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11课导学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77151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11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二第11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二第11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11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11课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临泉实验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 编号 011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1第第 1111 课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编写:编写: 审核:高一年级历史组审核:高一年级历史组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 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牢记 20 世纪 50s-70s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完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 树立正确的国情观。 【知识导学知识导学】 一、

2、过渡时期(一、过渡时期(1949194919561956 年底):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年底):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 1、国民经济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4919521952) (1)建国初的经济状况及原因:状况:经济全面崩溃(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严重、生活困 苦)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肆意搜刮; 多年战争的破坏。 (2)措施: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 (公有制)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 政策:利用、限制 农村:土地改革(允许农民土地私有) (3)意义: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财政经济取得 了根本好转,为有计

3、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为实现过渡奠定 了经济基础。 2 2、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一五一五”计划(计划(1953195319571957)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注重基础建设;注重协调农轻重 比例;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注重改善人民生 活。 (2)成就:鞍钢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 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3)意义:使全国工业产值大副增长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 业体系和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3 3、三大改造(、三大改造(1953195319561956) 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 政策:和平赎买。 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在社会主义性 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A.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 度正式确立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C.为社会主义 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D.采用渐进方式、和平手段,有利于社会稳 定发展。 二、探索成功和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5、期二、探索成功和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5619661966 年)年) 1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 1)中共八大()中共八大(19561956) 背景: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共开始在实践中独立探 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周边局势趋向缓和 内容:A.分析国情:国内形势变化(阶级矛盾已非主要矛盾) , 主要矛盾变化(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B.制订方针:主要任务(尽快把我国地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八大路线(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经济建

6、 设方针) 影响:正确分析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 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探索。 (2 2)经济调整()经济调整(1960196019651965 年)年)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混乱; 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内容:在农村:在农村:纠正“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对国民经济:实施“八 字方针” (1960 年),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 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巩固生产建 设取得的成果;充实: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 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特点:停止“左”倾冒进思想,突出稳步前进。 实质:纠正

7、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影响: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 成就。 2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左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建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建 设设 1958-19601958-1960) (1)背景:受“左”倾错误思想影响,要求加快建设速度。 (2)特点:思想冒进,强调经济快速发展(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 (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人民公社化(四股歪风) 。(4)表现:三面红旗 社会主义建设总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总路线(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内容:鼓足干

8、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认识: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反映了 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夸大了主观 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改变了八大关于在综合平 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大跃进(大跃进(19581958 年)年) 内容: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农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违 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年)失误表现:过度公有化,超越历 史发展的阶段 内容: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 共食堂,吃饭

9、不要钱 特点: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 化程度上强调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分配制度方面: “一平二调”即片面强调平均,国家和集体的调用、统一管理 使用。 (5)(5)影响: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挫 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 年)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文革”十年十年 1966196619761976 年)年) 1、原因: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社会主义建 设理论准备不充分 对当时主要矛盾认识错误 “左”倾错 误恶性膨胀(根本原因)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经济规

10、章、政策被废除 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大批领导人被关押批斗交通堵塞严重 周、邓的调整被一 再打断 3、影响: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4、调整1971 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影响:到 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 想(实质:系统纠正“文革” “左”倾错误) 影响:国民经济 迅速回升,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并为以后的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拉开了序幕。 预习检测: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 P52 业学思之窗,分析当时人们以怎样热情建设社会 主义的,你对这种炼钢运动有什么看法?2、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对我国工业化有何意义?临泉实验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

11、 编号 011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2【我的疑问我的疑问】【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探究一: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探究一: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 工业,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 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 “资本主义国 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 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 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 。 材料二: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 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

12、与朝鲜、苏联、蒙古相 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 以上。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 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 械厂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的原因。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探究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探究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问题:我国在1956-1976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 就?出现了

13、哪些失误?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拓展提升:拓展提升: 1.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的基本建立?2.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当当堂堂检检测测】 1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精神的是( A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 B.把与民生密切相关轻工 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 合作化进程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 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实质是 A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坚持农业为主 3中共八

14、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 A ) A.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实际 B.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三个步骤依 次是 A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 B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 D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 5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 “一天等于二十 年,一年等子数千年” 。对流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这些中 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 )A

15、 A忽视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B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C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6下表为我国 19571960 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理(公斤) ,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年份粮食植物油猪肉 1957 年2032.45.1 1960 年163.51.851.55 A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破坏了农业生产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D “文革”的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7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 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C8.“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临泉实验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 编号 011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