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378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浅谈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摘要:从家庭到幼儿园使幼儿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重要第一步,是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的起跑点。幼儿入园初期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早期幼儿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幼儿将的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让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有个好的过度呢?下面我将根据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幼儿“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及缓解措施谈谈自己的想法。关键词: 分离焦虑 成因 缓解措施正:分离焦虑,即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使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2、多发于学期儿童。出现分离焦虑,起初幼儿的情绪变得消极,又哭又闹,不愿与老师、小朋友交流;严重时对幼儿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有人将随之产生的现象称为“心里断乳期”。一、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分析,在工作的几年中发现幼儿分离焦虑现象呈上升趋势。一个班的孩子,大多数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焦虑现象能很快的缓解,但也有个别幼儿有很强的焦虑情绪。根据分析可能跟家庭的教养方式(家长的过分呵护、娇惯) 、亲子之间的相互依恋的关系、幼儿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有关。(一)家庭的教养方式的影响1 家长的过分溺爱。独生子女更是受到万千宠爱与一身,不仅自于父母的宠爱,祖辈的宠爱更胜一筹。许多家长忙于工作

3、,孩子一出生就交给爷爷、奶奶、姥姥、老爷抚养,祖辈对孩子的爱用“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许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都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上厕所不会脱裤子,午睡起床不会穿鞋子,甚至有些孩子连厕所的台阶都不敢上。在工作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幼儿园中老师不可能一下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孩子各种基本能力的缺乏,也是他们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2 家庭环境使孩子缺乏交往经验。独生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让幼儿很少有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幼儿缺乏与其他同伴交往的经验,长期下去,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进入一个群体时,有时就会出现集体适应的障碍。(二)亲子依恋关系的影响1 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根

4、据调查由父母照料长大的孩子大多都有较强的安全感,对周围的世界信任,入园后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但由不断更换的人照料长大的孩子内心就极度缺乏安全感,周围的环境或人的变化都会使他们产生较强的焦虑感。2 父母的依恋也产生影响。因为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许多家长在孩子入园前期,就开始焦虑。担心,担心幼儿不熟悉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害怕,害怕幼儿在幼儿园会不会发生安全问题,会不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一部分家长再把孩子送进教室后就趴在门上或窗户上悄悄观察幼儿的情况,焦躁不安。有些家长甚至再送孩子入园时与孩子一起痛哭流涕。其实,家长的这些情绪的表现都会进一步影响幼儿,加强幼儿分离焦虑的程度。

5、(三)幼儿自身的因素1 自身的个性与经验。个性开朗的孩子,容易融入新的环境,能在短时间内与老师产生新的师生依恋关系。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原本就不爱说话,换一个环境,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有时可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样的孩子分离焦虑现象也相对的比较强烈。2 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要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去进行各种活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盥洗,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都是有时间的。而幼儿在家里的生活规律不一定与此相符。有的家庭生活作息比较随意,一切以幼儿的意愿为中心;有的幼儿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懒觉;有的幼儿精力旺盛,不睡午觉等等

6、。幼儿园规律的生活对一些适应性较弱的孩子而言,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也会给他们带不适宜和焦虑。3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缺乏。由于幼儿入园前许多家长缺乏对幼儿园、教师的正确认识,没有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导致许多孩子在入园后难以完成自己的事情,如:不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等。这时,看到其他孩子很快完成自己的事情后,他就会变得很焦虑。我班的一个孩子,刚入园时不会穿鞋子,午休起床小朋友都自己穿鞋子,当他看到同伴都会穿鞋时,他就开始不停的大哭,说妈妈没有教自己穿鞋。显然自理能力的缺乏,也是导致孩子焦虑的原因之一。二、幼儿分离焦虑的缓解措施分离焦虑对幼儿的身心有很大的影响。对新入园的

7、幼儿说,消除焦虑感、做好上幼儿园的准备很重要。这需要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共同的努力和合作。(一) 家长配方面:配合幼儿园做好入园准备工作1 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在幼儿入园前家长要多与教师联系,互相沟通,这样能够让老师更多的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从而进行正确指导。同时也减少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便于以后的因人施教。2 帮助幼儿做好能力上的准备。家长不仅要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还要改变幼儿生活中的随意性,比如制定和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以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使幼儿入园更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还要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心理能力三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

8、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应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穿鞋袜等等。当孩子进入新的环境后就能很快的融入到幼儿园的大家庭。交往能力的准备:很多家长很少带孩子出去玩,孩子没有与同龄孩子交流、交往的机会。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与同龄孩子玩耍、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与人的交往能力。也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旅游或参加一些活动,开阔幼儿视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也锻炼与陌生人接触的能力。心理上的准备: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可有意识的多带幼儿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多向幼儿说一说上幼儿园的好处。比如幼儿园有很多的小朋友,幼儿园有很多的玩具,幼儿园老师特别的好,不仅会教小朋友唱

9、歌、画画,还会与小朋友玩耍,教会小朋友很多的本领,老师会想妈妈一样爱你等类似的话语,让孩子在心里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好奇,减少幼儿对幼儿园的抗拒心理。(二)幼儿园方面: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科学、切实的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1 创设温馨的班级环境。活动室的布置要让幼儿有温暖、舒适的感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创设区域,投放幼儿喜欢并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区域材料、提供丰富的玩具,这些都能使幼儿体验熟悉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缓解分离焦虑。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许多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时经常受周围环境和同伴的影响,一个孩子哭,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哭。所以,教师要开展一些有趣游戏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这样不仅

10、可以消除幼儿与老师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幼儿对新环境产生新鲜感。3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如果师幼关系紧张、感情冷漠、互不关心,那么孩子也会产生焦虑情绪。所以,教师要用无私的爱消除孩子焦虑的情绪,多亲亲、多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对于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多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入园的焦虑。4 家园多沟通、交流。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应向家长宣传一些关于正确看待幼儿分离焦虑的知识,让家长正确对待幼儿的分离焦虑现象。教给家长一些缓解幼儿焦虑的方法,如家长可以将孩子熟悉喜欢的玩具或东西带到幼儿园,让孩子随时能看到自己熟悉的玩具或东西间接帮助幼儿降低焦虑情绪;不要在送幼儿入园时躲在角落观察等等。分离焦虑,是每一个孩子和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应正确的看待,尝试用多种方法缓解幼儿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让幼儿顺利的渡过入园关,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