸡的采食量比清晨又稍多些,傍晚采食量占全天的 35%40%,但清晨鸡的采食速度比其他时间快,采食频率可达每分钟3150 次。清晨的采食量受傍晚采食量的制约,如果傍晚鸡采食的饲料较多,那么清晨的采食量就相对地减少。温度和饲料能量可以影响鸡的采食量。在常温条件下(1825) ,鸡靠物理性调节维持体温平衡,温度高于 27时,鸡体散热受阻。由于高温季节采食量减少,如果不提高饲料的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就影响鸡的营养摄入量,从而影

7、响鸡的产蛋或增重。温度低于 16时,鸡就要多消耗饲料能量来维持体温平衡,采食量增加,需要降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3饮水行为 鸡体内的水分来源有三种,分别为直接饮水、青饲料中的游离水和营养物质在氧化代谢过程中化学反应释放出来氧化水,这三种来源的水在调节体液平衡过程中起的作用是相同的。(1)饮水行为的发生 鸡通过排粪尿、呼吸、产卵等丢失水分后,体液减少,刺激神经系统,使鸡产生渴感。另外体液的减少还影响到血压的变化,刺激心房容积感受器,然后把信号传到下丘脑中邻近区域而激发觅水行为。近年来试验证明,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可通过脑部腹侧的额页下器官的微细结构细胞而触发觅水行为和饮水行为。(2)饮水行为的终止

8、 当饮水量快达到饱和时,信号不断反馈给控制系统,暂停饮水片刻,再饮水一会,再暂停更长时间,直到最后停止饮水。鸡的饮水受年龄、饲料、温度、时间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幼小的鸡体内水分比例比成年鸡高,对缺水也更敏感,缺水会很快导致脱水。刚出壳的 1日龄雏鸡,由于可以利用体内卵黄,48h 内不吃料没有生命危险,但须及时补充水分。随着鸡的不断长大,通过各种途径排出的水分增多,饮水的绝对量增加,产蛋鸡比不产蛋鸡需要更多的饮水。温度对饮水行为的影响与温度对采食行为的影响正好相反。温度升高,鸡从体表、粪尿、呼吸等方式蒸发散热过程中,丢失大量的体液,必须通过增大饮水量得到补充。饮用温度高的水比温度低的水饮水量要

9、大一些。(二)鸡的性行为 鸡的性行为包括求偶、爬跨、交配、射精四个环节,由于公鸡的阴茎已经退化,射出的精液没有冲力,交配过程只是退化的阴茎和母鸡阴道接触,精液流到母鸡阴道中,交配过程没有哺乳动物那样剧烈。1性行为的表现 公鸡最典型的性行为表现是在母鸡中跑动为开始的,它4在跑动中逐个检查母鸡以寻找能接受交配的个体。交尾可发生于一天中任何时间。但以午后傍晚之前最常发生。幼龄雏鸡通常不表现性行为,早期性经验对性行为的发育有影响。此外性成熟和鸡的品种、营养情况以及光照都有密切关系。渐长的光照和丰富的营养可以提前鸡的性成熟,轻型鸡的性成熟早于大体型的鸡。2性行为与优胜序列 性别之间也存在优胜序列关系,一

10、般是公鸡优胜于母鸡。不同群体等级的公鸡对于不同等级地位的母鸡又各具有优胜地位。交配行为往往是较优胜的公鸡一方向处于从属地位的母鸡一方进行求情活动之后发生的,这种异性间的啄斗顺序有利于鸡群中同时进行性活动。如果公鸡竟敢向群体地位比本身高的母鸡求情,它将遭到排斥和拒绝。3性行为与人工授精 从动物本身意义上来说,人工授精是对动物的一种性虐待,人为剥夺了动物的性需要。但是从人类的利益来看,人工授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这对当今整个社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合理经济地予以充分利用是有重大的意义。家禽人工授精不仅解决了公母体重差异悬殊造成的受精率低的问题,可以保证受精率自始至终地保持在

11、较高水平,而且由于饲养公禽数较少,种蛋合格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特殊的配套品种,人工授精可以解决自然交配所不能解决的困难。(三)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指同种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反应作用。鸡的群体行为有性行为、母性行为、依恋行为、感情体系、争斗与优势序列以及群体问的信息交流等。1争斗行为 争斗行为是鸡为了争夺地盘和饮食,取得在鸡群中的统治地位,或为争夺配偶而进行的斗争行为。它包括从退却到进攻的一系列行为反应,这些行为可以从优胜的、屈从的或某种中间状态的鸡体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发出的声音以及表现的运动中明显地得到反映,在这方面尤以斗鸡更为突出。雏鸡在 1 月龄左右开始彼此间嬉戏或打闹

12、,这是好斗行为的开端,这种活动可导致啄斗行为。雏鸡在啄斗时无论是姿势还是随后的活动,都很像是真正的争斗斗鸡的行为,但是实际上不发生啄的动作,只是增加了彼此衔啄的动作,只有在距趾发育之后,才发生真正的斗鸡行为。在确定胜负、排出优胜5序列之前,斗鸡行为将反复进行,一直到战败者出现回避行为或屈服行为为止。2优胜等级 也叫优胜序列,是指群体中某一成员较其他成员在许多群体行为中表现有更为优先的地位。优势公鸡往往雄壮、冠红,公鸡取得优势地位有时需要进行战斗,把敌人打败,但这种战斗并不是这只公鸡把所有的公鸡都打败,有的鸡看到自己在外貌等方面就远不如对手,不需进行战斗就已认输。因此,它只要打败鸡群中另一只较强

13、壮的公鸡,他就取得了优势地位,其他鸡也按自己的能力排好位置,形成优势等级。公鸡的优胜等级和母鸡的优胜等级有时是相互独立的,优势的母鸡往往是先获得饲料、饮水、占有产蛋窝、甚至公鸡,公鸡不能与比它等级高的母鸡求偶,即使笼养鸡也存在着优胜等级,一只公鸡和它上下左右的几只公鸡间都有优胜关系。变换公鸡的位置往往要有一场战斗,直到新的优势序列形成。笼养母鸡,一只小笼中的几只母鸡也同样存在优胜等级,随意调换位置对鸡的稳定不利。已经形成优势等级的鸡群,如果没有外来者的入侵能够较安稳的相处,彼此间也有一定的感情。挑鸡在一般的小场来讲要求较严,要经常把不产蛋鸡挑出卖掉,但细心观察发现把不产蛋鸡挑出去以后,整个鸡群

14、的产蛋率并没有提高,有时反而有所下降。(四)产蛋行为l产蛋生理机制 鸡的产蛋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小母鸡在育成期卵巢就已开始发育,在育成期得病或其他伤害都对以后的正常排卵有影响。鸡卵在鸡体内经过卵泡发育一排卵一蛋的形成,然后产蛋排出体外等一连串过程,而这些过程都是受内分泌所支配。8 周龄以下的雏鸡生殖器官的活性低,分泌的激素很少,所以卵泡发育程度不显著,8 周龄以后随着内分泌器官活跃,分泌的激素增多,促进卵泡快速发育。这些激素的分泌,受到光照、营养、疫病、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鸡的脑下垂体分前叶和后叶,其脑下垂体前叶合成并分泌对生殖活动和其他方面有非常重要作用的激素有六种,其中对产卵直接有关

15、的激素是促卵泡激素(FSH)和排卵诱导素(OIH)这两种激素合称促性腺激素(GTH) 。脑下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通过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引起产蛋。但这些脑下垂6体后叶激素实际上是在下丘脑合成的,暂时贮存在脑下垂体后叶。促卵泡激素促使性腺发育并使之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促使肝脏合成卵黄,待卵泡发育成熟后,脑下垂体前叶释放 OIH,OIH 使其排卵。排卵并非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间均可产生,而只能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发生,也就是说引起排卵的 OIH 只在一天当中的某一段时间释放,这个排卵时间是决定产蛋时间的主要因素。2光照对产蛋影响 鸡的产蛋绝大部分集中在白天,呈偏态分布,即上午产蛋多于下午,产蛋高峰集

16、中在 10 点钟前后。鸡的产蛋集中在白天与鸡的排卵时间有关,鸡排卵一般在产蛋后 12h,而且日落前 2h。如果鸡的产蛋时间较晚,它就停止排卵,一枚蛋的形成需要 25h 左右,第二天就不能产蛋,休产一天,形成一个间隔,一个间隔称为一个连产。在自然状态下散养鸡接受自然光照,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季节(夏季)可以有较长的连产期,在日照时间较短的季节,连产期很短。集约化饲养的优良蛋鸡,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才能保持鸡群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光照一方面作为信号刺激,使鸡释放激素,促使排卵。另一方面光照对鸡的采食饮水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影响营养摄入量影响鸡的产蛋。一般高产蛋鸡都要求 1516h 光照。3温度对产蛋影响 鸡除了感觉光照的变化,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在高温的夏季,有些鸡也停止产蛋,俗称歇伏。一方面与鸡的选育程度有关;另一方面炎热的夏季,鸡体散热困难,采食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如果这两段时间的食物供应不充足,会影响鸡的营养摄入量;此外高温还可以引发鸡的抱性和换羽。集约化养鸡在炎热的夏季必须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鸡的热应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