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553975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__第1章_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 1 章章 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1 脑血管疾病及其用药91.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91.1.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91.1.1.2 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91.1.1.3 脑栓塞的药物治疗 121.1.1.4 腔隙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121.1.2 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 191.1.2.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201.1.2.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201.2 痴呆及其用药 211.3 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及其用药 251.3.1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261.3.1.1 拟多巴胺类药 261.3.1.2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281.3.1.3

2、 单胺氧化酶-B 抑制药 291.3.1.4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药 301.3.1.5 金刚烷胺和抗胆碱药 311.3.2 特发性震颤、舞蹈病等疾病的药物治疗 311.3.3 变形性肌张力不全的药物治疗 331.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其用药 341.4.1 脑囊虫病的药物治疗 341.5 急性脊髓炎及其药物治疗 351.6 多发性硬化病及其药物治疗 361.7 神经肌肉病及其用药 361.7.1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药物治疗 361.7.2 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治疗 361.7.3 多发性肌炎的药物治疗 381.8 癫痫及其药物治疗 3921.8.1 抗癫痫药的应用原则391.8.2

3、 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391.8.3 热性惊厥的药物治疗491.9 头痛和神经痛及其用药491.9.1 急性偏头痛及其药物治疗和预防491.9.1.1 一般镇痛药 511.9.1.2 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521.9.1.3 麦角胺生物碱类 531.9.2 紧张型头痛及其药物治疗551.9.3 神经痛及其药物治疗561.10 周围神经病及其用药 561.1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抽动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571.11.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用药 571.11.2 抽动障碍用药 581.12 失眠症及其药物治疗 601.13 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 661.13.1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药671.1

4、3.2 四环类抗抑郁药 701.13.3 三环类抗抑郁药 701.13.4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721.13.5 其他抗抑郁药 731.14 焦虑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761.15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801.16 精神病性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813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1 缺血性脑血管病2 出血性脑血管病3 痴呆4 帕金森病5 特发性震颤、舞蹈病6 变形性肌张力不全7 化脓性脑膜炎8 病毒性脑炎9 脑囊虫病10 急性脊髓炎11 多发性硬化12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13 重症肌无力 14 多发性肌炎15 癫痫16 癫痫持续状态17 急性偏头痛 18 紧张型头痛19 神经痛20 吉兰-巴

5、雷综合征21 面神经麻痹2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3 抽动障碍24 失眠症25 抑郁症26 焦虑27 双相情感障碍28 精神病性障碍41.11.1 脑血管病及其用药脑血管病及其用药1.1.11.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不仅要追求急性期的安全、有效、及时,同时还要重视危险因素的干预,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现重点介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1.1.1.11.1.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1

6、抗血小板药 :对 TIA 尤其是反复发生 TIA 的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抗血小板药(见第 4 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1)环氧酶抑制药:大多数 TIA 患者首选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ASA)。剂量为一日50150mg,顿服。 (2)酸磷酸二酯酶抑制药:酸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的缓释制剂双嘧达莫(DPA)(200mg),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可加强其药理作用,一日 2 次。(3)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药(ADP)氯吡格雷,常用剂量为一日 75mg。 (4)频繁发作 TIA 时,也可考虑选用血栓素 A2(TXA2)合成酶抑制药奥扎格雷静脉注射。

7、2抗凝药;抗凝治疗目前不作为 TIA 的常规治疗,但临床上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 TIA 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除外)、频繁发作 TIA 患者、椎-基底动脉 TIA 患者及抗血小板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选用抗凝治疗。通常选用低分子量肝素(见第 4 章-心血管系统疾病药),也可选用普通肝素(见第 4 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但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3降纤药:对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的患者)或频繁发作但以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选用降纤酶。 4扩容药:心功能不全者禁用。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 706 代血浆。5钙通道阻滞药:血压低者慎用,可扩张脑血管,防止脑动脉痉挛。可选用如尼莫

8、地平、氟桂利嗪。6其他药:川芎嗪、银杏叶提取物等具有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倍他司汀可用于眩晕。偶尔也可选用罂粟碱。1.1.1.21.1.1.2 脑梗死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特别注意血压的调控)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5通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 个月),恢复期(26 个月)和后遗症期(6 个月以后)。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死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

9、脑疝形成。在1.5;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 超出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妊娠期妇女。 3)溶栓药物治疗方法 尿激酶:100 万150 万 IU,溶于氯化钠注射液 100200ml 中,持续静脉滴注30min。(见第 4 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阿替普酶(t-PA):剂量为 0.9mg/kg ( 最大剂量 90mg), 先静脉注射 10% (1 分钟),其余剂量连续静脉滴注,60 分钟滴完。(第 4 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静脉溶栓治疗首选 t-PA,无条件采用 t-PA 时,可用尿激酶替代。4)溶栓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患者出现严重的头痛、

10、急性血压增高、恶心或呕吐,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紧急进行头颅 CT 检查。 6 血压的监测:溶栓的最初 2 小时内每 15 分钟测定一次,随后 6 小时内为每半小时测定一次,此后,每 1 小时一次,直至 24 小时。如果收缩压185mmHg 或者舒张压105mmHg,更应多次检查血压。可酌情选用 -受体拮抗药,如拉贝洛尔。亦可选用压宁定等。如收缩压230mmHg或舒张压140mmHg,可静脉滴注硝普钠。 溶栓治疗后 24 小时内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24 小时后无禁忌证者可用阿司匹林300mg,连续 10 日,以后改为维持量 75100mg。 (2)降纤治疗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血

11、液黏滞度增高。可选用降纤酶。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纤溶活性及抑制血栓形成,适用于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但应注意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降至 1.3g/L 以下时,出血倾向会增加。(3)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缺血性卒中的早期复发、血栓的延长及防止堵塞远端的小血管继发血栓形成,促进侧支循环。可选用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的原则为:1)一般急性脑梗死患者不推荐常规立即使用抗凝药。 2)使用溶栓治疗的患者,一般不推荐在 24 小时内使用抗凝药。 3)如果无出血倾向、严重肝肾疾病、血压180/100mmHg 等禁忌证时,下列情况可考虑选择性使用抗凝药: 心源性梗死(如人工

12、瓣膜、心房颤动,心肌梗死伴附壁血栓、左心房血栓形成等)患者,容易复发卒中。 缺血性卒中伴有活性蛋白 C 或 S 缺乏、蛋白 C 抵抗等易栓症患者;症状性颅外夹层动脉瘤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 卧床的脑梗死患者可使用低剂量肝素或相应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4)抗血小板药:大多数无禁忌证的不溶栓患者应在卒中后尽早(最好 48 小时内)开始使用阿司匹林,溶栓的患者应在溶栓 24 小时后使用阿司匹林。具体可参见 TIA 的治疗。 (5)扩容治疗:对于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脑梗死(如分水岭梗死)可酌情考虑扩容治疗,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4其他药物:川芎嗪、银杏叶提取物等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脑血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