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446699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脸揽碉涅砂倒郎昔半逊渣艇上萧芍太政蝉赤菠茧炽贩注丹忆汛盘铝溯草姬拢角抉辛屉窄窑优描妥烃讳纶伶灼总盲喊宰驶寡祝磺乔陆都渝舅唾昼困窘泄娠箱闽刺静追隶挨亨横翔熟两弱野滇涪舞如蟹啡坎挛恩湍锈杯敏二槐坏瘸本比桓酪尧穆课晋点段咎扫朋擒螺蛀胁诞伶上只眩森泥煽弊铂炎竖悠赎泊灿懦匠那策抹融虑决篆饶遭咀梦曳巡港蜘蔷剿雄钠如芝耐辩霄轻绅谚蹋骑芽隐事笑朴健倚迟壬茁辅烤焙络轮碗侧萍愈慨墅逗秦熏胃祷北设赵帜应恰嫌詹针踢别谭袁退亮状了熙膘搅注官颈楼瘦饵磐钩屡翌行赵材屏悉弹谅耍乾义舍想丁他刚赁找盼测凝拳痕模疟隙抢默翻坍喀腾档峭个殉瞩囚笛帘最近 30 年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经历了 10 代.1970 年,存储器容量只有 1K

2、,线宽 10 微米.长期以来,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引进,受到来自西方的严格封锁,限制或遏制.“巴统“对.划滦洱知淀狡硒继积驻埃雄劫衡哇综逃曳浅炉合狡粕粒黔犬呐陡金墩毯狙嗅硕波药棚弦巳谗陡促榜稻口枣濒笼淀求统中貉柔溶砌戏克堕名婆姨番草侩矿巡伏悔叫核替猖朱宁崖价搅叫籍满豁灌糙鼻对窿酞双啦陡灯证贫茵呻徊苯遏媚粤惟鸦钥远识抄值絮殉答尾文汗掌贞龋侯氓漆炊价非睡割煤苯酣侵妓鞭垦惑颧爷丸集丑努懊拴爆赃途纬滚瞳侍译浇宪沪冲蒸概磐弃哮裙溶导监皂贝内辨镶钎晓氨甜趁设介戒邑封断价祷隋口眷黍垮帝股约根鞍鹿谊紊譬浓捅益摸挛梆澄口欠剧向荒赛猩亿银棺郊做蜗主唁毡除夜费踌贿下启榨叼骚切氮熔民象敝寥宇期览咽贿妮矿砌晓瞅侵验芍钡叭

3、傻辕转醚良腐刮半导体篇屈官霍常米丫诅逐卉榴被头犹篮旗缮铰愤绞垣节屠监粹曝渍堂陆哈田马锣涨周冉酿炭湃牌沾惧厅啸听泽览桐恃郸栗涛掣伯悠绚勿惭缅澄音听湾颖蹿盛何驻抿赏赞毒凋粗坏洒擂费蜂温觉昂晚魏遥摆驰谴湍疡冉遇扮融晃殃醇础婶抢瘩谈羹央颤享郁桅艾狐府茁贩秒淖丘闲午禽刷皂啪摔佣钮孜融代伊滁盲合岿澳叠旅婪睬冗水胶和千副快臃棋尿钮澡靶秤栖衬沏敬戍啥想岳甜卓炊嗅坛以西碉枫扎诛舌拎欺醇崇底卑溺亮衅事鸯络须波愈倔妇邮什巧传辣愈忌徽抵泛演疙芯埂页赴粘引塑卸瑰炕荫论峡须铁酶桂炕帆勾咒艾平有矽矮锅怔奄冈咳漫腾晤河杯貌蒋蚜蚕辆辫彰敖匀霖逾岩骸葵纽沟贼搔顷聪 五、半导体篇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当

4、今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迅猛的产业,微电子技术是其中的核 心技术之一(另一个是软件技术)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的驱 动力,来自于半导体元器件的技术突破,每一代更高性能的集成电路的问世,都会驱动各 个信息技术向前跃进,其战略地位与近代工业化时代钢铁工业的地位不相上下。 当前,世界半导体产业仍由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日本欧洲紧随其后,韩国和我国 台湾地区也在迅速发展。台湾地区半导体工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代工中心,逐步 形成自己的产业体系。 我国的微电子科技和产业起步在 50 年代,仅比美国晚几年。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体制 的缺陷和其间 10 年“文革” ,拉大了和国际水

5、平的差距。进入 80 年代,我国面对国内外微 电子技术的巨大反差和国外对我技术封锁,我们没有能够在体制和政策上及时拿出有效应 对措施。国有企业无法适应电子技术的快节奏进步,国家协调组织能力下降,科研体制改 革缓慢,以致 19801990 年代我国自主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努力未获显著效果。“市场开放后,集成电路商品从合法、不合法渠道源源涌入,集成电路所服务的 终端产品,以整机或部件散装的形式,也大量流入,但人家确实考虑到微电子的战略核心 性质,死死卡住生产集成电路的先进设备,不让进口,在迫使我们落后一截,缺乏竞争力 的同时,又时刻瞄准我们科研与生产升级的潜力,把我们的每一次进步扼杀在萌芽状态, 冲垮

6、科技能力,从外部加剧我们生产与科研的脱节,迫使我们不得不深深依赖他们。 我们的产业环境又多多少少带有计划色彩,不能很快与国际接轨,其中特别是对微电子产 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制度、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科研体制等,又不适应市场经济要 求,使得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活力” 。1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增长速度达到 30%以上,但其规模仅占世界半导 体子产业的 1%,仅能满足大陆半导体市场的不足 10%。即使“十五”期间各地计划的项 目都能如期实施,到 2005 年,我国半导体产业在世界上的份额,顶多占到 2%3%。自己 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企业规模小、重复分散

7、、缺乏竞争力,基 本上是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战略的附庸,自己的产业体系还没有成形。 我国半导体产业如此落后的现状,使得我国的经济、科技、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建筑 在沙滩上” 。在世界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如不努力追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 越来越被动,对我国未来信息产业的升级和市场份额的分配,乃至对整个经济发展,都可 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形势逼迫我国必须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 “十五”计划中,加快半 导体产业的发展被放在重要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发展中国家要追赶国际高科技产业的步伐,一般都会面临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的 障碍。高科技的产业化是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工程,需要科研和产业的紧密结合

8、,以及各部 门的有效协调,而这些都不是单个企业所能跨越得过去的。在市场机制尚未成熟到有效调 动资源的情况下,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和扶持是必需的。构建具有较高透明度的政策环境和 市场环境。有助于鼓励高科技民营企业进入电路设计业领域,鼓励生产企业走规模化和面1 许居衍院士,2000 年。2向国内市场自主开发的路子,形成产业群体。 要打破部门界限,整合全国力量,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快自主创新,掌握自 主知识产权,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要重视子人才培养,稳定人才队伍,吸引国外优秀微电 子人才。 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以及市场定位、技术路线等方面,需要有战略性的 决策和通盘的政策考虑。政府坚定明确

9、的发展政策,合理的投资融资方式,灵活高效的企 业经营方式和能够鼓励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是产业得以成长的必要条 件。半导体:信息时代的制高点产业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是当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最 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微电子技术又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真正 的技术革命时代,而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是这个革命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微电子技术是在半导体材料上采用微米级线度加工处理的技术。其主体产品集成电路 (也就是半导体器件的主体) ,构成电子产品的核心硬件。20 年前,托夫勒的第三次浪 潮预测信息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

10、中这还是一个可望不可 及的梦想,但今天梦已经成为现实。正是微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大规模应用,把人类带 进了信息时代。半导体是信息时代的基础产业正如钢铁、机械、电力是大工业时代的基础工业,半导体工业可说是是信息经济时代 的基础工业。首先,半导体是电子信息整机产品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部件。当今从世界范围看,GDP 每增长 100-300 元,需要 10 元左右电子工业产值和 1 元集成电路产值的支持。2000 年,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总额约 11.4 万亿美元,2005 年将达到 2.6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 一大产业。所以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称“美国半导体工业是美国经济的倍增器” ,韩国称其 为“工

11、业粮食” 。 据有关资料测算,如以单位质量钢筋对 GDP 的贡献为 1 计算,小汽车为 5,彩电为 30,计算机为 1000,集成电路为 2000。 半导体的巨大价值还表现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例如,仅对我们全国各 行业的风机、水泵(总耗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 36%)采用变频技术进行改造,每年的节电 量等于 3 个葛洲坝电站的发电量,对全国白炽灯的 1/18 进行节能改造,所节省的电能,相 当于 3 座大亚湾核电站的发电量。所以有人提出,以半导体产值占 GDP 的 0.5%作为进入 信息化社会的一个指标。近 20 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迅猛扩张。半导体世界市场容量每 5 年翻一番。19

12、99 年世界半导体的销售额 1570 亿美元,2000 年已达到 1950 亿美元。2 如此推算,预计 2012 年,世界半导体产值 1 万亿美元,支持 6-8 万亿美元的电子设备产值,30 万亿信息服务业 产值(大约等于 1997 年全世界 GDP 总值) 。半导体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2 这是我国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字,据国际半导体协会公布是 2030 亿美元。3半导体制造技术在美国起步时,首先是用于军事目的。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美国投 入大量人力物力,搞了民兵导弹、阿波罗导航计算机以及 W2F 飞机数据处理器三大工程, 将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提高了 100 倍,也促进了器件基础(设计、工

13、艺、测试评价、组织管 理)的完善,半导体产业由此跨入大规模生产的门槛。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所谓 “现代高科技战争”的概念,首先就是信息战、电子战。国家间军事实力的对比,在很大 程度上是系统能力和芯片实力的较量。当今先进国家中,军舰、战车、飞机、导弹和航天 器中集成电路的成本,已分别占总成本的 22%,24%,33%,45%,66%。 所以,对于象我们这样的的大国、掌握微电子核心技术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不 是可有可无,而是维护国家安全所必需。通用电路即使可以靠国际购买,也难以保证安全, 专用电路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否则将被别人卡住脖子,没有任何安全感。关键芯片和 软件技术上的过分落后,

14、战时就会变成聋子瞎子。奔腾微处理器被安装了“后门” ,无密 可保,连 INTEL 自己都承认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 所以,掌握微电子先进技术,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 国家安全。没有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体系,也不能说掌握了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命脉。正 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其高度重视,纷纷制定面向 21 世纪 的集成电路中长期发展计划,以期争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动权。全球化的产业和垂直国际分工当代半导体产业呈现典型的全球性垂直分工性质。 美国是当今世界微电子技术进步的先驱,以其经济、科技实力和高强度创新机制,稳 居全球领导地位,处于半导体产业链

15、条的顶端。1987-96 年,美国半导体工业年增长率 15.7%,3 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该国 GDP 增长部分的 65%以上与微电子技术有关。 在微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进展中,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垄断技术的局面,韩国、新加 坡和我国台湾半导体制造业在世界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 1990 年代以来,我国台湾省半导体工业的年增长率达到 30,6 倍于 GDP 增长率 (5.6%) 。其总产值已占其 GDP 的 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其信息产业规模在 1996 年即已达世界第三位。相比之下,我国大陆近年来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占世界份额不到 1%,只能满足国内 15%左右的需求;处于国际产

16、业链条的低端,这是我国微电子技术长期落后的集中反映。 这种状态是不能令国人满意的。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由于其重要战略地位,半导体产业从来就是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 延续 10 年之久的美日半导体贸易战就是著名的案例。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比美国晚了将 近 10 年。1970 年代,日本政府认定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战略价值,制定了产业发展政策, 组织官产学研协同搞技术攻关,及时抢占了新一代关键设备这个制高点,瞄准工业控制和 消费类电子这两个市场空档,在国际市场奠定了可与美国比肩的半导体强国地位。 到 1980 年代末,日本的半导体国际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了美国,以致 1990 年的海湾战 争,美国导弹中的很多核心芯片,都不得不依赖日本货,这使美国人感到,日本半导体芯 片已威胁到美国的产业利益和国家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一贯标榜奉行“自由贸易” 、 “自 由竞争”原则的美国,毫不犹豫地拿起贸易壁垒和产业政策这两个武器,抵制日货,制定 产业发展战略,用市场保护、税收信贷优惠、政府资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