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2469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思政课实践手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阴工学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学 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制二 一二年五月内容与要求内容与要求一、目的意义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 号)精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我校正式启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全校各本科专业必修课,学分为 3 分。二、内容安排“思政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根据 “思政课”课程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见附

2、一) ,设计调研课题,建立选题库(见附四)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便于自己进行调研的选题。暑假开始后围绕所选题目展开为期 3 周的社会实践,搜集原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不少于 2000 字的社会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作为评定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成绩的主要依据。三、工作安排1、准备工作,思政教学部组织更新和充实选题库,编印“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对指导教师进行动员和培训,落实“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任务。2、前期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动员,发放“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选题,使学生明确暑期社会实践任务和要求。3、中期工作,指导教师通过各

3、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实践进程,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4、后期工作,指导教师收阅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和“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做好总结,完善相关材料。四、工作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应按照“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组织动员和教育;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并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实践结束后,指导教师写出指导小结,登录并打印学生成绩。指导教师将指导指导小结、学生成绩单、学生实践手册和实践报告小结、学生成绩单、学生实践手册和实践报告统一交思政教学部存档。2、对学生

4、的要求。参加“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积极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积极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真完成实践任务;学生应根据选题选择适合的实践单位或调查地,实践或调研过程中学生应填写填写“思政课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社会实践手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认真踏实,围绕选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所撰写的实践报告,必须是本人调研所得,严禁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实践成绩以零分计一经发现,实践成绩以零分计;社会实践报告必须按照统一要求打印、装订按照统一要求打印、装订(具体要求见手册第 2 页)并按考核评价标准并按考核评价标准(见附五)完成自评完成自评;实践结束后,学生应在开学后的两周内统一上交社

5、会实践相关材料(社会实践手册;实践报告及相关材料)(社会实践手册;实践报告及相关材料)等给指导教师。3、考核与成绩评定,学生必须完成实践任务,写好“思政课” 社会实践报告,方可参加考核。实践综合成绩的评定由该班级的指导教师承担,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评定的基本依据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和“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成绩的考核评定标准参见附五。 选题、实践过程和实践报告选题、实践过程和实践报告一、选题内容及理由:一、选题内容及理由:二、实践过程二、实践过程(包括实践时间与实践内容)三、实践报告相关要求三、实践报告相关要求(1.实践报告,可以是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不少于 2000

6、字;2. 报告装订顺序:封面(统一封面格式见附二) 、承诺书(见附三) 、正文;3.正文格式要求:(1)题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2)其他宋体、四号;(3)行间距 24 磅;(4)A4 纸打印,页码居中。附一附一: “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课程代码:5103573 实践周数:3 周 学分:3 学分1.实践课程的性质及适用专业本课程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公共必修课,适用于全校各普通本科专业。2.实践目的本课程旨在于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社会,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的理解,领会党的路线、

7、方针、政策,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3.实践的内容与基本要求3.1 实践的基本内容根据 “思政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等课程的基本理论中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建立选题库,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选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调研题目择调研题目,学生的自行选题须经指导教师的认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便于自己进行调研的选题,围绕所选题目展开为期 3 周的实地调查,搜集原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

8、分析,写成不少于 2000 字的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或调查小结等) ,这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中心内容。3.2 实践的基本要求3.2.1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按照“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并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具体指导。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评定。3.2.2 对学生的要求:参加“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统一布署,认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按时完成实践任务。

9、学生根据选题选择适合的实践单位。学生在实践期间,必须认真踏实,围绕选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必须遵守实践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安全。学生所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还应紧密结合实际并体现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运用,且必须是本人调查研究所得,严禁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要按照统一要求打印和装订并按考核评价标准完成自评。4.实践形式及进度安排4.1 实践形式:针对“思政课”社会实践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既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市场进行调研考察;也可以到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或社

10、会工作;还可以结合暑假“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活动。总之,应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本地和外地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思政课”社会实践。4.2 实践进度安排:6 月中旬,召开“思政课”社会实践预备工作会议,提出初步规划,布置学生选题,并进行可行性论证。6 月底,召开“思政课”社会实践动员会,下发实践手册,布置本次“思政课”社会实践的任务,确定选题,提出相关要求。7 月中旬8 月初,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收集调查资料。7 月中旬8 月初,指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督查和答疑。7 月底8 月上旬,整理社会调查资料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9 月中旬,指导教师收阅学生的

11、社会实践报告。5.实践的考核5.1 学生必须完成“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全部任务,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后,方可参加考核。5.2 实践综合成绩的考核结合实践期间工作态度和完成“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严禁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实践成绩以零分计。一经发现,实践成绩以零分计。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总分 90 分以上优,89-80 分为良,7970 为中,6960为及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具体考核评价标准见附五见附五。6.大纲编制记录序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备注1234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题目:题目: 学 院: 班 级: 姓

12、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附三:附三: 承诺书承诺书我是淮阴工学院我是淮阴工学院 学院学院 班学生班学生 。我承诺:。我承诺: 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思政课”社会调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 ,内容真,内容真实,实,绝无抄袭现象。绝无抄袭现象。承诺人:承诺人:日日 期:期:附四:附四: 一、三农类选题一、三农类选题 1.村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2.村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3.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研究 4.村生育观的调查与分析 5.村农用地征用中农民利益损益情 况调查与研究 6.村农民集中居住情况调查与研究 7.乡(镇)

13、集中办学情况调查与研 究 8.村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状况调查 与研究 9.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10. 村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所带来的子 女教育问题调查与研究 11. 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调查研究 12. 村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情况调查与 研究 13. 村乡风民俗调查与研究 14. 乡(村)社会治安状况调查与研 究 15. 村居民闲暇时间支配情况调查 村家庭收支状况调查与研究 16. 村家庭暴力问题调查与研究 17. 乡(村)犯罪情况调查与研究 18. 乡(村)婚丧嫁娶费用情况调查 与研究 19. 乡(村)环保状况调查与研究 20. 乡(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状况 调查与研究 21. 乡(村)人口向

14、城镇迁移的比例 及构成情况调查与研究 22. 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出路 23. 村(乡、县)农业科技应用推广 情况调查与研究 24. 村(乡、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 25. 村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调查与思考 26. 村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 27. 村婚恋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8. 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 乡(村)乡村治理模式研究 29. 村农村贫富差距状况的调查研究 30. 村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思考 31. 乡大学生村官情况调查与研究 32. 乡(村)妇女自杀问题调查与研 究 33. 村居民交通工具(设施)发展变 化状况调查 34. 乡(村)外出“农民工”返乡创 业情况调查与研究35. 乡(村)“农民工”消费状况调 查与研究 36. 村村民对健康问题关注程度调查 37. 村村民焚烧秸秆现象调查与研究 二、城市和社区类选题二、城市和社区类选题 1.社区居民邻里关系调查 2.社区物业管理状况调查与研究 3.社区文化建设的状况 4.社区居民的闲暇时间支配情况调 查 5.城市家政服务业状况调查与研究 6.社区服务问题调查与研究 7.社区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情况调查 与研究 8.社区家庭收支状况调查与研究 9.社区居民贫富差距状况调查研究 10. 社区犯罪情况调查与分析 11. 社区创建和谐社区情况调查研究 12. 社区养老状况调查研究 13. 社区医疗服务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